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马太福音---第四章---12---25节, 耶稣事工的开始

(2024-05-28 13:28:58) 下一个

12 耶稣听见约翰下了监,就退到加利利去;

约翰被小希律抓捕,马太福音14:3-12有详细的记载。”起先,希律为他兄弟腓力的妻子希罗底的缘故,把约翰拿住锁在监里, 因为约翰曾对他说:“你娶这妇人是不合理的。” ”希罗底“ 是大希律的孙女,先嫁给在罗马的叔父腓力,后改嫁另一叔父小希律安提帕)。希律就想要杀他,只是怕百姓,因为他们以约翰为先知。“

主耶稣听见施洗约翰被下监的消息,反而从犹太地回到希律安提帕管辖的加利利,表明主耶稣并不是因害怕而”退却“,而是传道地点和方式的改变。主耶稣受洗后的第一年在犹太地和加利利之间事奉(见约翰福音三22-五47),呼应施洗约翰的事奉(约三22-24)。此时是第二年,施洗约翰已经下监,神结束了他的先锋官和为主铺路的工作,主耶稣回到加利利正式开始独立的事奉,天国之王要亲自建立天国了。”退到“翻译成”回到“可能更为准确。

”加利利“当时有很多外邦人聚居在此,素为犹太人所藐视,主耶稣却”退到加利利“开始建立天国的工作。

 13 后又离开拿撒勒,往迦百农去,就住在那里。那地方靠海,在西布伦拿弗他利的边界上。

”迦百农“位于加利利海的西北边,是一个比拿撒勒稍微大一些的小镇。

西布伦和拿弗他利两个支派的地位于加利利海的西南面和西北面,与迦百农相毗邻。本书作者使徒马太的家就在此城。”海“指加利利海,虽然叫海,实际上是一个淡水湖。

 14 这是要应验先知以赛亚的话说: 15 西布伦地、拿弗他利地,就是沿海的路,约旦河外,外邦人的加利利地, 16 那坐在黑暗里的百姓看见了大光,坐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发现照着他们。”

这是引自以赛亚书9:1-2的经文,迦百农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中海的沿海公路,使得马太想起了这段经文。而1-2节的引用,会使人自然而然接着想起9:6 节的那句经文,”有一婴孩为我们所生“ 从而宣告了耶稣就是那位预言的婴孩,是那位弥赛亚,是那黑暗中罪人所见到的大光。因此,新约引用旧约经文的一个原则,需要我们加以留意,作者虽然只引用了1-2节经文,但作者的用意并非只在这两节身上,马太的重点,实际包括上下文的整段经文1--7节,第6节显然更为重要。就比如某人引用了”耶和华是我的牧者 " 这一句经文,但他想传达的意思,可能包括整个诗篇23篇。

外邦人的加利利地”,对加利利来说,从主前8世纪开始,在加利利居住的外邦人,就多于犹太地。所以,它被以赛亚如此称呼。

17 从那时候,耶稣就传起道来,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

“从那时候”,标志着马太福音第一部分内容的结束。在16:21,马太用了同样的句子,标志着马太福音第三部分的开始。

此时,耶稣传道的信息和施洗约翰的一样。“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但在11:16--19,耶稣则强调了他和约翰的不同:”16 我可用什么比这世代呢?好像孩童坐在街市上招呼同伴说: 17 ‘我们向你们吹笛,你们不跳舞!我们向你们举哀你们不捶胸!’ 18 约翰来了,也不吃也不喝,人就说他是被鬼附着的。 19 人子来了,也吃也喝,人又说他是贪食好酒的人,是税吏和罪人的朋友。“ 

18 耶稣在加利利海边行走,看见弟兄二人,就是那称呼彼得西门和他兄弟安得烈,在海里撒网,他们本是打鱼的。 19 耶稣对他们说:“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 20 他们就立刻舍了网,跟从了他。 21 从那里往前走,又看见弟兄二人,就是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他兄弟约翰,同他们的父亲西庇太在船上补网,耶稣就招呼他们。 22 他们立刻舍了船,别了父亲,跟从了耶稣。

