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周滨游记之十三:阿根廷之行(2004年8月16日至8月24日)

(2022-04-29 04:51:12) 下一个

阿根廷之行

德沃夏克的名曲“自新大陆”早就耳熟能详,但什么是新大陆,新大陆和旧大陆的区别是什么,从来没有多想过。我们是来自旧大陆的,以五千年文化历史背景自豪,言必称公元前,清末的东西都不算文物。这几年去的国家也一直追溯着历史,从法国的印象派、拿破仑,到意大利的文艺复兴、罗马帝国,从古希腊废墟、奥林匹克发源地,到埃及的金字塔,尼罗河边的墓地峡谷,所到之处,无不为那些过去历史上的辉煌成就感叹。可是新大陆就不同了,美国有二百多年历史的东西就是无价之宝了,三百年的房子就可以当博物馆了。这次去的南美洲阿根廷也是一样,属于新大陆,正好和我们今年三月份去的葡萄牙衔接上。

新大陆的历史只分两段,一是哥伦布开发新大陆之前,二是开发新大陆之后。阿根廷位于南美洲的南端,大约在三万年以前,北美洲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的陆地是连在一起的,没有白令海峡的阻隔,蒙古种的人移居到北美大陆,然后逐渐南移。 到公元前一万年时才定居到阿根廷的安第斯山脉和沿海的地区,到十五世纪,有些原始部落已经使用金属工具和发展初级贸易。就是这样一片未开发的处女地, 1516年被西班牙的航海探险家发现,从此新大陆的历史第二阶段开始。

占领者和当地土著人少不了的血腥战争持续了许多年,更厉害的是欧洲人带来的疾病如天花和梅毒,把土著人几乎灭绝干净。没有了土著人的反抗,还有老殖民帝国之间的争夺战。英国曾经两次打下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1810年欧洲的政局发生变化,拿破仑占领了西班牙,随着西班牙皇室的倒台,阿根廷趁虚而起,宣布从西班牙独立出来,1826年成立了自己的国家。这两个日子,一个是5月25日,一个是7月9日,是阿根廷的大事,首都最主要的大街就叫7月9日街,几乎每个城市都有5月25日大街。独立以后的阿根廷基本上是在军阀独裁和天主教的统治之下,非常保守。比较有名的人物是庇隆,他是从军伍上台的改革派,后来与贫民出身的歌女艾薇塔(Evita)结婚,很得民心,1951年以67%的多数选票连任总统。艾薇塔利用她的权力为民众做了很多好事,建学校、动物园,贫民对她是一呼百应。庇隆搞改革得罪了保守派曾一度被投入监狱,艾薇塔带领二十万人上街游行,使当局不得不放了庇隆。她得癌症死了以后,阿根廷举行国葬,她的故事被拍成电影、歌剧。她死了以后,庇隆戏剧性的生涯并没有结束,他1955年被军事政变夺权后,流亡西班牙近二十年,1974再次被选为总统,同年7月1日死,他的第三任妻子继任总统,两年以后又被军人推翻。此外,在庇隆流亡国外期间,艾薇塔的墓也被盗,辗转德国,意大利,被埋在别人的名字下长达十六年,最后庇隆重新当政,艾薇塔的棺材才得以安息。现在他们两人葬在一起,还是鲜花不断,阿根廷人民拿她当圣母似的供奉。


从布伊诺斯艾利斯的旅馆看街景

庇隆死后军人当政,从1977到1983年是阿根廷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政府和军人随意抓人杀人,而且有神父告密。有些中学生只是抱怨公共汽车涨价,就被抓走处决。那段时期估计有1至4万人失踪,从那时至今,每个星期四下午,失踪者的母亲们都在首都大广场游行,要求找到亲属和惩办凶手,到九十年代中期,游行的队伍里又加入了失踪者的后代。这段黑暗的历史叫Dirty War遭到世界舆论的谴责,加上国内经济也处于崩溃的边缘,1982年,军事政权一手挑起了法科兰岛之战。

法科兰岛就在阿根廷眼皮底下,是距离阿根廷只有五百多公里的渔村,没有人居住,但是在早年英国侵略阿根廷时被英国占领,是英国的领地,但远离英国1万3千公里。阿根廷军队1982年4月2日侵占该岛纯粹是为了用民族矛盾来转移国内的危机。他们低估了英国的海军力量,特别是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的决心,英国的潜艇5月2日炸沉了阿根廷唯一的军舰,包围了岛上的军队,一个月以后阿军宣布投降,什么便宜也没占到。人民开始受蒙蔽还庆祝军队的胜利,最后明白事实真象以后,游行变成反政府的,军人政府被赶下台。这大概是近代史上最不自量的战争了。

