在5到7章、10:5--42之后,马太开始了第三段教训,这一次的主题是关于天国的。主耶稣用听众熟悉的事物来比喻天国上帝的治理。
当那一天,耶稣从房子里出来,坐在海边。 2 有许多人到他那里聚集,他只得上船坐下,众人都站在岸上。 3 他用比喻对他们讲许多道理,说:“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 4 撒的时候,有落在路旁的,飞鸟来吃尽了。 5 有落在土浅石头地上的,土既不深,发苗最快, 6 日头出来一晒,因为没有根,就枯干了。 7 有落在荆棘里的,荆棘长起来,把它挤住了。 8 又有落在好土里的,就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9 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10 门徒进前来,问耶稣说:“对众人讲话为什么用比喻呢?” 11 耶稣回答说:“因为天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不叫他们知道。 12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13 所以我用比喻对他们讲,是因他们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也不明白。 14 在他们身上,正应了以赛亚的预言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 15 因为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发沉,眼睛闭着,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 16 但你们的眼睛是有福的,因为看见了;你们的耳朵也是有福的,因为听见了。
门徒和我们一样,不明白主耶稣为什么要用比喻来讲论许多的道理。主耶稣回答他们 "因为天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不叫他们知道。" 这句话非常令人费解,难道是主耶稣故意不让除门徒之外的人知道天国的奥秘吗? 那么为什么又马上解释了这个比喻给门徒听呢?怎么保证这些门徒不讲给其他人听呢?后世马太福音的读者们显然包括各类的人,天国的奥秘又如何隐藏,专门只给基督徒明白呢?
当我们跟着往后看到13节到15节的经文,应该就可以明白主耶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13--15节经文引自以赛亚书6章那段著名的经文,几乎一模一样。当神问:”我可以差遣谁呢?谁肯为我们去呢?” 以赛亚马上回应:“我在这里,请差遣我!” 神怎么回应他?神没有说:好样的,你去吧,我必定全力支持你。没有,没有,神怎么回应他,神马上为他描述了他即将进入的工场的光景。原来那里的百姓根本听不进去,以赛亚很可能做的都是无用功。他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以赛亚大惊,急忙问:“主啊,这到几时为止呢?” 神回答:“直到城邑荒凉,无人居住,房屋空闲无人,地土极其荒凉。“ 哇,这样没有盼望的工场还有必要去吗?可能我们会这样回应,干脆不去了,回家躺平算了,去也是白去,注定毫无果效。但以赛亚是怎么回应的呢?他仍然进入这个毫无盼望的工场为神做先知。否则,以赛亚书到第6章就结束了,我们也不用费尽心思去阅读后面的60章的内容了。
因此,在这里主耶稣不是要把天国的奥秘封起来,不让门徒之外的人知道,而是明知那些人听了不明白,却仍然要讲,而且用比喻更容易让人注意、记住,引起重视。在马可、路加、约翰福音,甚至使徒行传结尾,都引用过以赛亚书6章这段经文,可见这段经文是多么的重要。我们每一个基督徒,当我们想把天国的道理(福音)传播给这个世代的人的时候,我们面临的环境可能都是如此令人绝望,然而,主耶稣并不是让我们绝望,回避,不受差遣,而是让我们明知没有希望,也要尽我们的本分。一个成熟的农夫,他不会为种子落在什么样的土里而操心,他也无力改变好土、坏土,他只是尽他的本分,把种子撒出去,种子落在哪里,如何生长,完全是神的工作。
“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一粒种子,落在好土里,就能30、60、100倍的生长,这就是有的还要加给他,那些落在坏土里的, 或被鸟吃,或枯干,或没有太多收成,这就是没有的,连所有的也要夺去。而或被加添,或被夺去,也都是神的旨意,祂才是决定者,而不是我们这些撒种的,更不是那些各类的土。
17 “我实在告诉你们:从前有许多先知和义人要看你们所看的,却没有看见;要听你们所听的,却没有听见。 18 所以,你们当听这撒种的比喻: 19 凡听见天国道理不明白的,那恶者就来,把所撒在他心里的夺了去,这就是撒在路旁的了。 20 撒在石头地上的,就是人听了道,当下欢喜领受, 21 只因心里没有根,不过是暂时的,及至为道遭了患难,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 22 撒在荆棘里的,就是人听了道,后来有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把道挤住了,不能结实。 23 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听道明白了,后来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在这里主耶稣把比喻解释给门徒听,天国的真理,有四种人,因为不同的接受程度,就产生不同的果效。只有听了道,并扎扎实实的行了道(结实),才会有、几十倍甚至百倍的收成,也即是在天国里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但是弟兄姐妹们,我们是好土还是坏土,不是我们可以决定的,一开始我们就是我们本来的状态,对于撒种人(主耶稣或是传道人)来说,我们是各样的土,是祂所面对的工场。6粒种子,落入不同的土里,就有不同的果效,3粒失败,没什么果效,3粒成功,30倍、60倍、100倍不同的收成。当我们面对慕道的朋友,他们可能都不会认为自己是坏土,也不想成为坏土,但对于天国的道理,他们就会呈现出他们的土的本性。因此,一个成熟撒种人:
1、不要求所有的种子,都能有收成。因为,泥土无法选择,他不会为那些不能生长的而愁烦,而只是相信,一定会有成倍增长的种子。撒种,就会遇到各样的情况,有不好的,有好的,他不会单单注目那些不好的,而是尽自己的本分,传福音、建造弟兄,他不看重某一个case(个案), 不会为其而忧虑,因为不是全部的撒种都有成倍收成的expectation(期望)!