传统上,老师选择门徒,一般是从愿意跟随他学习的人当中选择。但耶稣不同,他主动拣选他想要的门徒。这里,马太的记载显然和路加、约翰的记载不同,马太只是简略的记载耶稣呼召以及彼得等四位使徒立刻跟随的情形。而根据其他福音书的记载,至少彼得跟从主,就经历过一段时间的等待和选择,不像马太记载的这么简单。此处马太所强调的是主耶稣事工已经开始,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呼召门徒,而坚决的放弃他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是响应主的呼召所必须要有的态度和行动。此处,耶稣呼召门徒,不仅是为了让门徒跟随他学习真理,也是为了让他们也出去传讲神的福音,得人如得鱼。耶利米书16:16记载 ”耶和华说:“我要召许多打鱼的把以色列人打上来。“ 但经文中以色列人被打上来,是为了被神审判,而马太这里的”得人“,则是为了拯救那些罪人。

西门和安得烈本是伯赛大人(约一44),应该是已搬到了迦百农定居(八5,14)。雅各和约翰是彼得和安得烈的伙伴(路五10),雅各和约翰的母亲撒罗米是主耶稣母亲马利亚的亲姊妹(约十九25;可十五40),因此他们弟兄二人是主的表兄弟。西庇太可能比较富有,所以有雇工(可一20),他儿子约翰也能认识大祭司(约十八15)。彼得、约翰和雅各,后来成为主最亲密和信任的门徒,组成了核心三人小组。

23 耶稣走遍加利利,在各会堂里教训人,传天国的福音,医治百姓各样的病症。 24 他的名声就传遍了叙利亚。那里的人把一切害病的,就是害各样疾病、各样疼痛的和被鬼附的、癫痫的、瘫痪的,都带了来,耶稣就治好了他们。 25 当下,有许多人从加利利低加波利耶路撒冷犹太约旦河外来跟着他。

耶稣的事工,包括巡回布道(讲道、传福音);医治百姓的病;赶鬼。这是马太对于主耶稣事工的高度概括,之后耶稣事工的开展,会都在这个概述范围之内。

随着他的声望逐渐扩大,跟随耶稣的群众就越来越多。地上寻求天国之王的人增加了,神的权柄在地上扩展了,这就是天国在地上的初次显现。”叙利亚“ 可能是加利利的北方的邻近地区,而不是指后来罗马人设置的大得多的叙利亚省。

”低加坡里“ 指加利利东方的广大地区,包括加大拉、格拉森等村庄,那里有十座希腊人的城镇,是外邦人聚集的地方。”犹太“地区在加利利的南方。只是未提及犹太和加利利之间的撒马利亚人。

天国之王的主要工作是”教训人,传天国的福音“,行神迹是为了向人显明天国之王的权柄。”教训“ 带着权柄,神迹显明权柄,”医治百姓各样的病症“ 就是天国的权柄显明在地上(十二28),让人在主耶稣身上看到天国的权柄。这一阶段,主耶稣的传道地点主要是加利利,传道对象主要是杂居在外邦人中的犹太人。传天国的”福音“ ,这是马太福音首次出现这样的说法,福音就是好消息的意思。天国的福音,就是罪人因悔改信耶稣基督而得救的好消息。

”会堂“(Synagogue)是犹太人被掳到巴比伦后才开始有的,那时圣殿被毁,犹太人就建立会堂,聚集祷告并讲解律法。犹太成年男人每天必须由10人以上聚集在一起祷告三次,会堂最初是为此目的设立的。主耶稣在”各会堂里教训人“(九35;十二9;十三54),对象都是犹太人。主耶稣的时代,撒都该人掌控着圣殿,法利赛人掌控着会堂。

这些疾病有的是因为自然的原因,也有的是因为”被鬼附“。主耶稣的权柄有能力管辖自然,也有能力对付撒但的权势。医病赶鬼显明了主耶稣作为天国之王的权柄。

备注:我的这些”圣经创世纪读经笔记“,很多地方参考了D.A.Carson NIV Zondervan study Bible,"圣经综合解读”,李思静博士的一些讲道内容、黄锡木编著的” 四福音与经外平行经文合参“ 、法兰士所著、沈允翻译的”丁道尔 新约圣经注释---马太福音“ 以及其他一些参考书目。非常谢谢这些学者提供的一些见解。求圣灵继续带领,使我可以完成马太福音的读经笔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