从1983年至今,阿根廷是在民主选举的文官领导下,经历了经济崩溃,到现在可以说是走出了低谷,政局仍很不稳定。这次去,兑换率是1比3,机票和旅馆相对便宜,吃最便宜,但租车很贵。

从华盛顿飞到布伊诺斯艾利斯中间在巴西的圣保罗转机,总共飞行时间12小时之多,相当于飞到中国的时间。平时看地图有一种错觉好像从东到西的距离比从北到南要长。对季节的变化我们是有准备的,带的多是冬季的衣服。布伊诺斯艾利斯一带是平原,西边有安第斯山脉阻隔,冬天再冷也是零度以上,从来没下过雪,只是下雨,我们在那里一个星期有一半时间是下雨,蒙蒙细雨,没完没了,阴冷潮湿,但一出太阳马上就热起来,公园里就有人赤膊了。

阿根廷面积很大,是世界第八大国,在南美仅次于巴西。北面有大瀑布,南面有冰川,但都不是我们开车能走到的,所以我们原计划就在首都周围的一带平原转。乌拉圭与布市只有一河之隔,乘船2个小时就到。我们准备开车到乌拉圭,用两、三天玩一圈再回来。第二天一早,我们沿着河向上游开,沿途都是沼泽地,公路是在沼泽地里修出来的,一望无际的沼泽地里稀稀落落地养着牛和马,因为是沼泽地,又是雨季,牛马都在一尺深的水里站着,就是没有看见什么人和居民。大约开了230公里的路,来到阿根廷与乌拉圭的边境,被乌拉圭的边防挡回来,到国门而未入,因为我们租车时没告诉租车公司我们要去乌拉圭,合同上少了公司的签字,边境的人又不会说英语,我们也不懂西班牙语,解释不清,只好原路开回,吃个哑巴亏。 不过不去乌拉圭也是好事,若去了会是疲于奔命,来回要多开近两千公里路。现在我们就可以轻松自由地玩。


到乌拉圭国门而不得入仅海关留影

住 去以前,我们在网上订了第一天的和最后两天的旅馆,在市中心,四星级,75美元一天,比欧洲和美国便宜一半,住得很满意。从乌拉圭回来的路上我们住在一个小镇,夏天是旺季,冬天大概就没有人来,最好的旅馆是三星级,住一晚只要20多美元。家庭经营,爷爷和爸爸轮流值班,晚上妈妈带着孩子在客厅做点心,早饭我们和这家人一起在饭厅吃。

第三天我们到首都近郊的一个小城市,这是河流的三角洲,很多码头,居民主要是英国后裔。我们每到一地先找问讯处(Information Center),一般进市区就有标记“I”,但是我们开车转了几圈没找到,只好到市政府里去问,市政府的人很热情,又给地图,又给找电话,终于在一个商业中心找到了“I”的办公室。一般这里的街道人员都会讲英语。这个城市的旅馆都在岛上,去得乘船,我们开车不方便,市内有两家(B&B- Bed & Breakfast),我们选择了一家好的,30美元一天。这家的房子非常大,是老式的维多利亚式建筑,上下两层,雕花硬木地板,楼上开了五间房间,前后都有铺着瓷砖的大阳台,门窗上都挂着木头做的薕子,后院有游泳池,还有许多房间,大概过去是给佣人住的,现在主人住了,把主卧室出租。主人是一对老夫妻和儿子、女儿。女儿会说一些英语。她说他们是三十年前买的这幢房子,但房子的维修费用很高,所以开了B&B,经营八年了。 显然很成功,现在不是旺季,五间房租出去三间,比旅馆都强。这样的房子在美国能卖五百万美元。真不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有这么多钱。


家庭旅馆里的船形沙发

第四天我们深入阿根廷腹地。阿根廷的文化是牛仔文化,欧洲人来,发现了大片的平原,水丰土沃,于是运来了牛和马,养牛和马只要有地有草就行了。我们一路几百公里的开出去,一码平川,没有什么山坡,遍地是草,连树都很少,若有树就是有人家了。树都是人种的,象桉叶树、松树都是从欧洲进口的,很少见本地土生土长的树。本地土生土长的树我们拍了照,样子象梵高晚年画的树,没有躯干,很矮不成材。偶尔路边见一人骑着马,头戴草帽,那就是牛仔了。用不着几个牛仔就可以管理成群的牛马和土地。


