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之丘

《诗经》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个人资料
梧桐之丘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偷窥阿彩,阿金犯浑

(2025-07-19 16:08:16) 下一个

《西雅图的泪》第二章下

作者:梧桐之丘

阿志听得上心,以后逮着机会就跟着阿蓉回娘家继续听岳父的故事。

1851年,漂洋过海到达彼岸,是最早一批去加利福尼亚淘金的为数不多华人之一。由于是刚刚发现金矿不久,还没有形成制度,更没有工会,种族群体组织,谁占一块地就是谁的个人金矿。这群没有采矿经验的人,使用原始的水冲洗法,漂去杂质,用手扒拉筛子底部剩下的沙子,看看有没有金沙。

阿明他们几个老乡天刚蒙蒙亮就开工,日落天黑才收工,每天都有不小收获。期间一个老乡黎阿昌思家心切,干了两年便收手回了老家。阿明也让他捎信给本家亲戚,这边遍地是黄金,能发大财。

好消息像风儿一样迅速吹遍乡里,大胆冒险,家庭比较富裕的人家变卖耕地,黄牛,买了船票,没有钱,有胆也行,和中间人签下劳工契约,到美国打工还钱。各色人等,以男人为主,老婆女人大约只有百分之十,蜂拥加州。他们的脑际里只有乡间的传说“金山客,没一千,有八百”,这要是用台山话讲出来,还是挺有韵味的。

阿明刚去旧金山的头一两年确实淘了不少黄金,大约$10/天的收入。很快,大公司画地为界,个人就很难再有自己的地盘,大多只能加入劳工队伍,劳动与收入的比大不如从前,收入落至$3/天。当地物价高企,刨去正常开销,也就所剩无几。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华人同一只船飘来,可谓同舟共济。在西方这块广袤的荒野里,语言,风俗习惯与西人大相径庭,只能抱团取暖,互相支持,于是就聚居在特定的区域。

早年来的人,例如阿明,就会给新人作翻译,领着他们办理各种手续。简陋的工棚虽然拥挤,却使他们有安身立命的栖息之地。随着来人不断增加,各式同乡会馆纷纷成立,语言习惯与情感交流更加方便与亲切。一段时间下来,吃苦耐劳,省吃俭用,比之家乡务农的收入高得不可比拟。哪怕是最基本的苦力活也赚钱。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家乡的人们眼见着回来的人们翻盖石基砖瓦明窗双门高墙大院的宅子,无不羡慕,进而跃跃欲试。

这些拖着长辫,脑门光秃,长衣短衫,面容疲惫,身材瘦小,被称为猪仔的华工,他们憧憬着满口袋的黄金,瓦房,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美好未来,几个月的漂流没有减弱他们浓烈的兴趣。想当年阿明来的时候才有几十个人,几年之间就运来了两万五千人。

欧洲国家也纷至沓来,最大的族群有爱尔兰人,意大利,丹麦人,七八年光景,旧金山已经有几十种语言,各说各话。但是,与西人不同的是,华人来此没有美国梦,他们只有发财梦。因此没有西人那种扎根生存的意愿,对学习英语,加入主流社会没有深层的认知,加上各式同乡会似乎也解决了语言问题,不期然地就把自己重新封闭起来,与他族缺乏沟通。只要有活干,有钱拿,出力吃苦根本不算事儿。等到赚够钱,卷铺盖回家,享清福去。说到底,还是这儿的钱比老家容易赚,有指望。

在矿区,各个族裔初来乍到,互相间还能做到井水不犯河水,面子上说得过去。但是随着开矿力度加大,有限的资源很快就被掏空,结果就是弱肉强食,大族群自然就欺负小族群。华人数量小于西人总人口,加上语言,信仰不同,丧失社会地位,华人被剥夺矿产购买权,在加州矿区日益受到排挤,最后只能拾人牙慧,在白人废弃的矿区,拿着铁铲,端着淘金盘,穿着牛仔裤,长筒靴,拖着长辫,日升而作,日落而息,蚂蚁般的往返于矿洞与临时居住点。家乡农田开沟,筑坝,排水的经验在这儿派上了用场。华人淘洗过的地方连塞进虫子牙缝那么小的金沙都找不到。

