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就是普遍原则,一般是一句话。
技,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这是学不完的,也是容易忘记的,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
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这就是意外灾害生存的道。换句话说,如果你不知道一件事安全不安全,不做。
我手头有一本野外意外灾害生存的培训资料,下个月还有相关的现场培训。这本资料说,遇到意外情况,最重要的工具是你的大脑。然后展开成四点STOP:
S:stop,当你意识到问题时,第一件事情是承认自己遇到了麻烦。
T:think,接下来想需要做什么来生存。
O:observe,观察周围环境。
P:plan,计划怎样求生。
不要慌张,保持冷静,思考清楚。接下来是生存的八个规则,各种细节。除非真正的野外活动,一般人不需要知道那些细节,一般人就是偶尔在有基础设施的露营地露营而已。
我觉得这本培训资料没有“对自己生命安全负责”来得直接有用,总结到位。虽然我是在职业安全培训中学到的,也适用意外灾害生存,在道的层面上是相通的。
一个野外生存的例子是日本士兵的一次雪地露营训练,大部份人被冻死。复盘发现的一个原因是没有人对最高长官有质疑。
一对情侣开车到死亡谷,两个车胎爆了,怎么办?他们选择走一条他们没走过的步道,死了。复盘,他们最好的选择可能是原地待援。
复盘Camp Mystic灾难,哪怕有一个人对转移的安全性有质疑,情况就大不一样。不知道转移安全不安全,可以选择原地待援。也可以让一个人先去试。也可能她费尽力气到了安全地带,知道对其他孩子不行,也可能她失败了,也知道不行,这样损失最小。我这里也从意外灾害生存的角度看问题,至于谁对这次灾难负责是另外一个层面的话题。
顺便介绍一下国际通用求救信号:连续的三样东西。比如,连续三声枪响,连续三声哨声,手电筒三次发光,三个等距离的火堆。
有的人比较警觉,住旅馆会查看安全通道。
灾害发生前,也就是七月四日凌晨,营地停电了。当时下大雨,漆黑一片。
灾害发生时,保安用他的车灯提供照明。
营地有少数建筑在百年一遇的洪灾区域,其余建筑在千年一遇的洪灾区域。
根据营地的紧急情况预案,集合地点为活动中心,该建筑历史上从未淹过,这次也被淹了。也就是说,这次是营地历史最高水位。
在活动中心前的网球场清点人数时,发现Bubble Inn的人全部失踪。Bubble Inn离网球场也就是大约一个网球场的距离。
一位孩子妈妈的陈述(这个妈妈去年也把孩子送到这里,灾后到现场看过):保安本来是来通知孩子们转移,孩子们当时在门口等候。他突然改变了主意,让孩子们进屋(正确,偏离预案)。卸下了纱窗,打开了窗户(正确,为上屋顶做准备)。她的孩子差点被洪水从窗口冲走,被保安推了回来。孩子爬上屋顶。这个屋的孩子全部获救,但孩子去年住的屋却不幸,水位离天花板只有一英寸,两个孩子在里面淹死了。保安游泳离开去发求救信号。
我问了一个中学生,先问他听说过Camp Mystic的事件没有,他说没有。然后我问他,如果你在度假的小屋遇到洪灾怎么办?
他说,如果能安全转移,会跑到山坡上去。
如果不能安全转移,就要开始想怎样爬到屋顶上去,在天花板上打个洞?
他错过了发求救信号这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