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之丘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个人资料
梧桐之丘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莫汉探母(上)

(2023-05-05 10:54:47) 下一个

这个印度南方贫穷地区长大的孩子,人聪明,机遇好。在美事业成功以后,打算衣锦还乡,探望老母,借以获得此生精神上最大满足。

可是这一次的返乡历程却如同梦魇,每每想起都令他不寒而栗。家乡几十年来没有变化,交通异常落后,从美国新泽西普林斯顿出发到达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整整走了七天,掉了半条命。

几十年漂泊在外,莫汉始终想回家探望,可事实上他是越飘越远,从乡下到城里,又从印度洋跨过大西洋,来到美国求学。然后,工作,成家,养家,搞事业一直就没有闲下来,返乡的机会每每变得愈加渺茫。妻子,三个儿子和一个闺女都深深理解和同情他的思乡之情,帮他收集家乡的信息,陪他去附近的印度杂货店购物,到印度餐馆吃饭。现在,最小的女儿已经上大学,三个儿子有的在读博士,有的参加工作,大家都有事情做。最后全家一致决定趁着现在稳定,夫妻俩立即启程回老家探望年过八旬的母亲。

飞机上,莫汉按捺住激动的心情闭眼休息的时候,开始回忆自己这一生的经历。

四十五年前的他,七岁开始上小学。天蒙蒙亮就爬起来,在灶头找到剩饭,匆匆吃下,然后往书包里塞一张馕,立即赶路,走五公里小路去上学。虽然当地孩子多,可是学校少,十里八乡的孩子只能汇集在过去殖民地时期建筑例如教堂或寺庙学校。他还清楚记得,二年级的时候,对老师讲的算数方法痴迷般地吸收而且成为学校里心算最快的学生,老师经常称赞他,鼓励他好好学习将来做工程师,虽然不知道工程师到底是什么,可是从老师的笑容和语气中,他知道肯定是很有学问的人。

想到此,心头高兴,仿佛又回到了童年。

他从公文包里拿出纸笔,写下21×13。然后画线,算式的左边是“21”,于是画“2”根和“1” 根是右斜线,算式右侧则是“13”,所以画 “1” 根和 “3” 根,左斜线分别与右斜线相交,呈井字,然后数一数线与线交点的个数,得出答案21×13=273。哈哈,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脱口而出报数时老师的反应,他非常开心。然后在黑板上又写下另外一个算式,32X21就是这样等于672的!下午放学,飞速地往家跑,因为母亲让他下课以后马上回来帮助干农活。他很愉快,回到家就把上学受到表扬的事情告诉父母,并给他们演示两位数的乘法,大人默默摸着他的头算是给他的表扬。然后,他跑到很远的地方把羊群赶回家。

飞机广播里传来空姐通知,马上开饭。大家纷纷打开前排座椅背后的餐桌,等待服务生的到来。

莫汉的太太是美籍印裔,第二代移民,从来没有到过印度。这一次随着丈夫去印度最南部的农村老家看望不曾谋面的老婆婆以及小叔子小姑子和他们的家人。她很高兴,当然也有点担心,旅途太长,不知道能不能吃得消。莫汉已经警告过她,前后要好几天,一切要看交通情况。他当年也不是直接从南部到美国的,只记得前前后后走了几天。告诉她,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妻子在美国生,美国长,没有意识什么叫吃苦,总感觉跟着莫汉走,问题不大,一切商量着来。飞机在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起飞,直飞新德里,儿子把父母从新泽西家中送到纽约机场,莫汉太太还是有点不放心地交待儿子在家里多多担当,照顾弟弟妹妹。

因为是印度航空公司的班机,提供印度饭,咖喱鸡和各种混合素菜的味道充斥着飞机内绝不能算是宽敞的空间。食物也已经美国化,例如大家都用叉子和勺子用餐而不是用手抓饭。饭菜很可口,量也足,加上甜点,开胃菜,饮料,非常舒适。

看着和蔼认真服务的航空小姐,莫汉不经意地回忆这次办签证的经历。

由于夫妻俩都是美国籍,90年代必须去印度驻纽约总领馆签证。夫妻俩一大早从新泽西驱车前来,排了很长的队,办事速度好像特别慢,让莫汉大为震骇的是,从另外一个工作人员补妆的镜子里,看到前台工作人员在电脑上玩扑克游戏,就是说,在午饭时间还差二十分钟她就不干活了,令人汗颜啊。莫汉无奈,要是自己公司的职员这么干,肯定被开除了。他知道没有出国之前,印度全国都是这种懒散,在快节奏的美国显得过于刺眼。他与妻子交换了一个眼神,妻子的惊讶不亚于莫汉,这也是算是他整个旅程第一个不愉快。

