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菲的家

人在他乡的生活点滴
个人资料
正文

颐和园的有趣故事

(2025-10-12 09:37:36) 下一个

到了北京,一定会去颐和园转转。白天去又晒人又多,想着干脆一大早就去,当作晨练了,不晒人又少,空气还很新鲜。早上搭着第一趟公交车就去了颐和园。颐和园里面真是晨练的好地方,有一些退休的人在绕着昆明湖走路,跑步什么的,空气非常新鲜。我们绕着昆明湖边走边照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看看这张照片,象个什么呢?觉得很有意思。

13

14

15

16

17

18

有几张照片觉得很有意思,就上网查了一下,网上真是有些关于颐和园的介绍。“颐和园的建筑“元素”真的是一枚寿桃和两只蝙蝠吗?”( https://www.sohu.com/a/203160340_391289 )这篇文章里写了一个故事。以免以后找不到,我摘记了下来,不妨一起看看。

颐和园古建,气势恢宏,匠心独具,堪称典范,尤其是万寿山中部一组建筑,是游园者绝不可忽略的。这组建筑的设计来历比较传奇,还有一个你不知道的故事:一枚寿桃和两只蝙蝠竟然是颐和园中重要的建筑元素!

相传在清朝的乾隆年间,乾隆皇帝要为他的母亲皇太后庆贺六十大寿,下令在北京西郊修建一座大园林。负责这项工程的是专管皇家宫殿、陵墓设计的样式房。这个部门的主持人正是闻名全国的“样式雷”,雷发达。

雷发达,他来自江西永修,也是雷氏家族发扬光大的第一代。清康熙二十二年,虽然当时他已年逾花甲,可是这位雷大神看起来还是一副“金骨精”(金领、精英、骨干)的样子!

他主持紫禁城重修设计时,大胆创新,保留了中轴线上大殿建筑的严格对称,但轴线两侧建筑物排布只求大致对称,而在细节处寻求变化与不同,这样,既突出了中心,体现了“居中为尊”,又形成了统一而有主次的整体。咱们先不说紫禁城到底是雷大神怎么绞尽脑汁设计出来的,还是先看看这次“祝寿建筑”怎么才能让乾隆皇帝满意吧!

“样式雷”祖辈都是木匠行的高手,传到乾隆年间,“样式雷”这一家子已经不知道为各朝皇帝修建了多少宫殿和园林,见过的人没有不挑大拇指的。甭管多难的话儿他都能干,可这次却难坏了他。这个苦恼可不是现在人的压力大这几个字就能解释的,那时候可是抗旨不遵的罪名,不但饭碗保不住,弄不好还得脑袋搬家呢!你说严重不严重,你说苦恼不苦恼!

“样式雷”是在为园子的整体形状发愁。园子这么大,应该把它修成什么样子呢? 乾隆是个风流皇帝,这次又是为他的母亲庆寿,这座园子要设计得使他满意,没有点儿吉祥如意的说词是万万不行的。但修园子可不象写字、画画儿那么简单。怎么才能设计出个吉祥图来呢?“样式雷”感到无能为力,却又不能推托不干。

这时,从各地调来的工匠已经齐集北京,然而图纸没有设计好,大家也就不能动手施工。“样式雷”整日关在屋子里冥思苦想,乾隆又几次三番派人前来催促。工匠们也替“样式雷”着急,就是想不出好法子。愁得“样式雷”嘴上起了好几个大泡,茶不思,饭不想,连觉也睡不着了。

一天下午, “样式雷”正憋在屋里抽着水烟。有个工匠进来说:门外来了个老汉,一定要见见您,说是要找点儿活干。”“样式雷”随着那工匠走出房门,只见到一个六十开外的老汉。他身高体瘦,精神很好,看样子身板挺硬朗。

他穿一身青布裤褂,手里还提着一个装木匠家什的布袋子。“样式雷”对那老汉说:“老师傅,我们这儿眼下可没话儿干啊。”老汉一听忙说,“老爷,修园子这么大的工程,怎么没话儿干呢? ”于是“样式雷”就把自己遇到的难题对老汉说了一遍。最后,还特意指了指自己的嘴说“您看,我急得都上火了。”

老汉想想说。“既然这样,那我就不强求了。不过,我远道面来,能不能让我借住一宿再走呢? ”。“那有何难,咱们都是鲁班爷的子孙啊! ”“样式雷”满口答应,又安排老汉去吃饭。老汉连说; “不忙不忙,既然您上了这么大的火,老汉我这里有只寿桃献给您,吃了败败火吧。”说着,从粗布家什袋里掏出一个寿桃。“样式雷”叹了口气,又摆摆手说:“唉,吃不下去呀!”说完转身回屋里去了。

月亮都升起来了,“样式雷”还在屋里苦苦地思索着如何设计花园儿。忽然听到外边有一阵喝彩声,还有人乐得直拍巴掌。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忙走出门去看。只见一伙工匠们围拢成一个圈子,圈内竟是那个陌生的老汉。

老汉面前前摆了一张方桌,桌子中间放着那只寿桃,有一只大蝙蝠正围着桃子忽上忽下地飞着。他忙挤进人群,想仔细看看是怎么回事。就在这时,那只蝙蝠忽然落在寿桃旁边,用两只翅膀围着桃子,好象要把它捧起来似的。

“样式雷”看着看着,忽然大叫一声说:“有了! ”转身就往屋里跑。工匠们不知怎么回事,也一齐拥进屋里。只见“样式雷”铺开纸,先画了一座蝙蝠形的山峰,又在山的前面画了一片桃形的水泊。接着他又提笔在纸上写了四个大字: “仙蝠捧寿”。大伙儿全明白了,齐声喊好。这时“样式雷”忽然想起了那个老汉,赶忙带着大家一起出屋去找。

老汉、寿桃和蝙蝠全都不见了。一个工匠思谋着说: “不用问,那个老汉一定是祖师鲁班爷下凡帮咱们忙来啦。那桃和蝙蝠,一准是他老人家邀请来的福星和寿星啊。”

这组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分布在万寿山的阳面。呈不等边八角形轮廓,下宽上窄,左右对称。平稳端庄,又不呆板,奏响皇家园林的华彩乐章。

排云门前,云辉玉宇牌楼,是这组建筑的序曲。提醒人们“重要景点,到了!”

云辉玉宇牌楼,朝南的一面,匾额题字是“星拱瑶枢”,是对佛香阁建筑群确切的描述,四周建筑如同众星捧月,伴随着、拱卫着居中的高阁。

后来的故事“样式雷”就把“福山寿海”的图纸样式呈给乾隆,乾隆看了十分满意,下旨按这个样式建造。于是,“样式雷”带领众工匠,照着图纸施工,先挖了一个桃形的大湖,又用挖出来的土堆起了一座蝙蝠形的山。

蝙蝠的头就在排云殿前立着“云辉玉字”牌坊的那个地方,身子是佛香阁那一溜儿建筑。蝙蝠的翅膀就用那条有名的长廊连接的,对鸥坊和香藻轩是翅膀的两个突出的肉锥儿。清漪园终于建造好了,山水都有了名字: 万寿山和昆明湖。

故事写得真有趣,感谢编写故事的作者,是我们对颐和园有了更多的了解。下次回北京,还要再去颐和园走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好文分享。 照片拍得好, 故事讲得妙。 颐和园是我最喜欢的北京园林之一。 可惜最近几年每次去都是春节时分,挤得人山人海。看来一大早去正好。 下次我试试。 :)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