阿金烟戒了,可是又开始嫖娼。旧金山最早的女人是家喻户晓的阿彩被他吸进心里去,想着每天辛辛苦苦干苦力挣的钱大家分,内心不甘。以前为了抽大烟,把父亲挣的钱花得精光,现在又犯这毛病,吃喝嫖赌他是样样都想干。

物以稀为贵,当时的旧金山男女比例严重失调,98:2。而亚洲的女人更是稀少,少于10人。当时的报道可见很多事情很夸张,例如远洋轮船靠岸的日子,当地的男子就像高山上发现腐尸的秃鹫从各个角落飞奔而来,只为目睹下船的天仙般的女人!尽管她们并不是天仙,而是长相普通的女孩子或者妇女。他们对东洋美女更是趋之若鹜,争先恐后免费观摩。

阿彩从船舷上远远望去,她看到了商机。下了船,很多男人手里捧着黄金祈求嫁给他们。看来这里的女人奇货可居,千金难求啊。

阿彩要挣大钱,在金山下要挣出一座高大的金屋。她是最早进入美国的几个中国女人之一。她的判断准确,男人的苦力她没有,男人没有的她有。下船几天租了一间门面开始隐私窥视业务。她的要价很高,窥视一次收取一盎司黄金,当时可以变卖16美金,相当于现在的560美金。阿彩是个年轻漂亮的东洋美女,说她靠卖淫发了大财并不为过。

大家围坐吃饭,林芳讲了一个玩笑,在座所有人放碗大笑。只听中间的菜盆发出叮当的声音,众人见到神色慌张的阿金嘴巴大张,合不上。众人迅速反应过来,阿金私藏黄金!这是犯大忌的事情。众人再也没有吃饭的兴趣,几个小伙子上去把他按在地上捆起来,然后搜身。这是众人最初立好的规矩,得到的任何黄金必须平均分配,任何人不准以任何理由私自藏匿不报。既然他能藏在嘴里,那么也可能藏在其他地方。于是把他的衣物搜个彻底,好像再没有搜出更多东西。那也不能就这么放了,拷问他以前共偷过多少次。他牙硬,不肯说。本来他就是个懒汉,干活不出力,分钱倒积极,让人讨厌,这次哪里肯饶过他。同伙拳脚相加,打得他哭爹喊娘,最后从实招来。为了去偷窥阿彩,他才犯浑做了错事。这种人不可能再留在群里,于是被轰赶出去,不管他死活。阿明到底是他的族亲,陪着他走出大山,让他到镇上找活干,不能活活饿死。

这些话阿明一直守口如瓶没有对任何人讲,阿金无脸见人,再也没有回过家乡,不知死活。

再后来,唐阿宽去旧金山市唐人街游玩,那儿的小赌馆比比皆是。他探头探脑往里瞧,肩头被人一拍,身子就被推进去。里面烟雾缭绕,人声嘈杂,定睛细看,与在广州那边差不多,投骰子,押大小,麻将桌,转盘。墙根处一排躺椅,几个大烟鬼躺着抽烟。唐阿宽也会玩,但是不敢张扬,小来去过把瘾,抖抖霍霍掏出毛票押大小。小赢几块钱,便想出去。却被身后一双大手牢牢压住,动弹不得。他尖叫着,我疼。回头看时,一双凶神恶煞般的眼睛盯着他,示意他必须玩下去。虽然凶狠,可是阿宽却认出是被众人轰走的阿金,让他大为吃惊。阿金变了,变得像一头坟地里拱开棺材板的野狗,脸上多出一道深深的明亮疤痕。他不敢说话,更不敢打招呼。就是他的迟疑,对方也认出他来。眼睛里闪出一丝欣喜,倏忽之间熄灭,抓住他肩膀的手突然发力,恨不能把他的肩胛骨抠出来。阿宽疼得哭爹喊娘,胸腔里涌出恐惧的瓮声,喉头挤出尖利嘶叫。当年他也在人群里痛打阿金的,不知道为什么下手那么狠,后来也有些怕,感觉那不是自己打的。阿金脑海里也是反复折腾,见到同乡本来是个可喜的事情,然而当年的羞辱让他耿耿于怀,今天阿宽撞到这里,不是天意是什么,看我不打死你!抓住阿宽的肩膀用力推出门,在他屁股上狠踢一脚,阿宽匍匐在街上。生怕阿金追来,爬起身,没得命地跑入街市人群里。后来,回乡以后,阿明的族叔问及阿金的下落,阿宽缄默不语,像阿明一样只说他吃不了淘金的苦,跑到城里什么地方去,再也没有见到他的人。族叔知道阿金不是个正经人,不会有出息。只是十指连心,心痛不已。阿金的母亲更是埋怨阿明他们没有照顾好阿金,以至于抛下他一人流落他乡,好不可怜。

