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书的序中,
我说道:“龙树的中观思想, 对后世的佛弟子影响深远。”
这句话其实是错误的。
世人以为龙树尊者的佛学修为就是中观思想, 那是因为《中观论》流传广泛, 三论宗也是大乘佛教八大门派之一, 弟子众多。
其实, 中观思想不是龙树的,
而是他的重徒孙鸠摩罗什对他的著作的错误理解。
世人把它算在龙树头上,
龙树尊者要死不瞑目了, 呵呵!
禅宗的传承是:
第十四祖, 龙树尊者,
第十五祖, 迦那提婆尊者,
第十六祖, 罗睺罗多尊者,
第十七祖, 僧伽难提尊者,
第十八祖, 伽耶舍多尊者。
三论宗的传承是:龙树,迦那提婆,罗睺罗多,沙车王子,鸠摩罗什。
由此可见, 沙车王子和十七祖僧伽难提尊者是师兄弟, 而禅宗和三论宗就从鸠摩罗什的师父沙车王子那里开始分叉。
第十六祖罗睺罗多尊者把正法眼传给了僧伽难提, 而不是沙车王子。
如果我是沙车王子,
师父过世了, 自己又没有开悟, 怎么办?
我会去皈依开悟的师兄僧伽难提, 继续悟道。
而不是不懂装懂, 打着师父的名头, 开始收徒弟。
结果呢, 就是收了一个鸠摩罗什, 他又跑到中国, 继续开山门, 收弟子, 成了中土三论宗的开山祖师。
佛陀去世后, 阿难尊者是没有开悟的。
这些我们从《楞严经》中看得清清楚楚, 阿难那时的修为不是我故意要贬低他, 真的是很差劲。
阿难尊者后来成为禅宗西天第二祖。
正法眼是从师兄摩诃迦叶那里接过来的。
阿难如果用佛陀贴身弟子的名义, 而且又是多闻第一, 而且口才又好, 随口都能引经据典, 他如果噔噔噔跑回老家, 盖个庙, 广收弟子, 生意一定好得很。
生意是会好得很, 可是他就完了。
既然中观不是龙树的思想,
那龙树的思想是什么呢?
《中观论》第十六品不长, 我把全文抄列如下:
诸行往来者, 常不应往来, 无常亦不应, 众生亦复然
若众生往来, 阴界诸入中, 五种求尽无, 谁有往来者
若从身至身, 往来即无身, 若其无有身, 则无有往来
诸行若灭者, 是事终不然, 众生若灭者, 是事亦不然
诸行生灭相, 不缚亦不解, 众生如先说, 不缚亦不解
若身名为缚, 有身则不缚, 无身亦不缚, 于何而有缚
若可缚先缚, 则应缚可缚, 而先实无缚, 余如去来答
缚者无有解, 不缚亦无解, 缚时有解者, 缚解则一时
若不受诸法, 我当得涅盘, 若人如是者, 还为受所缚
不离于生死, 而别有涅盘, 实相义如是, 云何有分别
其实这也不是龙树的思想, 也不是佛陀的思想。
因为你不能说正法眼是某某人的思想, 它是一个事实, 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 并不是一种思想, 是某个人想出来的。
比方说,地球绕太阳转。
古人不知道, 现在我们知道了。
但是知道和不知道并不改变什么, 不管我们知道还是不知道, 地球总是围绕着太阳转。
因为并不改变结果,
所以, 知道还是不知道, 没有分别。
如果硬要去说分别的话,
知道的人, 就不会再去烦恼到底地球是不是宇宙中心这样的问题, 所以烦恼立断。 而不知道的人呢, 还在那里想啊, 论证啊, 计算啊, 忙得不亦乐乎, 烦得睡不着觉。
但事实是, 不管你烦恼不烦恼, 开悟不开悟,
本来面目就是本来面目,
它就是那样子, 丝毫不改变。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 开悟不开悟, 轮回不轮回, 没有分别。
而本来面目, 正法眼藏,
就在龙树尊者的这首偈中。
若其无有身, 则无有往来
诸行生灭相, 不缚亦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