到达新德里,夫妻俩打出租去了旅馆,在此过两个晚上修整一下,再飞往南方泰米尔纳德省省会金奈。

九十年代初期的印度已经开始了经济转型和起飞,人们的生活改善很多。

大街上依然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摩肩擦踵,神牛慢悠悠地在路上寻找食物,街边的摊贩叫喊声此起彼伏。两人打算午饭前在街上转转,然后回店休息,调整时差。走着走着,突然看到一个农民模样的人正在用一根黑乎乎的线绳拴在面前一个老农民的牙齿上,然后身子往后一仰,牙齿就被拽出来了,污血四溅。咦咦,莫汉太太掩饰不住自己的惊恐与恶心,抓住莫汉的手立即转身回旅馆,一路的疲劳让太太再也不能承受这种额外的视觉刺激。

两个人回旅馆洗浴,用餐,休息。时间差让人昏昏欲睡,飞机上虽然是商务舱,睡得也不错,可还是抵挡不住黑白颠倒的困乏。

莫汉忙碌了几十年,特别是这几年组合成的新公司让他很满意,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宝贝,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它。这不,睡了一会儿就醒了,为了不惊动妻子,索性躺着想想公司里的事儿。

前两天,他刚刚批了一个报告,信息部新来的一个网络工程师呈递上来要求系统升级增加新电脑,写得很好,说到问题的点子上。例如,目前程序员抱怨他们的电脑单机太陈旧,往往打上一排字,得等着,因为机子运行速度太慢。这不是窝工吗,莫汉好像验证了一件事情,每次他拿着喷水壶去IT部给花草喷水的时候,总是见到几个人在那儿要么戴耳机听音乐,要么听到他们闲聊。作为大老板不能事无巨细都亲自过问,可是看在眼里,烦在心里,诺,原来是这个原因,他非常痛快地签上大名。他们部门经理戴维好几次要求买新机子,可是总说不到点子上,例如说什么全国各大公司都在换新机子,是大势所趋等,让我很烦。大公司管我什么事,他们有钱,我们小公司就得省着点儿。

第二天,休息好以后,妻子的情绪也如晴天般的灿烂,让莫汉释然。

妻子建议参加当地一日游,看得全面,莫汉欣然同意,最起码干净,不要再看到街头那些肮脏的摊贩。乘着大巴,跟着导游从外面观赏清真寺对面红堡的洋葱圆顶,然后脱鞋进到寺庙里面参观。大巴经过甘地陵,参观圣雄甘地纪念碑,穿越新德里政府大楼,包括印度门,总统府和议会大厦。十三世纪德里苏丹时期建造的顾特卜纪念塔,一共有五层,高七十几米,内部有三百七十九级台阶,每层都有一个突出的阳台,巨大的石头垫底,承受了近千年的雷击。再接下来,参观马图拉路上的胡马雍陵墓。该墓于十六世纪中叶,由第二位莫卧儿皇帝的妻子哈吉、贝古姆建造,陵墓展现了高拱廊和双穹顶的莫卧儿特色,被认为是泰姬陵的先驱。夫妻俩认知各有不同,但是对印度文化之宏大深远油然敬佩骄傲,唏嘘不已。

第三天从新德里去金奈,飞行不到三小时,而且还没有时差。

在这个南方首府,他们似乎没有什么兴趣,还是抓紧时间回老家。莫汉的老家不好走,在泰米尔纳德邦与卡腊拉邦之间的西高止山脉脚下。从这儿往西走,要坐一天的汽车,从那儿就不通车了,只能坐当地的牛车。他们在山脚下的汽车终点站下车,先住进一家极其简陋的旅店,找三辆牛车,夫妻俩一人一辆,外加一个装行李。车夫说道路难走,需要三天才能到,那有什么办法呢。莫汉只是心疼妻子是否能吃得消,她虽然疲劳,可是并不娇气,准备好要吃些苦头的。莫汉虽然从此地出走这么多年,可是一切似乎没有什么变化,时间如同凝固了一般,房子更加破烂,人们还是贫困肮脏,令人唏嘘。

第四天,莫汉开始极其原始的山地旅行。

安排第一辆牛车装上所有行李,四个大箱子,两个小箱子,妻子坐第二辆车,他自己押后,坐第三辆车。车子外观上看像普通牛车,两个大轮子,车夫坐在前头赶着两头瘦牛,但是车身不是平板,而是用粗棕绳编织的网袋,莫汉买了两床褥子垫在下面,人斜靠坐着。一路无话,日行夜宿赶路要紧。车夫知道沿途旅店,吃饭睡觉也就解决了。

颠簸中,夫妻俩坐着牛车,浑浑噩噩地走完了三天路程。

远远地,莫汉看到了阔别三十几年的村庄,一切似乎原样,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只是村口的那棵大树枝繁叶茂更加高大。精神气儿来了,他坐直身子,努力搜寻出走前的记忆。

