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追忆21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儿子学哲学

(2025-06-24 19:10:48) 下一个

儿子是理工男,但是对哲学很有兴趣。他在大学里选的课又多又杂,声称要修三个专业 (triple majors) ,其中一个是哲学。想起三毛大学时选哲学,父亲有点担心:“哲学很难的,妹妹你读得下来吗?” 儿子愿意学是好事,我们做父母的肯定支持。只是,我好奇他都看些什么哲学书。今天要他列了一个书单,留作记录。

The formation of early Christian thought: A philosophical examination (Fall 2023)

  • Plato: Dialogues (Apology), Republic

  • Aristotle

  • Plotinus

Philosophy of the person II (Fall 2024)

  • Rene Descartes

  • Thomas Hobbes 

  • John Locke

  • David Hume

  • Immanuel Kant

  • John Stuart Mill

  • C.S. Lewis

The great conversation (Spring 2025)

  • Socrates’ Children

Logic (Spring 2025)

     我看了惭愧得很:不要说书了,连作者名字都认不全,勉强辨出几位先贤: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康德和米勒。其中 《苏格拉底的申辩》Plato: Dialogues (Apology) 是薄薄一本,儿子去年看完了推荐给我,说写得很有趣。我看了一年,到现在也没看完:)我跟儿子阅读效率的差距,就是龟速和光速。

    儿子今年春天上的哲学课叫《对话》The great conversation,教授年纪很大了,近九十岁。我好奇怎么还不退休?儿子说教授非常有名,写了四十多本书。学校希望他一直教下去:这么名高望重的老教授,是金不换的活招牌。想起《围城》里调侃高松年,说他年纪一大把,学问一点没有,到底是 “老的科学家” 还是 “老科学的家”,甚至是 “科学老家”,都不知道应该怎么称呼他。同样冠了教授名号,差的何止十万八千里。

    我问老师教得怎样?儿子说老师很传统,上课穿西装打领带;用的教材是自己写的书。每周两次课,课末十五分钟都是随堂考试,全都是不定项选择题。如果课前不看书,肯定答不上来;看了,也不一定都答对 —— 有些问的不是哲学,倒是哲学家的轶闻趣事 (“some random facts or anecdotes”)。儿子看书,也会考试,但他每次总是答错一两个题。补救办法是写小论文,写一篇论文给一分。题目呢,就自己找论题。我记得儿子三月份放春假时写了一篇。后来陆陆续续又写了三篇交上去,篇篇高分。儿子跟我说,有一次写电邮跟老师提问题,老师回信说,你问的都是好问题,所以也给你一分。儿子很开心,到底是孩子:)

    儿子事无巨细的头号粉丝,写的文章自然要求一睹为快。但是,读不懂。比如这一篇: Against Universal Evolutionism - A Critique of Herbert Spencer’s Philosophy,文章不长,八页多一点不到九页,我强撑着读到第二页就放弃了。得到两点印象:儿子长于思辨,文笔汪洋恣肆;写的是赫尔伯特 斯宾塞,更多就不知道了。

    教授显然很欣赏。给高分不说,还加了一段点评:“I’m not accusing you of plagiarism, but this sounds very derivative of secondary sources rather than an original essay and critique.  If it is wholly your work it is a remarkably mature and complete critique - which will be my assumption.  Did you really read Spencer yourself?  It sounds very much like secondary sources not acknowledged.” 给这么高的评价,肯定是觉得孺子可教还写得欲扬先抑,老先生很有幽默感。

    我这个当妈的,心里默默念着一句话:后生可畏。单从兴趣出发,而不是为了什么功利心,也能学得这么专注,这么意兴盎然,怎不令我心生敬意?!儿子,继续学吧,加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6)
评论
追忆2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不被注视' 的评论 : 谢谢博友盛赞。当儿子说要辅修哲学,我们其实多少觉得意外,但看他这两年学下来,学得还不错,主科也没拉下,看来兴趣真是最好的老师。

问好,周末愉快!
追忆2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的评论 : “青春的福利”,蘑菇说对了。我也觉得是这样,乘着年轻,多尝试新鲜事物挺好的。

问好蘑菇,周末愉快!
不被注视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哲学真的好难,我大部分看不懂。您的孩子文理兼修,了不起!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复 悄悄话 “单从兴趣出发,而不是为了什么功利心,也能学得这么专注,这么意兴盎然”,青春的福利:)赞你家儿子和你这做儿子粉丝的妈!
追忆2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无名2024' 的评论 : 谢谢博友盛赞。

儿子是普娃,但是对感兴趣的事情就会很认真。他为学习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得到老师肯定,我为他感到欣慰,也对老师的悉心教导感恩。

谢谢来访鼓励,问好。
追忆2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海风随意吹' 的评论 : 谢谢海风盛赞。

不过,我承认儿子的思维能力比我强。他上初中以后,我就放弃了跟他斗嘴,因为根本说不过:)倒是适当的 “示弱”,还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追忆2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oraDora2008' 的评论 : 嗯,希望多一点思考,多一份豁达,和多一些热爱。
追忆2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歲月沈香' 的评论 : 谢谢沈香盛赞。我觉得大儿子是很聪明,他能读进哲学书,也许真的是有慧根吧。(小儿子也很聪明,但看不出来对哲学感兴趣的样子:)

我也喜欢老先生的手写评语,很有老派学者的风度。

沈香的心理学系列写得深入浅出,原来是拿过学位的人,我们读博文的人受惠了。
追忆2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可能成功的P' 的评论 : “比如在停尸房和一堆premed的学生画死尸,还有学如何做假肉……” 小姑娘可太厉害了,我的眼睛都要掉下来了:)

我这两天看张雪峰考公考研的视频,感慨万千,写这篇也算是有感而发吧。

张老师是能人高人,直播间里为学子出谋划策,够得上掏心掏肺,赞一个。只是国内的教育形式实在严峻,弥漫在直播间的那股子焦虑情绪,非常 toxic 。我还很赞同他的一个说法,不要把学习搞成 “仇恨式学习”。

回想自己走过的高考独木桥,也算成功者,但当年报考志愿和学校录取时候糊里糊涂,是幸运成分居多。现在国内这么卷,单单设想一下身处国内会如何,都要惊出一身冷汗。万分庆幸下一代不用再走我的老路,他们生长在一个宽松的环境里,读自己想读的书,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这一点,我猜可可,和文学城的很多朋友,应该多少都会有同感吧。

问好可可,祝夏安!
追忆2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硬码工' 的评论 : 握手握手,喜欢哲学的,都是热爱思考的孩子。
无名2024 回复 悄悄话 这娃厉害妈也出众。

这教授遇运气太好教到百年不遇的学生。夫复何求?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不说别的,追忆儿子的思维能力绝对超过许多人,因为哲学是抽象层面的思考,而不是油盐酱醋层面的。太棒了。
DoraDora2008 回复 悄悄话 喜欢哲学错不了
歲月沈香 回复 悄悄话 追忆的儿子好优秀,能学哲学的人都有智慧,儿子优秀我并不惊奇,因为有优秀的母亲。Plato: Dialogues (Apology)我很多年前读过,那时在美国读心理学学位。老教授给追忆儿子的评价好高,很喜欢老教授的手写英文体,是一种艺术品。谢谢追忆好分享。
可能成功的P 回复 悄悄话 哇,真值得妈妈骄傲!我家的也学了一堆杂七杂八的课,可是一点儿都不高大上,比如在停尸房和一堆premed的学生画死尸,还有学如何做假肉……
硬码工 回复 悄悄话 我家的娃也是哲学专业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