阿明他们到达旧金山的时候,华人屈指可数。可是第二年成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增加,最高峰是几年后的30万人。可以想见,人多粥少,这么点表层金矿荡然无存,加上大公司的迅速垄断,淘金梦碎,很多人选择两手空空打道回府,有些人无法回国,只能狗苟蝇营地寻点儿活计来做,日子特别艰辛。

阿明年龄老大不小,老父亲捎信,赶紧回家,再不成家就太晚了。既然无钱可赚,再待下去也无益,于是告别了矿友,于1862年回到了阔别12年的家乡。

此时,太平天国运动已呈颓势,家乡不断有噩耗传来,那些早年参加造反的年轻人据说在他们出去的时候很是风光,在天朝作了大官。现如今却被大清国政府砍得七零八落,死的死,亡的亡,没有几个人善终。

阿明起初也不敢太张扬,暗暗置办了些田地,盖了几间瓦房,结婚生子,稳稳当当地过起不愁吃穿的好日子。直到太平天国彻底覆灭,社会恢复正常,才开始大张旗鼓置办更多的田地,造了二层楼的坐北朝南的大屋,阔大的院落正面黑漆双扇大门,粗大的虎头铜门环让人望而生畏。还雇佣了家丁看家护院,佣人好几个。饥荒年景,也舍得施与,熬粥救济穷人,俨然成了乡里的豪绅。

第一批移民美国的7名华女之一阿彩(Ah Toy,1828-1928)

严歌苓《扶桑》女主原型

 

第二章上: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9954/202504/13261.htm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7)
评论
梧桐之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碼農學寫字' 的评论 : 知道你与我这退休人士不同,时间紧。不要客气。多谢支持。
梧桐之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碼農學寫字' 的评论 : 太客气了,码农。
梧桐之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亮亮妈妈' 的评论 : 亮亮妈妈好!我把100万字的作品《源氏物语》改成20万。下星期二见。
梧桐之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花似鹿葱' 的评论 : 俺大花姐好,一贯支持,感激中。
梧桐之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我把“邪撇子”也顺便改一下“斜撇子”,发出后才意识到。
梧桐之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硅谷居士' 的评论 : 居士来了,你好。昨天误把另外一个硅谷当作老兄了,呵呵。
碼農學寫字 回复 悄悄话 知道您在做源氏物语的导读,可惜,那真不是我的菜。^_^,非常期待有一天您能开始经学导读。
碼農學寫字 回复 悄悄话 终于又看见梧桐兄《西雅图的泪》,从头把引子和之前发表的又看了一遍,发现第一次看的时候错过了好多信息。敬佩您为还历史所做的努力。致敬。
亮亮妈妈 回复 悄悄话 给梧桐点赞!你笔耕不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100万字啊!佩服佩服。这篇写得真好。100年前的移民故事,和现在也有很多类似之处啊。问好梧桐,新周快乐!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梧桐如千手观音,好几个笔杆一起开工,厉害!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梧桐之丘' 的评论 : 艾玛,不是"物体兄",是“梧桐兄”,选错字了,见谅。
硅谷居士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周末快乐!
梧桐之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菲儿好!我在潜水,被大家逼出水面。那就一起写作快乐吧。
梧桐之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麦姐' 的评论 : 麦姐好!哈哈,我现在是莽牛一只,乱闯。先起个头,想哪儿就写哪儿,无拘无束,挺好。
梧桐之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蓝山清风' 的评论 : 蓝山兄好。天热算是借口吧,好的,这就上阵了。
梧桐之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悉采心' 的评论 : 采心、沈香、菲儿都回来了,特高兴!
梧桐之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歲月沈香' 的评论 : 沈香好!虽然天热影响情绪,可是慢慢地读些书,写些字也有进展。多谢你的一贯支持和鼓励。
梧桐之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水星98' 的评论 : 星兄早!读书笔记是日本古典小说《源氏物语》的简易导读。过两天与大家见面。多谢。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麦姐' 的评论 : +1