山脚下那片土地炊烟缭绕,平原菜地里蔬菜长势依然强盛,远处还能隐隐约约地看到不知道谁家的山羊群卧在草丛里休息。村庄里忽闪着各种鲜艳色彩纱丽,杂色的牛儿零零落落地分散在村子四处。不知道儿时的伙伴儿们现在怎么样了,估计都做爷爷了吧。

家里虽然与自己偶尔通信,可是对弟弟妹妹的具体状况也没有数。父亲早几年已经过世,他们事后才通知他,所以就没有赶回来奔丧,也是遗憾。信上虽然说老母亲身体不错,可是究竟也是八十开外的老人了。嗨,真难为她老人家了。

莫汉心头充满各种复杂的情绪,自己几十年来忙于个人前途,从山村走向大城市,从印度走到美国,可谓是步步升高,遂了自己的意愿。现在事业,家庭颇有成就,年纪也大了,突然间想起家中的老母和贫困的弟弟妹妹,感觉哪儿不对劲,自己为他们做了什么?似乎没有,有时候甚至几年才写一封回信,心里总是有一个借口,我这儿太忙了,美国的生活节奏太快,稍不留神就会被社会所抛弃,更不用说筹划回老家探望他们。

他有了一点羞耻感,自己太自私,太无情。远近上百公里,我是唯一出国闯荡的人,唯一的美国人,也就是混得非常体面的人。老乡亲,老朋友谈论起他来,每每竖起拇指赞誉有加,可是作父母的除了得到这些空头的夸奖,他们内心想见到儿子的焦渴谁人又能体会得出,想想是有点太过残忍。假设自己的儿子与女儿几十年甚至只是一年不来探望自己,那该是什么样的感受。父母几十年来经历着希望,痛苦,失望,谅解,再希望,再痛苦,再失望,再谅解,反反复复,无休无止的盼望游子的归来,对他们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残忍的心灵折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4)
评论
梧桐之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水星98' 的评论 : 咱们讲究色香味俱全,普通印度饭首先败在色上,加上器皿也是简陋至极,再加上外部大环境恶劣,坏人食欲。古老国度的人有很多积重难返的陋习,再过百年,印度也不会进入现代文明国家之列。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梧桐写得好。印度人聪明,数学好,脸皮厚,在美国公司混比中国人吃得开。不过他们太精明反而不讨人喜欢。我哥哥和嫂嫂去过印度,嫂嫂说她一个星期没有吃饭,不好吃。所以我把去印度旅游列为最后一站。
梧桐之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黑贝王妃' 的评论 : 我尊敬的王妃,谢谢勉励。我写曾经的印度美籍老板。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梧桐很会写故事,能写这样的故事,梧桐一定去过印度的?
梧桐之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goingplace' 的评论 : 是的,印度人,特别是第一代移民与我们差不多。
梧桐之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歲月沈香' 的评论 : 沈香总是给我鼓励,我肯定好好写下集。
梧桐之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平等性' 的评论 : 其实,平兄才是专家,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原。。。
梧桐之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花似鹿葱' 的评论 : 谢谢花姐,辛苦了。
梧桐之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悉采心' 的评论 : 今天还在想,采心母女俩都是才女啊,闺女的画儿了不得!
梧桐之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古老文明加上佛教思想,有贯通之处。
梧桐之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南瓜苏' 的评论 : 曾经的老板,他的七天路程吓着了大家。
歲月沈香 回复 悄悄话 梧桐的故事题材包罗万象,写这篇得懂得很多的印度文化,而且对印度南部的贫穷山区也很了解,梧桐太厉害了。严重期待续集,想知道莫汉与妻子见到亲人的场面…祝梧桐周末愉快!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梧桐兄渊博,从中国写到印度了,看来俺以前说你要畅游银河系,还是挺有先见之明的 :)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别忙着探母把坛子扔了啊!哈哈
悉采心 回复 悄悄话
假设自己的儿子与女儿几十年甚至只是一年不来探望自己,那该是什么样的感受?————问得我不困了,好害怕老。。。

最后一段的自省充满了人情味,令人感动和反思,梧桐好故事!



goingplace 回复 悄悄话 我儿子的印度同学爸爸就是这么个情形,他投行的码工,收入应该不错,可他们连房子也买不起,后来孩子上大学,学费都是借的,估计他去照顾自己和老婆的家人了。但他们受英国文化的影响,在教育孩子上比早期的老中做得好。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我觉得印度和中国很像:-)
南瓜苏 回复 悄悄话 印度这个民族有些独特的个性,有很多可以写的。期待下集。周末愉快。
梧桐之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海风随意吹' 的评论 : 努力中,谢谢海风。
梧桐之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梅华书香' 的评论 : 谢谢梅华老师鼓励。
梧桐之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哈哈哈,我在想,中国人写印度,美国人写中国,都不正宗吧。不过呢,对中国人来说,好读。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期待下文。
梅华书香 回复 悄悄话 好文,呵呵!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沙发,梧桐兄好文,印度有的文化和中国的有点像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