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月亮和银狐狸

游走江湖,记录我思我想
个人资料
正文

《灵魂的哀伤吟游·克林姆特篇之三》

(2023-08-14 17:03:15) 下一个

《灵魂的哀伤吟游·克林姆特篇之三》

在为维也纳大学绘制天顶画的时候,克林姆特和维也纳艺术圈建制派的关系出现了裂痕。他不满奥地利艺术学院的腐朽和守旧,窒息新兴现代主义艺术的生长。1896年底,当保守的学院院长费里克斯再次当选后,克林姆特退出艺术学院,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奥地利艺术家联合会,也就是如今为人熟知的维也纳分离派(Vienna Secession)。克林姆特成为分离派第一任会长。分离派标志奥地利现代主义艺术的开始。它倡导破除传统的艺术规范,开阔视野,开放心灵,积极接纳当时世界上流行的包括自然主义和印象派等艺术形式。在这幅《钢琴边的舒伯特》里,我们可以看到光影下的色彩表现和印象派的手法。很难说克林姆特赞同印象派的绘画理念。他可能只是尝试新的绘画表达方式。克林姆特的绘画终究属于象征主义。

这群年轻人积极地利用艺术展来宣扬他们的主张。1898年,克林姆特展出了这幅《雅典娜》,用这位头戴金盔,身披金甲的智慧与胜利女神来宣告对古典传统绘画的挑战。出人意料的是展出没有受到维也纳人的抵制,反而获得好评。甚至弗兰兹·约瑟夫皇帝也来参观捧场。

同一年,维也纳分离派大楼建成。它就坐落在维也纳美术学院边上。从我住的旅馆到它那儿只需步行四五分钟。路途半中间有一家小中餐馆。店里张罗的父女俩大概从江浙来。菜品一般,但有一份亲切感。分离派大楼的右边是一座铜像,古罗马的马克·安东尼坐在狮子拉的战车上。这幢大楼由克林姆特的朋友和分离派成员奥布里奇设计,体现的是当时新艺术(Art Nouveau)简明的新古典主义风格。楼顶上有个巨大的镀金桂叶编织的球篮。大楼正面有镀金的墙贴。这种金色的装饰无疑是克林姆特的影响。

到1902年,维也纳分离派已经是第十二次举办画展了。为纪念贝多芬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克林姆特送献出了《贝多芬横饰带》。现在这幅长达三十多米的壁画收藏在分离派大楼的底层。它追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足迹,展示一段寻求快乐的历程。克林姆特采取他习惯的神话寓意,却用东方的平描手法来展现这个故事。它开始于飞翔的精灵,引出一位金甲骑士,在荣誉感和宿命感的趋使下正要仗剑出行。画的中间部分相对细致。巨人提丰化身为一个庞然怪物,他的左边是蛇发女妖美杜莎三姐妹。其它的是拟人形象的苦痛,死亡,贪婪,和放荡,象征人类的苦难和罪恶。骑士在一番与外界和内心的爭斗后功成圆满。人类的终极幸福化作一片金色绚丽中一对男女的拥抱。整幅画里的人物形象病态而颓废,毫无克林姆特早期装饰绘画中的优雅,似乎是他参透人生的感悟。1945年二战期间分离派大楼遭到轰炸,后大厅倒塌。这幅壁画却完好地保存下来。

克林姆特一生很少离开维也纳,而在1903年两次造访意大利的威尼斯和拉文纳。拉文纳是诗人但丁流亡和去世的地方。克林姆特对拜占庭镶金彩画情有独钟,并且学习到金箔装饰等有关的技法。这也许是他黄金时期的开始。但是克林姆特用黄金作画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898年,比如《雅典娜》。他的这个喜好可能来源于父亲的影响。同样的,克林姆特绘画里的装饰性成分也岀于他早年受到的熏陶和训练。

1903年克林姆特接受一位银行家的委托,给他的妻子画幅肖像。克林姆特花了三年时间完成这幅《阿黛尔·布拉赫-鲍尔之一》。除了阿黛尔头,颈,手部是传统的逼真写实的油画技法,其余部分都是金银镶嵌的装饰箔片和粉料。当时的评论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幅画过分荒唐而世俗。而又有人对它大加赞许。确实,女子的神情忧郁而伤感,有如中世纪时期宗教神龛中的神人形象。2006年,《阿黛尔·布拉赫-鲍尔之一》,克林姆特黄金时期的代表作,以一亿三千五百万美元被拍卖,创下当时的最高纪录。

因为克林姆特又有扎实的古典绘画基础,他能够将纯美术和工艺美术结合起来。在新艺术运动中,就简明的大众化商业化的美术装饰设计而言,克林姆特应该能自然地融入其中,并起到引领的作用,但他的绘画远不只是在单纯的装饰层面上。1905年,克林姆特因为艺术见解不同离开了维也纳分离派。分离派联合会就此解体。虽然维也纳分离派的形式还将延续十三年,它的灵魂已被克林姆特带走了。
--写于2018年12月28日 (图片来自网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