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

我有摩尼珠,只待有缘人...
个人资料
正文

【五灯会元】空本无华之:汝与我会

(2021-07-23 16:30:17) 下一个

今天一上网, 发现在热评日志中, 观自在君《杀佛杀魔实是大妄语》从排名第一变成了第二。

其实这篇文章本身就是大妄语, 贻笑大方。

观君希望能在禅定中对境不动, 不管是佛来魔来, 都如如不动。

其实倒也没错, 这个确实是习禅定者必须经过的一个过程, 但是这个仍然只不过是蝇头小利。 建议观君读一读我昨日写的文章《不是太平年》。

问:“对境不动时如何?”

山幽禅师曰:“边方虽有令,不是太平年。”

没有境,

没有人,

没有佛,

没有魔,

没有动,

没有不动,

如此才是太平年。

 

蕲州三角山令珪禅师,

初参清平,平问:“来作么?”

师曰:“来礼拜。”

平曰:“礼拜阿谁?”

师曰:“特来礼拜和尚。”

平咄曰:“这钝根阿师!”

师乃礼拜。平以手斫师颈一下,从此领旨。

住后,僧问:“如何是佛?”

师曰:“明日来,向汝道。如今道不得!”

 

平以手斫师颈一下, 就是要砍下他的头。

为什么要砍下头?而令珪禅师居然由此开悟。

一个人砍下头以后, 当然就死了。

还记得善会禅师吗?

“老僧二十年说无义语,今日请上座打杀老僧,埋向坑里。便请!便请!若不打杀老僧,上座自著打杀,埋在坑中始得。”

 

投子感温禅师,

僧问:“师登宝座,接示何人?”

师曰:“如月赴千溪。”

曰:“恁么则满地不亏也。”

师曰:“莫恁么道。”

问:“父不投,为甚么却投子?”

师曰:“岂是别人屋里事。”

曰:“父与子还属功也无?”

师曰:“不属。”

曰:“不属功底如何?”

师曰:“父子各自脱。”

曰:“为甚么如此?”

师曰:“汝与我会。”

师游山见蝉蜕,侍者问曰:“壳在这里,蝉向甚么处去也?”师拈壳就耳畔摇三五下,作蝉声。侍者于是开悟。

 

感温禅师有两句话,

因为“汝与我会”, 所以“父子各自脱”。这个就是本来面目。我不是胡说八道,你听我细细道来。

在密法的修行中,相印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与上师相印,与本尊相印,乃至子净光与母净光相印,融入比卢遮那性海。我常说,密宗是渐修的法门,一步一步相印,非常有次第,也非常讲究次第,从学前班开始一路慢慢升级到博士毕业。

密法的修行中观想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你能否修法相印,有很多的窍门,我以后讲密宗时再细聊。我个人本是密宗出身,密法修行到拙火定成就,然后,就开窍了,就不修了。算是高中毕业直接去了博士班,跳了很多级。

而禅宗就像是少年天才班,都是一些智商1000的家伙,不断跳级,六祖慧能更是从学前班开始花了半个晚上就博士毕业了,拿走了五祖弘忍的掌门信物。

“汝与我会”是什么意思?就是相印,会是相会的意思,与谁相会?按密宗的话,子经光与母净光相会,心中莲花开。按禅宗的话,了悟了本来面目,回归了本来面目。回归了本来面目之后,自然“父子各自脱”,也就是离开了两边。两边不存在了,没有了。两边没有了,生死就没有了。就得解脱。

 

如果这个还有点云里雾里, 仔细去体会感温禅师与侍者那一段。

“壳在这里,蝉向甚么处去也?”

你死后,肉身在这里,你向什么处去?

你仔细去体会感温禅师做那几个动作的含义。我可以负责任地讲,感温禅师的回答正中红心。他的侍者随即开悟。你呢?

 

福州牛头微禅师,

上堂:“三世诸佛,用一点伎俩不得。天下老师口似匾担,诸人作么生?大不容易,除非知有,余莫能知。”

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

师曰:“山畲脱粟饭,野菜澹黄轳。”

曰:“忽遇上客来,又作么生?”

师曰:“吃即从君吃,不吃任东西。”

问:“不问骊龙颔下珠,如何识得家中宝?”

师曰:“忙中争得作闲人。”

 

一点伎俩都不用, 饿了就吃, 渴了就喝, 困了就睡。

不是大闲人是什么?微禅师算是深得佛法三昧。

而我认为微禅师的这些话中的闪光点是这一句,“除非知有,余莫能知。”

我讲过很多次了。我们修行,总是从有观空,从空悟有。佛,是有情,你知有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