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游记(9) — 到亚洲去
我们第一篇就细说了,土耳其是横跨欧亚两大陆的国家。尽管从面积来讲, 97%都在亚洲这边,它却被认为是一个欧洲国家。而伊斯坦布尔市恰恰横跨两洲,这在世界大都市中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如果有可能,去伊斯坦布尔旅游时,应该两边都看看。
去亚洲区是我们在伊斯坦布尔最后一个整天的计划。然而这个计划特别不成形,到了那天早上还不确定如何去。如果临时抱佛脚研究公共交通,或者乘船过去,累和费时不说,到了那边,在有限的时间里去哪里也是问题。伊斯坦布尔亚洲区的面积比欧洲区还大。
那天去吃早饭的时候,我们就问前台已经熟悉的值班经理,有没有去亚洲区的一日游之类。他说有,你们先去吃饭,我这就给你们打听。吃完饭回来,他说去亚洲区的游客少,大部分旅行社都不做了,只有一家,是有导游的汽车旅行,在我说明你们是very nice people(=会另给小费)后勉强答应了。如果你们同意,每人60美元我代收,他们中午12点来接你们。
上了那辆很新的30座中巴以后,我们才知道我们是唯一的游客。那天,那位的司机和健谈的导游小伙子居然专门为我们服务。这样,我们沿着博斯普鲁斯海峡边是大道向北行驶,然后驶过宏伟的跨海大桥,来到了亚洲一侧。
去大桥之前的交通不太好,汽车走走停停,于是跟导游小伙子聊了不少。这其中最让我长知识的有两点,一是土耳其导游制度的专业化,二是土耳其有一部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伟大的宪法。我问小伙子他流利的英语是怎么学的,他说从小喜欢看美国的卡通片,就很自然地学会了基本的语言。然而,在土耳其成为职业导游是不容易的。专业导游工作必须获得政府授权的执照。条件必须是土耳其公民,获得导游专业学士以上学历(若是非导游专业,则必须另外的培训)。这些人还须获得外语水平证书另加足够的实习。
土耳其把全国旅游区域分为7个区,持有“地区导游证”(Regional Tourist Guide License)是第一步,仅限在特定区域执业;而“全国导游证”(National Tourist Guide License) 则允许在全国范围内执业。我们的导游小伙子工作了几年,拿到了3个“地区导游证”,但离获得“全国导游证”还有相当的距离,他说还要努力几年。
有趣的是,我们后来在卡帕多细亚时,看到一位年轻的土耳其女导游,操着略显生硬的汉语,带着一个中国旅游团。我猜想她也许曾到中国留学。上面所说的“外语”显然不仅限于英语。如果中国游客多,会中文的导游就可能是紧缺人才。
土耳其职业导游有较高的门槛,非法(无执照)上岗好比无照行医,是犯罪行为,要被高额罚款甚至要进监狱。这种高标准,保证了从业者的职业水平。我们这次近距离接触的两位导游(另一位是在卡帕多细亚雇的私人导游)都有极好的专业素养,所到之处他们的讲解如数家珍。我们问的任何问题,都能得到详尽的回答,反倒是他们的很多介绍、讲解,我们因为缺乏背景知识而不懂,觉得自己没文化。
汽车上桥,远处亚洲侧的两处地标,正是前两天夜游博斯普鲁斯海峡看过的。白天看去另有一番景致: Camlica Tower(恰姆勒贾塔)是土耳其最高的塔,高369米,2021年建成,它不仅是电视广播信号塔 ,还是观景设施和 高层旋转餐厅;Camlica Camii(恰姆勒贾清真寺)是在2019年建成的一座巨型清真寺,有6个宣礼塔,是土耳其最大的清真寺。然而导游小伙子对此没有显示出丝毫的自豪感,他直言今天根本不需要兴建容纳几万人的清真寺,这不过是保守派政府想进一步影响国家并留下政治遗产。
明白了他的大致政治倾向,我便很谨慎地问:“据我了解,你们的埃尔多安总统有一点保守,是吗?” 他回答:“有一点?他极端保守!受过高等教育的土耳其人没几个支持他的。” 我又问:“那你们担心他会把土耳其变成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吗?” 他回答:“他即使想做也做不到。因为我们的宪法完全杜绝了任何领袖和执政党的这种企图。”接下来,他给我作了解释。因为此内容与旅游无关,我放到最后去介绍。