当地的野生树

我们去的圣安东尼奥(San Antonio),就是牛仔居住区,我们又照方抓药,找到“I”,想找个牧场去住。一天的价钱是240美元,吓了我们一跳,直怀疑是听错了,再一次电话肯定。我们只好打消了当一天牛仔的梦想,找了附近的旅馆住,有厨房、客厅和冲浪浴缸,只要40美元一天。第二天一早特地去参观牛仔纪念馆。这里原是一家牧场,曾经住过一位阿根廷的作家。主要的住房是一排平房,周围挖一圈沟防野兽。另外有粮食加工作坊,自己的水井、教堂。看着这个馆可以想象出当年那些欧洲来的新移民怎么在这片处女地上建家园,与世隔绝,寂寞难熬。反过来想,今天愿意花240美元一天来过这种牧场生活的人,一定是在喧哗的闹市过腻味了,来找清寂的。听说去的人还不少呢。 纪念馆旁有一个礼堂,很多人往里走,我们生怕错过热闹也跟进去,里面坐满了老头老太,是首都的退休教师,来这参观、唱歌、吟诗、跳舞。


牛仔牧场里的小教堂

吃 旅游书上说,阿根廷是吃肉的国家,以牛肉为主食,午餐和晚餐都可以吃牛排。梦华早就磨牙擦爪,准备大饱口福。第一次吃牛排是在一家快餐店,已过了午餐时间,大部分东西都收起来了,只有两片牛排还放在外,我们只要一份牛排。服务员专门来问是要一份、还是三份,我说一份,结果他端上来两大片牛排和一盘面包,足够我们三人吃。牛排是粘了面包粉在油里炸的,3个Peso,合1美元。我们分析是他们多给我们了,把中午剩下的都给我们了。第二次去另一家餐馆,要的是带骨头在火上烤的那种牛肉,一份也够三个人吃了。只见旁边一桌三位七十岁左右的老太太,每人都要了一份炸牛排,大小和我们三人吃的差不多,外加炸土豆条,消化能力够强的。书上说他们还吃牛肚、肠、血等下水。梦华学了这些菜西班牙文的名字,然后挨家挨户地看餐馆的菜单,有这几种菜的才进去。端上来的是个大铁盘,上面滋滋冒烟地烤着牛肉、肠、肚,牛血肠丫丫最爱吃,加上两个生菜沙拉,一瓶葡萄酒,17个Peso(合6美元)。超市的牛肉更便宜,比美国的便宜三分之二。首都的街上几步远就是一个烤肉炉,就象美国纽约卖热狗的一样,他们烤的是大块的牛肉,你去买他给你切两片夹在面包中,加点佐料,不到一美元。当地的出租车司机学生都是这样吃的。


到处可见的街景

布依诺斯艾利斯的时间和我们差一小时,他们的早饭、午饭并不晚,但是晚饭要到8点才开始上座。我们开始不习惯,6点去晚餐,不但没有顾客,连厨子都没来,炉火未燃。服务员让我们点一种不是晚餐的菜单,我们不识西班牙文,结果上的还是炸牛排。直到最后两天我们终于克服了时差,晚上8点上餐馆,果然人就多了,10点钟我们离开时还有人来。书上介绍南美洲的一种饮料叫Mate,象中国茶叶一样,放在容器里,用开水冲泡以后喝,但他们的喝法是用带孔的吸管吸,吸管是金属的或竹子做的。到处都有这种吸管卖。我们在餐馆要这种饮料,年轻的服务员用怀疑的口吻说“你们喜欢这个?”一嚐,象喝中药,很苦,不知是什么草根树叶混合料。到处可见他们手捧着罐子在喝。他们吃那么多牛肉,但没见什么大腹便便的胖子,很可能和喝这种饮料有关,一定去油去火。


星期天拥挤的跳蚤市场

原来我以为中国餐馆已经渗透全世界了,Not here,中餐在阿根廷还是一片空白,或者是人家不吃。他们甜点吃得厉害,做得又好吃又好看,旅馆旁的甜点店我们每天光顾,买三种不同的回来,比谁的好吃。阿根廷产葡萄酒,连午餐都一人一瓶地喝。在超市我们买了一瓶便宜的只要1.8个Peso, 合0.6美元,比一瓶水还便宜,也没有什么不好的。除了牛肉,他们的皮萨饼做得也很好吃,不象美国的,更接近意大利的,很软,很多奶酪。奇怪的是他们有这么长的海岸线、三角洲、沼泽地,水边到处看见人在钓鱼,路边人在卖鱼,但不见吃鱼的,很高级的店做的鱼也不好吃,象英国人一样,只会吃炸鱼,真可惜呀!

