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马太福音---5章13---20节,主是律法的成全

(2024-06-16 20:11:58) 下一个

13 “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 14 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 15 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 16 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

主耶稣通过盐和光的比喻, 鼓励门徒要给这个世界以积极的影响, 虽然盐的作用有很多, 但主耶稣在这里的用法, 和光的用法一致, 就是保持盐的本色----咸, 就像成为世上的光, 在黑暗中持续发光, 永不熄灭一样。在主耶稣宣告了天国八福之后, 主耶稣接着就提醒门徒, 不要隔离于世界之外, 而是要在这个堕落的世界当中, 活出门徒的模范样式,从而把荣耀归给我们在天上的父。

这也是主耶稣第一次使用"我们在天上的父" 这样的提法 , 在之后第6章的主祷文里 , 主耶稣将再一次使用这个提法

另外, 主耶稣在6章1节说 "你们要小心,不可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们看见。若是这样,就不能得你们天父的赏赐了。" 和这里的教训, 并不矛盾。这里的教训, 让别人看见我们好行为的目的是将荣耀归给天父。而不是如6章1节所说的, 得别人的夸奖, 从而把荣耀归给人自己。这里的重点是关于人的好行为的结果, 是荣耀我们的神, 而6章1节的重点则是一个人好行为的目的何在。  

17 “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 18 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 19 所以,无论何人废掉这诫命中最小的一条,又教训人这样做,他在天国要称为最小的;但无论何人遵行这诫命,又教训人遵行,他在天国要称为大的。 20 我告诉你们:你们的义若不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天国。

主耶稣说完这些全新的教训, 心里知道这些门徒可能会感觉这些教训实在有些激进, 为了不引起这些犹太门徒的思想的歧义,  主耶稣断然宣告: "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 , 律法和先知, 代表整个的圣经, 主耶稣来绝不是要废掉圣经, 而是要成全成全这个词,是马太公式的常用词,是指完成一个既定的目的, 是之前神应许的事情的最终实现。要注意,这里主用的词是成全(Pleirosai,fulfill),是指旧约神的应许的最终实现,特别指的是神的救赎计划的实现。而不是”所有旧约律法保持不变“的意思。就比如用动物来献祭的规条,已经被耶稣的死废除了,因为耶稣的死就是为所有的罪人献上的一次而永远的赎罪祭。耶稣成全或成就的是这些律法所指向的那个终极的救赎。

因此,所有的旧约的内容(律法的一点一画),都需要通过新约进行过滤,来考量这些旧约的律法或传统,如何加以改变,以适应新约的要求。但旧约对于基督徒,依然有着约束性,因为旧约律法的每一项内容都在主耶稣身上得以了成全。

主耶稣强调了律法的重要性之后,恐怕门徒误会要严守旧约律法的每一个条款,接着马上就补充,”你们的义若不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天国“ ,振聋发聩的提醒门徒,不要仿效那些犹太的文士和法利赛人,否则根本与天国无分。

”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 是靠着外面履行律法规条行出来的,”里面却可能装满了假冒为善和不法的事“(见二十三28)。与天国八福完全的相反。

17-20节是21-48节的引言。21-48节是17-20节的具体应用。

备注:我的这些”圣经创世纪读经笔记“,很多地方参考了D.A.Carson NIV Zondervan study Bible,"圣经综合解读”,李思静博士的一些讲道内容、黄锡木编著的” 四福音与经外平行经文合参“ 、法兰士所著、沈允翻译的”丁道尔 新约圣经注释---马太福音“ 以及其他一些参考书目。非常谢谢这些学者提供的一些见解。求圣灵继续带领,使我可以完成马太福音的读经笔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