2、撒种之后,不忧虑,而是回屋睡觉!不要拔苗助长, 种子会自己按自然规律生长的(但不代表你什么都不做),种子成长不关我事。我做我的,唯有神叫他成长。正如哥林多前书3:6-7 保罗所说的:“ 我栽种了,亚波罗浇灌了,惟有神叫他生长。可见栽种的,算不得什么,浇灌的,也算不得什么;只在那叫他生长的神。”
3、撒种之后,就要等待收获。含泪撒种,欢喜收获(诗篇126:5);栽种有定时,收获有定时 (传道书);需要我们忍耐等候,“弟兄们哪,你们要忍耐,直到主来。看哪,农夫忍耐等候地里宝贵的出产,直到得了秋雨春雨。你们也当忍耐,坚固你们的心,因为主来的日子近了。(雅各书5:7--8)”
24 耶稣又设个比喻对他们说:“天国好像人撒好种在田里, 25 及至人睡觉的时候,有仇敌来,将稗子撒在麦子里就走了。 26 到长苗吐穗的时候,稗子也显出来。 27 田主的仆人来告诉他说:‘主啊,你不是撒好种在田里吗?从哪里来的稗子呢?’ 28 主人说:‘这是仇敌做的。’仆人说:‘你要我们去薅出来吗?’ 29 主人说:‘不必,恐怕薅稗子,连麦子也拔出来。 30 容这两样一齐长,等着收割。当收割的时候,我要对收割的人说:先将稗子薅出来,捆成捆,留着烧,唯有麦子要收在仓里。’”
主耶稣告诉我们的第二个天国的奥秘是至高者神,祂有一个仇敌。即使在上一个比喻中的好土里,撒了好种,但仇敌却乘撒种人睡觉的时候,偷偷撒了稗子的种子在土里。仆人大惊失色,主人却说,不用管它,待收割时再由收割的人处理,”先将稗子薅出来,捆成捆,留着烧,唯有麦子要收在仓里。“
这里似乎有四个角色,1是撒种的人(耶稣);2是田地的主人(天父或是耶稣,与1是同一个人);3是主人的仆人(门徒);4是收割的人(天使)。主在36节才解释这个比喻。
这里的比喻,重点是告诉我们,田地就是这个世界,魔鬼撒旦,必会偷偷的把稗子也偷种在这地里,但主并不急着处理,而是待天使收割的时候,再处理,把他们都在火炉里。因此,在整个世界当中,就一定会有两类人,起初不易分辨,慢慢的就会显出差别来。但如何处理这些不义和邪恶的人,却不是我们的责任,而是待最后审判的时候,交给天使来处理。把这个比喻应用到我们的教会里,也一定会有假冒的基督徒在真的基督徒当中,起初不容易辨认,只有 ”长苗吐穗的时候“ 才能分辨出来(慢慢从他的言行可以看出来),而我们不能下论断,哪个是麦子?哪个是稗子?因为这是主的工作,处理他们也是在末日时天使的工作。这再一次呼应第一段讲论,审判在主,我们只做我们的本分,所有的结果、论断、审判,都在神的手中!