哈哈哈,梧桐兄终于不得不露面了,这潜水也潜得太久了,我出去旅一趟都回来好久了。“阿彩有原型,那是纪实长篇小说吗?刚上网查了下阿彩,是美国首位华裔妓女,看来不简单。梧桐兄的这篇小说该是宏大巨制,期待后续!” 也觉得物体兄这部关于早期华人的巨作有历史意义,期待续!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梧桐大作家消失几个月终于回来了,最近耳朵肯定红了,是不是听到俺在大洋彼岸“声情并茂地喊梧桐兄”。哈哈!大作家同时写两个长篇,太腻害了,不对,是三个长篇吧?读书笔记、法拉盛故事、西雅图的泪。
阿明衣锦还乡,成了乡里的豪绅了;阿金后面一定还有故事。阿彩有原型,那是纪实长篇小说吗?刚上网查了下阿彩,是美国首位华裔妓女,看来不简单。梧桐兄的这篇小说该是宏大巨制,期待后续!
蓝山清风 回复 悄悄话 好久不见梧桐兄,原来是在埋头写作啊。三个月的潜水有点长,早就该披挂上阵了,哈哈……非常期待你接下来的精彩大作。祝周末快乐!
悉采心 回复 悄悄话
读了下面梧桐的留字,原来是在闷头创作大部头的作品,为你稳稳的回归拍手叫好:)

男人的苦力她没有,男人没有的她有——这位阿彩不简单,还挺能琢磨事儿的。从照片上看,姿态很优雅:))

错过了很多,慢慢补课。问好梧桐~~
歲月沈香 回复 悄悄话 梧桐写《西雅图的泪》的时候,我在国内,错过了,为了看懂这一篇,我一口气补读了前几篇…

阿明衣锦还乡,回到故里过上了人上的日子,倒是不错的选择。

梧桐又有了新作…期待。梧桐周末愉快。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我一直在想为啥这么长时间梧桐兄在神隐,原来是在写小说。《周二读书笔记》是什么类型的小说?梧桐兄能不能剧透一下?
梧桐之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哈哈哈,揍是的,开小差啦。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你这连载间隔时间有点长:-)
梧桐之丘 回复 悄悄话 各位兄弟姐妹好友,最近几个月,我把“邪撇子干成正经事”,本来想参考日本古典长篇小说《源氏物语》得到点“风味”,以便写作法拉盛故事《私语》的一个章节。结果,我竟然写出了长篇“周二读书笔记:《源氏物语》”My God,54回的笔记初稿到现在还没有收工!虽然,也快完工。100万字的小说压缩成20万字的导读,简直是折磨人。所以,这几个月也没有再动笔写《西雅图的泪》和《私语》。今天看到乡亲们去“小花荣”那儿评论,知道不好,潜水三个月好像太长了点儿,实在不好意思,抱歉。今天开始披挂上阵,先发一篇《西雅图的泪》,下个星期开始,每周二发一篇“周二读书笔记《源氏物语》”,期待来访、支持。多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