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月亮和银狐狸

游走江湖,记录我思我想
个人资料
正文

《灵魂的哀伤吟游·亨特篇之一》

(2023-07-26 10:41:14) 下一个

《灵魂的哀伤吟游·亨特篇之一》

如果没有拉斐尔前派,英国绘画将会很苍白。除了康斯坦伯和透纳的风景画,有的只是众多平庸单调的人物肖像了。维多利亚时代占据大半个十九世纪。如今,白金汉宫前的维多利亚女王坐像掩映在夕阳的余晖里。而她统治时的英国进过工业革命,率先进入现代社会,成为当时世界最为鼎盛霸权的帝国。维多利亚时代也是变革的时代,拉斐尔前派应运而生。它折射出维多利亚时代社会生活的精神宿求,形成英国绘画史上独特而绚丽的风景线。由它又进而引导衍生出唯美主义,象征主义,乃至影响到维也纳分离派和超现实主义。

拉斐尔前派的名字缘由三位叛逆的年轻画家,亨特,米莱斯,和罗塞蒂,宣称真正的绘画存在于文艺复兴盛世之前。这种断言自然对拉斐尔和之后许多绘画大师们大不恭敬,但它标志这一新绘画的起点。像在其他许多领域一样,为打破已有的范式,建立新型的范式就得回归到事物的本源。印象派绘画出的世界不再有实体,只是瞬变的光影。野兽派探求的色彩和形式不再附属于实体,而有独立的存在性。立体主义重新审视认知空间和物体,还有两者的关系。作为维多利亚时代的前卫艺术,拉斐尔前派比这些绘画形式出现得都早。也许拉斐尔前派才是真正的历史段点,绘画由此告别传统,走向现代。

拉斐尔前派不只是一个流派。原初的秘密兄弟会只有短短几年。作为一种艺术风格,拉斐尔前派从十九世纪中期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初,在亨特,米莱斯,罗塞蒂,布朗,休斯,到莫里斯,伯恩-琼斯,沃特豪斯传承发展。只有到中晚期,拉斐尔前派才实现画派颇具现代意味的宗旨。它又是文学性的,抒情而且带有寓意。罗塞蒂自己就是一名诗人。拉斐尔前派和当时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有着如同落霞孤骛,秋水长天般的相互辉映。

拉斐尔前派的画家里,威廉·霍尔曼·亨特(William Holman Hunt)是创始人之一,活得最长。他在1905年出版了一部自传,叙述拉斐尔前派的历史,不无夸张地表达自己的重要性。亨特于1827年出生在伦敦。父亲是一位货仓经理,并不支持他的绘画爱好。亨特从十三岁开始为肖像绘画训练打零工挣钱。到1844年经过三次尝试后,亨特考入皇家艺术学院,成为一名见习生。第二年亨特展出了他的第一幅作品《凝听》。在学院期间,对亨特最重要的是他认识了小两岁的终生挚友米莱斯。

两人都认为绘画应该真实地描绘现实世界。在以后的日子两人会一起探讨绘画。亨特无疑会从米莱斯那里学会增进绘画的技法。亨特又热爱文学。他的这幅以济慈的诗歌为题材的《圣艾格尼丝之夜》入选1848年的学院年度画展。济慈的长诗叙述一个中世纪的故事。庆祝圣艾格尼丝节的晚上,玛德琳思念她爱恋着的有家族誓仇的青年蒲菲罗。她退到自己房间,用传说中的仪式祈求蒲菲罗的出现。而在当晚蒲菲罗鼓足勇气潜入玛德琳的闺房。玛德琳在似幻似真的境遇中身心相许。亨特的绘画描绘玛德琳和蒲菲罗躲避酒醉狂欢的族人,逃离城堡的时刻。

这时罗塞蒂也是学院的学生,正跟着布朗学绘画。亨特的这幅画深深地打动了罗塞蒂,不仅因为亨特日臻成熟的绘画技法,也因为他对济慈的同样喜爱。罗塞蒂转向亨特,要跟他学绘画。两人共用一个画室。接着罗塞蒂又认识了米莱斯。

1848年那年,亨特二十一岁,米莱斯十九岁,罗塞蒂二十岁。三人经常在米莱斯家里讨论绘画。他们都厌恶学院呆板的教学和当时“马虎”的画风,但赞同当代艺术评论家拉斯金在《现代画家》中提到的“全心努力地理解自然的真实和她的意义”。拉斯金建议画家回到文艺复兴之前去体会绘画的真实性。一个晚上,亨特带来一本有关比萨斜塔附近墓地的壁画的书。头一次见到文艺复兴以前的意大利绘画,三个年轻人无比兴奋。那种纯真原始古朴的绘画给予他们巨大震撼和启发。罗塞蒂提议组成一个兄弟会。联想到济慈曾经称道拉斐尔之前的绘画,罗塞蒂将这个组织命名为拉斐尔前派。同时他又吸收伍尔纳,科林森,和他弟弟威廉。亨特推荐同学斯蒂芬入会。亨特被选为会长。这是拉斐尔前派的第一个七人组合。也许我们不该赋予这个青年组织太多的意义。当时像这样的组织团体还有很多。罗塞蒂自己同时是好些团体的成员。

这个保守在秘密中的兄弟会只是本着对学院风格的反叛,并没有明确的主张。他们追求现实的真实描述,反对固成僵化的人物构图和绘画题材。他们勾划出八十四个人名作为不朽艺术的参照和榜样。亨特强烈要求将耶稣基督列为首位,然后依次是莎士比亚,荷马,但丁,乔叟,达芬奇,歌德,济慈,雪莱,薄伽丘,丁尼生,拉斐尔和提香等。文学精神从此介入到拉斐尔前派的绘画中。

--写于2018年2月26日 (图片来自网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