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学欣赏

夏学,就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质极其丰富,科技发达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经为核心的华夏生命哲学,正好可以用来添补空虚的心灵,给人智慧和力量。
正文

韩诗外传3.33:伯夷叔齐目不视恶色

(2022-07-23 10:24:09) 下一个

韩诗外传3.33:伯夷叔齐目不视恶色

 

原文:

伯夷叔齐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弗忍居也;思与乡人居,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故闻伯夷之风者、贪夫廉,懦夫有立志。至柳下惠则不然,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由其道;厄穷而不悯,遗佚而不怨;与乡人居,愉愉然不去也,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彼安能浼我哉!故闻柳下惠之风,鄙夫宽,薄夫厚。至乎孔子去鲁,迟迟乎其行也,可以去而去,可以止而止,去父母国之道也。伯夷、圣人之清者也,柳下惠、圣人之和者也,孔子、圣人之中者也。《诗》曰:“不竞不絿,不刚不柔。”中庸和通之谓也。

译文:

伯夷叔齐眼睛不看丑恶的事物,耳朵不停丑恶的声音;不是他的君主不侍奉,不是他的百姓不使唤;政府蛮横的国家,民众蛮横的地方,不忍心住下;他认为与乡下人住在一起,就如同穿着上朝的衣冠而坐在烂泥或灰炭上。因此听到伯夷的高风亮节,贪婪的人变得廉洁,懦夫变得有志气。到柳下惠就不一样,不觉得侍奉有污点的君主羞耻,官职大小也不介意,荐举时不隐没贤良,一定按照自己的原则做事;穷困不可怜,没人用也不怨天尤人;与乡下人住在一起,高高兴兴不愿意离开,虽然光膀子露胳膊的人在身边,他们怎么能玷污到我呢!所以听到柳下惠亲和之风的人,鄙陋的人变得宽容,刻薄的人变得厚道。而孔子离开鲁国时,一路上慢慢腾腾的,该离开就走,不该离开就留下,这是孔子离开父母之邦的态度。伯夷是圣人中清高的,柳下惠是圣人中亲和的,孔子是用中正之道的圣人。《诗经》说:“不争不急,时时用中。”就是中庸通达的意思。

侠客心得:

就当时鲁国的情况,国君沉迷于齐国送来的美色,不理政事,清高的伯夷叔齐一定愤然离开,而和气的柳下惠就不在乎君主的堕落,继续留下了协理朝政。孔子是能时时用中的圣人,他既不会像伯夷那样愤怒,也不会像柳下惠那样视若无睹。孔子选择离开,但是他慢慢走,给鲁君一个悔过的机会。如果国君追上来求他协助朝政,他就会掉头回去。结果令人失望,鲁君在温柔乡里哪里有可能醒悟呢?!于是孔子开始了他十几年的周游列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