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晨

心情记录、读书笔记、人生感悟、生活漫谈。全部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正文

生命如此美好,41岁的京剧女演员却这样永远的走了

(2025-11-14 18:16:22) 下一个

 2019年12月5日,

年仅41岁的著名京剧演员姜亦珊在北京丰台的家中自缢身亡。姜亦珊生于1978年,1996年毕业于沈阳艺术学校,同年分配到沈阳京剧院,2000年调入天津京剧院,2006年调入北京京剧院,直至离世。

姜亦珊是国家一级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曾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金唱片奖、上海戏剧白玉兰奖,在中国戏剧界很有影响

网上有限的消息透露,姜亦珊的丈夫是个公务员,在她出事之前的前一天晚上,她的丈夫被有关部门带走。

姜亦珊的决绝弃世,遗下了一个孤苦无依的儿子、一个深夜痛哭的丈夫、一双伤心欲绝的父母。

 

当时从网上得到这个信息,的第一个反应是:太可惜了。

2019年,如此悲惨的事件已发生了多起,6月10日,同样41岁的中央歌剧院男高音歌唱家杨阳在北京的家中跳楼自杀。

而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某一年的调查数据,中国每年自杀的有二、三十万,而每年自杀没有成功的超过了一百万。

 

有什么过不去的坎让姜亦珊他们走上这条不归路?

难道别无选择了吗?

 

生命何等宝贵,世界如此美好,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有权利放弃自己的生命。

网上曾流传这样的金句:“你的今天是昨天无数人期待的明天”。

当这些人万念俱灰、一心赴死的时候,他们可能想不到有多少人羡慕他们的人生,又有多少人穷其一生,永远达不到他们已经达到的高度。

美国作家海伦·凯勒曾说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切都可以从头再来,一切都将改观。

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在严酷无比的生存环境中,书中的主人公都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

 

我们都读过戴尔·卡耐基的名著《人性的优点》,作者在该书中专门有一章讲如何处理危机。

他分析道,大多数人在人生的某个时刻碰到的困难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危机,普通人完全有能力去克服。

许多人如此脆弱,以至弃世,撇开体制的社会的原因不谈,我认为,究其自身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他本人的心理状态存在问题。

 

我感觉,大部分的弃世者都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或者没有很好的心理建设。他们眼光短浅,心胸狭窄,碰到什么事情容易钻牛角尖,往往囿于一个问题而无法自拔。

 

面对挫折,如何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力,并最终超越苦难,笑对人生呢?

 

我认为,首先要放大你的格局。

 

一个人心理承受能力与他的格局有关。

一个小学生丢了书包,就感觉是一件大事,晚上都不敢回家,

一个青年,丢了一份工作,感觉是极大的挫折,

而韩国政治家金大中白天被军事法庭判了死刑,晚上照样呼呼大睡。

当年,

诧异的看守第二天问金大中:“先生被判了死刑,怎么还睡得着?

金大中说:“难道我不睡觉,就能改变判决的结果吗?”

每个人的兴趣层次是不同的,有人只关心自己的衣食住行,有人只关心自己的处境以及所在工厂、公司、单位,有人则关心这个民族的前途与命运。

格局不同,当然心理承受能力就不同。

 

三十年代,陈独秀被国民党关在牢里,上海纺织女工潘兰珍以恋人的身份经常去看他,两人有时在牢里行房,看守将这个事报告了上峰,上峰觉得这样不太好,便委婉地提醒了陈独秀,陈独秀勃然大怒,说:我也是个人,我也有生理需要,你们管得太宽了。监狱主管竟然好象自己做错了事,低下头,一走了之。

陈独秀不但在监狱敢于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且还写过一篇文章,说:“出了研究室进监狱,出了监狱进研究室,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狱中,他曾写过这样一副对联:“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

陈独秀这样的格局,这样的心理素质,你会担心他因脆弱而自弃吗?

 

其次,增长你的知识,改变你的观念。

 

许多人寻短见,是认为他所碰到的问题已无法解决。

真的无法解决了吗?

学识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结论。

 

七八年之前,我老家一位邻居大妈喝农药自杀。

大妈有两个宝贝儿子,当时都已结婚,住在她夫妇宅附近。有一个女儿,早就出嫁,生活在县城。

大妈朴实善良,比较能干,她的老伴就显得老实巴交,没有什么主见。

她家两个儿子结婚后,经常与父母产生一些矛盾。

细究原因,也拿不到台面上,无非是指责父母给小儿子家东西多了,帮大儿子家干活多了,诸如此类。

父母是文盲,两个儿子也都初中没有毕业。

为了蝇头小利、鸡毛蒜皮,经常对父母不依不饶。

有一天,两个儿子又与母亲吵起来了。到了晚上,大妈越想越气,一气之下,就喝了农药。

如果大妈有点知识,有点文化,有点魄力,远离两个儿子的纠缠,何止于六十多岁就撒手人寰。

可惜了闻讯赶来的女儿,她的痛哭让多少村民动容。

 

再次,磨练你的意志。

 

意志薄弱的人容易放弃,意志坚强的人从不言弃。

下面这个故事很能说明问题。

 

ERIK,1968年生于美国丹佛,他从小患有视网膜多层剥离症,13岁时完全失明。

祸不单行的是,他的母亲不幸因车祸身亡。

为了安慰这个悲伤的少年,他那个越战老兵的老爸,带他去爬山。

两三年后,他迷上了这项运动。

成年后,他将登山作为终身的事业,开始挑战美洲、非洲的诸多高山。

1996年,他登上埃尔卡皮坦山,

1997年他登上5860米的乞力马扎罗山,

同年登上6900米的阿空加瓜山,

2001年5月25日,他登上珠穆朗玛峰,成为全球第一个登上珠穆朗玛峰的盲人。

2005年,他的自传《触摸世界之巅》被翻译成6种语言,向世界10多个国家发行。

试问,这样一个英雄,有无以伦比的毅力与勇气,他会随便放弃这美好的世界吗?

 

最后,建立你的信仰。

 

欧美人很少有自杀的,究其原因,除了他们有比较好的法治环境、很少受到不公对待外,还与他们信仰有关。

欧美人大多信仰上帝,认同自由、平等、博爱的普世价值观,很有爱心,面对挫折,他们表现出极高的情商。

二次世界大战中,在德国集中营中最后得以生还的大多是基督徒。

许多基督徒在集中营中,面对无比险恶的环境,默诵圣经诗篇,甘之如饴。

《圣经》说:“我难道没有吩咐过你吗?你当刚强壮胆。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慌,因为你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你的神必与你同在。

《圣经·诗篇》23篇说:“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可安息的水边。他使我的灵魂苏醒,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

我虽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你的杖,你的杆,都安慰我。

“在我的敌人面前,你为我摆设筵席,你用油膏了我的头,使我的福杯满溢。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爱随着我,我且要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直到永远。

 

愿姜亦珊一路走好,愿上帝的恩惠慈爱伴随着你,从此在天堂没有忧伤。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