玩 布宜诺斯艾利斯曾经有拉丁美洲的“巴黎”之称。整个首都的人口达1千2百万,三分之一的阿根廷人口住这一带。Buenos Airs的西班牙文意思是新鲜的空气,但和所有大城市一样,汽车成灾。它的城市布局很有意思,市中心贯穿一条大街,据说是世界上最宽的,中间车道单向有六条,双向就是十二条之多,其次两旁还有辅道,走公共汽车的。街中间有安全岛,否则行人一个路灯走不了这么宽的路。与这条大街网状相交的是小街,都不宽,几乎都是单行线。路两旁都是高层公寓,平均十层以上,大街上满眼都是象蝗虫一样的出租车,在街上走路感觉空气很差。丫丫说应该改名叫“Poluenos Airs”,就是污染的空气。住高层公寓的一般是中产阶级,公寓大门有人昼夜值班。这得里的人很爱狗,冬天给狗穿各种各样的衣服,清晨,由专职遛狗人员牵着一群狗在街上走,可谓一景,但也给人留下许多“地雷”。


遛狗图


身着民族服装的探戈

人说阿根廷有两首国歌,一个是正式场合的,还有一个是探戈(Tango),这是国粹。那么多姿多彩、富丽华美的探戈音乐和舞蹈实际上起源于贫民。十九世纪末,阿根廷、乌拉圭等南美洲国家纷纷独立,结束了长达50年的国内战争,大批欧洲移民涌入,很多老兵退役,所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这个港口城市聚集了大批移民,而且以男性居多。各个民族有自己的音乐传统,探戈混合了非洲来的节奏,意大利南部的韵律和当地牛仔的心声,产生在妓院里,开始是不为上层社会所接受的。使它传播开来的是牛肉,冷冻工业发展起来后,阿根廷的牛肉得以出口欧洲,使阿根廷迅速富裕起来。受欧洲咖啡馆文化的影响,探戈音乐进入了高级娱乐场所。到阿根廷来探戈是不可遗漏的,一到旅馆,服务员就介绍各种著名的探戈表演,有车接送,有吃有喝,150美元一个人。我们自己有车,没有上他们的圈套,利用一个下午,开车到市区的探戈表演区。这是一个星期天,正赶上市区的跳蚤市场。整个区是步行的,挤满了各种各样的小摊,从绘画到手饰、吃的、穿的、无所不有,目不暇给。


坐满人的探戈俱乐部

街边都是探戈俱乐部。我们走进一家楼上,见在座的都是老头老太当地人,比较放心,就夹巴螺丝地坐到他们中间,二十张桌子座无虚席。前面是个10平米大小的舞台,先是两个伴奏的老头,一个拉手风琴,一个弹吉它,一男一女各自上台唱了几首歌,我们听不懂,但都是探戈的调。与此同时,又给我们端上来一大铁盘的肉和面包,现在我们知道要保护自己的消化系统,不再全部消灭盘子上的食物了。然后上来一个穿西装的男的和一个穿超短裙的女的,他们跳了几段探戈。丫丫注意到女孩的手总是下意识地拉短裙,要不然屁股就露出来了。最后上来一对穿民族服装的男女,跳西班牙舞,很有代表性的表演,这场两个多小时的精神和粮食的会餐,合计不到50Peso,合16美元,很过瘾,特别是那两位老人的伴奏,没有电子音乐的喧闹,很专业地道。七点钟散场后,街上的地摊已经没有了,但街上的探戈才开始,围着一圈一圈的人看。我们因为有车停在外边不敢久留,多数俱乐部也是晚上8点才开张。


街头的探戈表演才开始

阿根廷是我们所到达的国家中最白的,这么多天里没见过黑人。他们曾经进口过黑奴,1810年黑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比例达百分之三十,到1887年只有百分之1.8了。黑人消失的原因是1813年以后停止了进口,大部分男黑奴送去打仗,没打死的以后就解放了,加上1871年黄热病传染,黑人这样的穷人死得多, 再加上前面说过的,大批欧洲移民来后,男女比例不均,人种都混淆了。很多阿根廷人的皮肤并不是很白,还有身材很矮的,大约是与土著人混了。在市中心广场上,我们见过印第安人游行。每到红灯停车,就上来一群小孩,站在车前耍杂技似的扔两下球,然后要钱,也象是印第安人。除此以外,我们大概就是少数民族了,我们遇到过进餐馆服务员不上来招呼,和进电梯打招呼不理的情况。此外,社会相对稳定,很安全,车停在外面过夜没问题。自动交费的停车场,人们都老老实实地交费。晚上9-10点钟走在街上,除了收垃圾的工人,没见不三不四的游逛的。我们住的中产阶级居住区,人们的穿着都比较讲究,比起墨西哥这种拉美国家来,阿根廷更接近欧洲。难怪在南非时听说那里很多白人都移民到阿根廷来。我们在的那几天正是雅典奥运期间,但是电视上转播奥运的时间没有足球多,每天每时每刻都有足球赛转播,不愧是马拉多纳的家乡。


吃烤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