入亚洲区给人一种相对崭新和开阔的感觉。我又问了导游一个问题:我来伊斯坦布尔几天,好几个人向我抱怨说房价太高,一般人住不起,只好住到郊外,乘公交到市里上班。那么,亚洲区的房子是不是比较便宜呢?他的答案是否定的,亚洲区房价依然很高。亚洲区的社区与历史厚重的欧洲区相比只是有所不同。比如亚洲区更新,商业中心、饭馆和咖啡馆更多等。而且亚洲区地势起伏大,环境更为优美。最后这一点我们坐在车上深有感触。
这次我们去亚洲区,主要是参观贝勒贝伊宫(Beylerbeyi Palace, 土耳其语 Beylerbeyi Sarayi),这是亚洲区最重要的一座奥斯曼帝国宫殿,建于1861–1865年间,由奥斯曼帝国苏丹阿卜杜勒阿齐兹(Sultan Abdülaziz)下令建造。 它是奥斯曼帝国后期苏丹的夏宫(避暑行宫),也曾用来作为接待外国贵宾的国宾馆。
和欧洲区的几处超大型宫殿不同,贝勒贝伊宫宫是一幢不太大的建筑,整个宫殿区占地面积也不算大。因为已经到了十七世纪,建筑风格的融合非常明显,像我这种不懂建筑的人也能看出其外观吸收了欧洲艺术。建筑的白色大理石外墙,彰显庄严和豪华(至于什么派俺不懂)。前面花园里有两尊雌性狮子的石雕,栩栩如生。而宫殿大门前的那只雄狮,则显出威严之态。
在贝勒贝伊宫旁边,最显眼的是“大理石亭”(Marble Pavilion,土耳其语Mermer Kosk)。它被苏丹用作夏季避暑和休闲的场所,它一面靠海,另一面对着花园,也是苏丹接待贵宾和观赏景致的场所。
进入贝勒贝伊宫,有一点出乎意料 — 室内不允许照相。为什么呢?你要是去问ChatGPT,它给出N个原因,但我觉得还是我们的导游说得靠谱,即贝勒贝伊宫走廊相对较狭窄,而各个房间、大厅又极为精美,如果游客停留拍照、流连忘返则会造成人流拥堵。是啊,苏丹怎么想得到,100多年后,他家每天会有成千上万的人来“窜访”呢?早知如此,修宫殿时把过道、楼梯加宽,也不是啥难事。
贝勒贝伊宫有虽然“仅有”26个房间和6个大殿,但装潢实在是漂亮极了,大量使用水晶吊灯、手工地毯、金箔和欧式家具,墙顶还有有精美的壁画。据记载,法国皇后欧仁妮(Empress Eugenie,拿破仑三世之妻)在访问期间曾入住贝勒贝伊宫。尽管是见过大世面的皇后,贝勒贝伊宫内的精美装饰依然令她非常惊叹…… 唉,我光空侃,无图无真相不行。但他们又不让拍照,咋办?这样吧,我借花献佛,从网上摘来几幅资料照片让大家瞧瞧。怎么样,漂亮吧?
游览完贝勒贝伊宫,导游带我们开了好长一段上坡路,来到一个居高临下的餐馆。还未到吃晚饭的时间,我们要了两杯冰茶 ,一边喝着,一边欣赏着远处的景色。整个城市的欧亚两边都在眼前了。4天的伊斯坦布尔之行,的确是一段惬意而难忘的经历……
====================
最后,我们再回过头来说那段题外话——
导游小伙子对埃尔多安总统的保守政策很不满,甚至鄙视。但同时,他对自己国家的宪法却表现出信心。他说,我们的宪法第一条明确指出土耳其是一个共和国;第二条规定土耳其是民主、世俗、法治的国家;第三条说土耳其国土和民族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尤其特别的是第四条,它强调前面三条“不可更改”。所以埃尔多安不管有多大野心,他不可能改变我们国家的根基。
回到美国之后,我对他所说进行了查询,发现他对于土耳其宪法前三条是表述言简意赅,非常准确。而宪法第四条的英文是 —
Article 4 – Prohibition of amendment
The provision of Article 1 of the Constitution establishing the form of the State as a Republic, the provisions in Article 2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public, and the provision of Article 3 shall not be amended, nor shall their amendment be proposed.
看到了吧,不仅耍流氓不行,就连耍流氓的想法都不允许。因此,宪法第四条这种“绝对不可修改条款”,从根本上杜绝了通过“修宪”,让土耳其总统成为皇帝,或者使其世俗制度变成神棍政权的可能性。
平等兄好,谢谢首肯。你说“闲下来”,我想不仅是实际的状况,也是一种心态。旅游需要闲适的心态,忙里偷闲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