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某种东西有毒,是一种粗略的说法。严格说来,需要有一个量的概念。
中医说,是药三分毒。
我们通常认为是毒药的东西,在某种剂量下也可能治病。比如砒霜。
就是我们认为无毒的东西,量大了也可能有毒。比如食盐,水。
我的第一个工作接触到一种非常有毒的金属粉尘,空气中允许的量为一微克/立方米。作为对比,一般空气中pm2.5(直径<2.5微米)粉尘浓度的优质标准为35微克,美国的标准为9微克。这是一种无色无味的粉尘,看不见闻不着。随着浓度的升高,可能出现轻度中毒、急性中毒、死亡。一旦中毒,没有解药。当然,在这种环境下也炼就了极高的安全防护水平,在80年代中期哈佛大学的流行病学家慕名来华考察。我在生产部门工作,时常与防护部门打交道,学到一点门道。
这种实际经验对我的新冠疫情战略有借鉴作用。比如说,感染浓度,面对面说话,几分钟就可以感染。致死浓度没有观察到,即使在航母这样的高人群密度环境也只是绝大多数人感染而已。
现在是花粉过敏季节,也按每立方米空气中的颗粒数量来划分严重程度。花粉是比较大的颗粒,直径10~25微米,戴口罩比较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