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月亮和银狐狸

游走江湖,记录我思我想
个人资料
正文

《虚幻的人性 09》

(2025-08-03 23:51:51) 下一个

费舍尔从男女情爱出发来阐述爱。除了性欲,爱还包含有倾慕和依附的情感。倾慕具有选择性,只对专门的对象产生情感反应。恋爱让人昏愦。处于倾慕状态的人只看到对方的长处,接纳(其实是忽视)对方的缺点,在行为和爱好上也与对方趋同。费舍尔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到倾慕时人脑的反应仍然是以腹侧被盖区为中心的奖励脑回路。除了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也参与这种情感过程。恋爱中的人在一起的时候,去甲肾上腺素促使人的心跳加快,手心出汗,像是在一次极险运动状态中。而分离的时候,人又出现焦虑感,渴望与对方结合。血清素的分泌反而是下降的。因此,恋爱让人忘了饥渴。而分离的恋人又会陷入茶不思,饭不想的抑郁状态中。在这里,文学艺术的叙述也许比科学的论证更有说服力。倾慕的爱完全可以与性欲脱离。一个小男孩喜欢一个小女孩,可以没有任何性的体验,不是出于任何性的动机。纯真的爱是存在的。

倾慕是短暂的激情。去甲肾上腺素消退,血清素回升,人将回到正常状态。维持长久恋爱关系依靠温情脉脉的依附感。这时候主要起作用的是催产素和加压素。人们在拥抱和身体接触时就会产生催产素。它能让我们感受到安宁和舒适,从而促成恋人之间的相互依恋。加压素也有类似的效应。生物学家在严格实行一夫一妻雌雄配偶制的一种草原田鼠体里找到加压素受体。这是由基因支配的行为。把加压素受体注入另一些性杂交的田鼠体内,这些动物就会体现出雌雄配偶亲合的行为。人类的配偶关系也受到加压素一定的影响,但是整体的机制可能更复杂一些。依附感是相互的。无论是得到,还是付出,我们都感到爱的快乐。我们的依附感往往和记忆联系在一起,唤起与那些曾经依恋的人,事物,和故土的点点滴滴,于是就有了相思和乡愁。这些思愁在人的意识流动中不单单是相隔中的苦涩,而且也有爱恋中的欢愉,体现在文字,诗歌,和音乐等各种艺术形式中。

人类的爱远比男女之爱更加宽泛,更加博大。广义的爱就是使进人与人结合的快乐的情感。它根源于这种依附感。顾名思义,催产素产生于女性怀孕和分娩的过程。母子之爱就是人类的天性。父母子女之间的相互依偎,兄弟姐妹之间的耳鬓厮磨,嘻闹玩耍产生了亲情之爱。学生之间和战士之间相处,可以超越同性之间的竞争,形成友情之爱。我们还可以将依附感投射到更远,更广,更抽象,甚至虚幻的地方,去爱我们的城市,我们的故乡,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还有所有的生命。但是,爱首先是真实具体的体验,你必须先爱你身边的人。不然,这些所谓的爱都是谎言。

最后要说爱与道德无关。回到母亲和妻子同时落水的问题,我之前说过这是一个不可能有答案的问题。所以,以后就不要再讨论这个问题了。

--写于2023年10月22日(图片来自网络)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