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哪吒里的文物,补课+预习

(2025-02-12 09:44:15) 下一个
买了今天哪吒2的票,去看看到底为什么票房那么高。
找了哪吒1,补课。
 
看了一会,发现两个眼熟的文物。
就是这个陶罐。
看截图。
搜了一下,果然有对应的实物。
 
还有这个青铜器。天元鼎
这个龙的造型。
真实的青铜器的造型
这个纹样,应该是饕餮纹吧
我去年在国博拍到的青铜器
这不都对上号了吗。
然后我就搜了一下哪吒文物,找到下面这个文章,
 
以下是转贴,我发现的两个,居然都找对了,我还真是挺棒,哈哈。
 
关于哪吒2 里面的另外几种文物,待会看电影的时候,我得好好留意找找。
 
×××××××××××××××××××××××××××××××××××××××××××××××××××××××
《哪吒2》里的“文物彩蛋”,你发现了几个?
2025/02/11 08:24 央视新闻
 
 

今年最火的春节档电影非《哪吒2》莫属

目前电影累计票房已超过85亿

成为首部进入全球票房榜前30的亚洲电影

电影里的元素设计

蕴含了各种各样的文物巧思

这些“文物彩蛋”你都发现了吗?

彩蛋一:七色宝莲

 

作为全片最重要的法宝之一

七色宝莲有着强大功效

有了它

哪吒和敖丙才能“重塑肉身”

 

它与博山炉形如山峦的造型极为相似

△文博日历丨把山变小再变小 就是西汉人最爱的高定“香薰机”

博山炉是古代的“香薰机”

正因它外形酷似仙山而得名

彩蛋二:结界兽

 

从《哪吒1》到《哪吒2》

这两个结界兽大家一定印象深刻

它们不仅是守护结界的神兽

还是滑稽可爱的“搞笑担当”

 

如果你去过三星堆博物馆

就会发现——实在是太眼熟了!

粗眉结界兽有着夸张的大粗眉和蒜头鼻

 

这些特征与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

以及青铜大面具的经典元素高度契合

△文博日历丨一张来自3000年前的“黄金面膜”
△青铜大面具,三星堆博物馆藏。

卷鼻结界兽的形象则综合了

青铜大面具和青铜鹰形铃等多种元素

 

最明显的表现在于它卷卷的鼻子

与青铜鹰形铃的嘴部造型极为相似

△青铜鹰形铃,三星堆博物馆藏。

彩蛋三:天元鼎

 

被无量仙翁称作“阐教根基”的天元鼎

是玉虚宫里炼丹的重要法器

原来最开始出现的形态只是“冰山一角”

最终呈现的视觉效果极为震撼

 

无论是以哪种形态出现的大鼎

都极具商代青铜鼎的纹饰特色

小鼎的整体造型

借鉴了龙纹扁足鼎的腹部和柱足设计

△商龙纹扁足鼎 上海博物馆藏

而大鼎上的弧形纹饰则是饕餮纹

 

大鼎整体呈现出的浑圆造型

和古代名叫“敦”的青铜器如出一辙

△铜敦,四川博物院藏。

敦是一种盛放食物的器具

曾是古蜀王族餐桌上的奢侈品

△文博日历丨青铜“大西瓜”来了 它叫敦但不念dūn

彩蛋四:敖光的武器

 

敖光一出场便吸粉无数

但他的大刀也同样吸睛

 

它的设计融合了两种不同的武器元素

前半部分参考了商朝时期的青铜刀

刀尖上挑、刀背附齿、刀腹略收

正是商朝青铜刀的典型特征

△商玉刀 殷墟博物馆藏

而后半部分则采用龙吞口

这种造型在关刀上最为常见

并从唐代盛行直至明代

 

彩蛋五:玉虚宫

 

阐教仙门重地玉虚宫的外景一出

引得观众连呼“好美”

它的色彩与布局

是对宋徽宗名画《瑞鹤图》的致敬

△文博日历丨宋徽宗的“朋友圈”配图

宫殿屋脊两侧的鸱吻

是古代建筑上的典型装饰

△文博日历丨中国古建筑屋顶上的这个“小怪兽” 竟是古人的“避雷神器”

风格源于唐昭陵

只不过电影中增加了青铜元素

 

其实早在《哪吒1》中

就已经有大量文物出现了

 

在小哪吒刚出生时

太乙真人喝酒的容器原型

是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彩陶罐

△漩涡纹彩陶罐 甘肃博物馆藏

在哪吒的三岁生辰宴上

出现了饮酒器觚和乐器铙

 
 

都是古代常见的物品

△商兽面镂孔觚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文博日历丨“铙(náo)”一下!听见来自两千多年前的回响

而乐队弹奏的画面

和唐三彩骆驼载乐俑鼓乐吹笙的场面

也十分相似

△唐三彩骆驼载乐俑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大家都已经几刷了?

有注意到这些小彩蛋吗?

为国产动画电影树立了新标杆的哪吒

在重新解构中国神话的同时

仍保存着对传统文化的敬意

助力《哪吒2》继续爬榜全球票房

小哪吒,冲冲冲!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武慧锋

文案丨隋博宇 毛玥尹

视觉丨林琳

审校丨刘福生

统筹丨武贺 储佩君

图片素材丨哪吒之魔童闹海官方微博

特别鸣谢丨中国文物报社

指导单位丨国家文物局

责编:宗祺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