31 他又设个比喻对他们说:“天国好像一粒芥菜种,有人拿去种在田里。 32 这原是百种里最小的,等到长起来,却比各样的菜都大,且成了树,天上的飞鸟来宿在它的枝上。”
33 他又对他们讲个比喻说:“天国好像面酵,有妇人拿来藏在三斗面里,直等全团都发起来。”
这两个比喻说的是同一件事,都是指天国的一个特点,最初像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芥菜种子,或是一小团放了酵的面,过一段时间(或长或短),就会发展为让你瞠目结舌的结果来(树或是发起的巨大的面团)。当然,使得这样的效果出现的依旧是神,和我们这些工人,没什么关系。这依旧在呼应第一和第二个比喻所给出的天国的主题。后来教会的历史证明,基督徒从500人起步,逐渐成为罗马的国教,最后传遍整个世界,直到今天,果然应验了这两个比喻。而这一切,也都是圣灵的工作(见使徒行传),是神的旨意和计划,也是神改变大能的体现。
在以西结书17:23 ”在以色列高处的山栽上,它就生枝子,结果子,成为佳美的香柏树,各类飞鸟都必宿在其下,就是宿在枝子的荫下。“ 各类飞鸟指的是”外邦人“,这里可能包括类似的意思,福音传给外邦人,直到地极,也是这个比喻的应验。
34 这都是耶稣用比喻对众人说的话,若不用比喻,就不对他们说什么。 35 这是要应验先知的话说:“我要开口用比喻,把创世以来所隐藏的事发明出来。”
35节经文引自诗篇78:2,马太公式的又一次体现。主耶稣用比喻把隐藏的事显明出来。
36 当下,耶稣离开众人,进了房子。他的门徒进前来,说:“请把田间稗子的比喻讲给我们听。” 37 他回答说:“那撒好种的就是人子, 38 田地就是世界,好种就是天国之子,稗子就是那恶者之子, 39 撒稗子的仇敌就是魔鬼,收割的时候就是世界的末了,收割的人就是天使。 40 将稗子薅出来用火焚烧,世界的末了也要如此。 41 人子要差遣使者,把一切叫人跌倒的和作恶的,从他国里挑出来, 42 丢在火炉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43 那时,义人在他们父的国里要发出光来,像太阳一样。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这里的义人,是指真正的相信耶稣基督的人。而那些叫人跌倒的、作恶的,则是指不行耶稣基督的人。
44 “天国好像宝贝藏在地里,人遇见了就把它藏起来,欢欢喜喜地去变卖一切所有的,买这块地。
45 “天国又好像买卖人寻找好珠子, 46 遇见一颗重价的珠子,就去变卖他一切所有的,买了这颗珠子。
既然前面讲到,那些稗子的悲惨结局,我们当然要警醒自己不要成为其中一个,因此,我们就需要付出一切代价,来避免成为其中的一员。在审判日,没有中间道路,不是成为麦子进入天国,就是成为稗子被天使丢入火炉。因此,天国就是如此,就像是一块意外被发现的有宝贝藏在其中的地,或是刻意被寻找到的好珠子,都需要我们变卖一切所有的,来取得其中的宝贝和好珠子(进入天国)。主耶稣在这里告诉我们,天国值得我们花掉一切代价,进入到里面。之前几个比喻讲道神的至高权柄和能力,这里又讲到我们的自由意志和做工的本分。这是我们与神同工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里的宝藏的购买者、珠子的寻求者,指的可能就是我们这些基督的门徒。但有的解经者,把买地的、寻珠子的人,解为主耶稣,把宝藏、珠子解为教会,主为了建造教会,付出了祂的一切所有。但这样的解释和整个13章的主题,似乎不大协调。
47 “天国又好像网撒在海里,聚拢各样水族。 48 网既满了,人就拉上岸来,坐下,拣好的收在器具里,将不好的丢弃了。 49 世界的末了也要这样。天使要出来,从义人中把恶人分别出来, 50 丢在火炉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这个比喻类似之前的麦子和稗子,天使依旧做处理审判后义人与恶人的工作,或收在天国里,或丢在火炉中。被网上的水族,指的自然是这个世界的人,将来必被天使分成两类人,义人和恶人。49--50节是对24节到48节的一个小结。
51 耶稣说:“这一切的话你们都明白了吗?”他们说:“我们明白了。” 52 他说:“凡文士受教做天国的门徒,就像一个家主从他库里拿出新旧的东西来。”
这两句经文显然是总结话。但52节主又用的这个比喻,就很令人费解。一个文士,指的是一个熟悉旧约律法的律法师,他本来拥有旧的圣经的知识装备,但如果能够接受主耶稣的新教训,成为这个新老师的新门徒,就成为一个集新旧知识于一身的人,仿佛比喻中的宝库,新的旧的库藏都有。自然是个蒙福的人。这显然是说给那些一直攻击祂的法利赛人和文士们说的。尼哥底母、约瑟以及后来的保罗,都成了这样的文士。
综上所述,在13章马太共收集了主耶稣讲过的8个比喻,撒种的比喻,是讲给众人听的,但解释撒种的比喻,是讲给门徒听的。稗子的比喻、芥菜种的比喻、面酵的比喻,是讲给众人听的,但解释稗子的比喻,是讲给门徒听的。藏宝的比喻、寻珠的比喻、撒网的比喻、新旧库藏的比喻,是讲给门徒听的。似乎很难找出规律来。
同时,也有其他解经者,把不同的两种人作为整个13章的线索,这个主题在撒种的比喻之后,耶稣引用以赛亚书6章时提到过,在稗子的比喻以及解释中提过、以及在撒网的比喻中提到,特别是撒网的比喻,似乎是对以上比喻做的一个小结,将来审判的时候,一部分人进入到天国,而另一部分则被丢在火炉里哀哭切齿。藏宝和寻珠的人,就是那部分进入天国的人,要付出一切代价才能进神的国。
备注:我的这些”圣经创世纪读经笔记“,很多地方参考了D.A.Carson NIV Zondervan study Bible,"圣经综合解读”,李思静博士的一些讲道内容、黄锡木编著的” 四福音与经外平行经文合参“ 以及其他一些参考书目。非常谢谢这些学者提供的一些见解。求圣灵继续带领,使我可以完成马太福音的读经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