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战争是如此恐怖,否则我们会打到乐此不疲。
--罗伯特·李将军
最近,我正在阅读约瑟夫·海勒的军事讽刺小说《第22条军规》(Catch-22)。该书于1961年出版。
该书描述了被后世称为“第22条军规”(Catch-22)的逻辑悖论。在书中,二战中的美国陆军航空兵有一条充满了矛盾的滑稽军规,即第22条军规:
只有疯子才能获准免于飞行,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
那么,如果有一位飞机师希望可以因为精神错乱而被放行离开军队,他需要主动提出申请并被医生判断为精神错乱。
由于轰炸机机组执行的任务是深入敌后轰炸纳粹德国或者意大利,故而这些任务是极端危险的。根据战后的统计,仅有约四分之一的轰炸机机组人员完好地在战争中幸存下来。
因此,愿意执行这种轰炸任务的人肯定是发疯了。但是,如果机师懂得这些任务的危险性而希望离开轰炸队,那就意味着他有自我保护的理念,因此他是理智的而不是发疯的!
根据上面的分析,在这个军规之下,没有任何人可以根据精神错乱的理由给飞机师放行!
自该书面世以后,第二十二条军规被借用于描述其他个人受制于但是却无法控制的规则、条例或程序。以下为一些我们常见的例子:
在股票投资中,特别是在股市大幅上涨进入高点时,我们需要决定是否要进场投资。这时,我们会面临类似”第22条军规”的两难窘境。
一、如果我们继续观望,会产生害怕错失(Fear Of Missing Out,FOMO)以及对未来进一步上涨的预期。因为美股的历史数据表明,美股是“熊短牛长”;市场在创下历史新高后,往往会继续上涨。因此,我们置身事外可能导致错失重大收益。
事实上,在过去三年里仍然观望的投资者,亲自目睹了标普500指数经历了将近60%左右的涨幅。同期,纳斯达克100指数更是上涨了85%左右。
这些事实,给观望的投资者带来了即使在价格看似高昂时也要入市的压力。
二、如果我们现在进场,则面临市场回调或下跌的风险。因为过高的估值往往预示着市场波动性加剧,并且一旦市场预期未能实现或宏观经济状况发生变化,就有可能出现市场的大幅回调。
那么,我们该如何打破这种窘境呢?
一、志当存高远
我们要有长远眼光,专注于长期的投资目标和明确的投资计划,而不是试图预测市场走势或者挑选投资。
如果我们的投资年限是20年或者更长,那么我们希望的预期回报是500%以上。就算当下市场的估值有10%甚至20%的“泡沫”,在我们的长期目标面前,这些都可以忽略不计。
二、分散风险
投资界有个共识:离开风险而单纯讨论投资回报率,是在耍流氓!
假设我们有一大笔资金准备入场。如果我们在股市高点一次性投入全部资金、而股市随后立刻大跌,那么我们就会面临投资大幅缩水的风险。
为了降低这种极端风险,我们可以采用平均成本法(DCA)等定投策略。比如,我们可以把手中积累的大笔资金分成十份或者二十份,每个星期投一份,把进场时间窗口期拉大为几个月时间。
这种策略,有助于显著降低一次性买入就碰上市场大幅回调造成的影响,从而降低了我们的投资风险。
美股最近又在不停地创造历史新高。如果你是一个观望者,希望你能果断走出第二十二条军规窘境,大胆进场!
延伸阅读:
是这样的!我相信:这些基金在未来30年的回报率,肯定会在10%左右。
谢谢分享!是你卖了中国房子的资金?
谢谢沈香!周末快乐!
哈哈哈,谢谢麦姐的认可!
谢谢平等兄!周末愉快!
请看理财笔记#17。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0634/202308/19042.html
那时电影里的故事。
我不否认个别投资天才可以通过投资个股获得远超市场的收益率,比如巴菲特。但是,我自己做不到;我身边也没有这样的人。
我是出国后才知道这部小说。
的确,我能够理解那些生活在集权体制下的、又有思想抱负和理想的知识分子们的困境。
如果他们一直没卖自己的股份的话,那今天他们俩就拥有约 $100 billions。
这使我想到当初在国内知识分子圈子里神神秘秘地流传“第二十二条军规”(Catch 22)小说。那时还太小,缺乏人生阅历,不明白为什么他们那么与之共情而又不敢声张。
A catch-22 is a paradoxical situation from which an individual cannot escape because of contradictory rules or limitations (see Wiki).
通俗地说:
“It's a "damned if you do, damned if you don't" scenario, where any choice leads to a negative outcome.”
原来, 那些知识分子在单位身处夹缝中,梦想有所作为,可又怕枪打出头鸟,只能浑浑噩噩混日子。
在个人投资上,我完全同意硅谷居士的“志存高远(长远布局),分散风险”的大原则。从我与许多金融圈/财富管理专业人士的交流结果来看,秉持这个大原则,加上自律(抵制“天上掉馅饼”诱惑)和好学(及时把握时代大趋势),长期回报都很不错:)
谢谢补充!的确如此。
可惜但是,很多投资者有一种“错觉”,以为自己可以比市场聪明,从而进行各种择时交易。数据显示,他们绝大部分人的表现都比大盘指数基金更加逊色。
Agreed. But unfortunately, it's also an "art". ROFL ;-))
Yes, it is.
More importantly: do not get into such situations in the first place. LOL.
Yes. IMHO, we all, I mean everyone, have encountered such times in life, some self-inflicted, some real ones. How to get out is an "art" ;-))
Thx again.
谢谢补充!
There are other synonyms, such as: dilemma, quandary, quagmire, etc.
是滴,人有时候会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同意你要立高望远和分散风险的投资建议(当然具体方法对“积累阶段”和“消费阶段”或会有所不同)。
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