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门下有两大法脉。一支是南岳怀让,怀让门下出了马祖道一,然后一大票虎狼禅师如南泉,百丈,西堂等。我们前段时间说了很多他们的故事。另外一支是青原行思。这两天我们来说说行思门下的杰出人物,石头希迁。
希迁其实应该算是怀让和行思的小师弟,因为他最早也是在六祖处做小沙弥。我如果没记错的话,他入六祖门下时间很晚,怀让和行思早就出师走了。所以他在六祖门下的时候是没有见过两大师兄的。
吉州青原山静居寺行思禅师,本州安城刘氏子。
闻曹溪法席,乃往参礼。问曰:“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
祖曰:“汝曾作甚么来?”
师曰:“圣谛亦不为。”
祖曰:“落何阶级?”
师曰:“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
祖深器之。会下学徒虽众,师居首焉。
我们首先来看看行思禅师,他在六祖门下是首座,就好像神秀当年是五祖门下的首座。六祖对他的器重可想而知。
阶级,你可以理解为次第,层次,凡圣。行思初参六祖的时候,其实已经开悟了。你看看他问的问题, “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六祖并没有回答他,只是反问,而行思早已有了答案。我想,他去六祖那,一来是为了找人印证自己的所悟,或者也是来探探六祖慧能是不是传说中的那么牛逼。结果呢,呵呵,拜在门下。
六祖将示灭,
有沙弥希迁问曰:“和尚百年后,希迁未审当依附何人?”
祖曰:“寻思去!”
迁闻语,便礼辞祖铠,直诣静居参礼。
师曰:“子何方来?”
迁曰:“曹溪。”
师曰:“将得甚么来?”
曰:“未到曹溪亦不失。”
师曰:“若恁么,用去曹溪作甚么?”
曰:“若不到曹溪,争知不失?”
“未到曹溪亦不失。”
那就是说, 在六祖那里什么也没有得到。 既然如此, 那要么就是六祖没有什么真才实学, 要么是石头希迁和尚苯。空手而去, 空手而回。那不是浪费时间吗?
真的是这样么?
我常说,悟了同未悟。本质上是如此,但还是有分别的。分别在哪呢?
希迁说:“若不到曹溪,争知不失?”你不悟,怎知悟了同未悟。一定要悟了才知道。
希迁在六祖那里得到的, 就是四个字, 无得无失。
此时的小沙弥希迁,应该已经契入玄旨,只是还有些生疏,就好像我常说的要通未通,还没有完全玲珑剔透。所以六祖让他去找大师兄行思。
师令迁持书与南岳让和尚:“汝达书了,速回。吾有个鈯斧子,与汝住山。”
迁至彼,未呈书便问:“不慕诸圣,不重己灵时如何?”
岳曰:“子问太高生,何不向下问?”
迁曰:“宁可永劫受沉沦,不从诸圣永解脱。”
岳便休。 迁便回。
师问:“子返何速?书信达否?”
迁曰:“书亦不通,信亦不达。去日蒙和尚许个鈯斧子,只今便请。”
师垂一足,迁便礼拜,寻辞往南岳。
岳便休。 迁便回。 多潇洒,像不像江湖大侠?
当希迁说出“宁可永劫受沉沦,不从诸圣永解脱。”的时候,南岳怀让已经不需要再说什么了。小沙沵已经出道了。
师垂一足,迁便礼拜,寻辞往南岳。多潇洒,十足的大侠风范。
当希迁说出“书亦不通,信亦不达。去日蒙和尚许个鈯斧子,只今便请。”的时候,青原行思也不需要再说什么了。
这两句话到底什么意思呢?第一句是无有凡圣,无需解脱。第二句是无法无修,佛不以法成,不以修成。书和信代表佛法。希迁从行思处请辞,前往南岳,看来还是和怀让更投缘。他第一次去南岳送信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除了记录的这桩公案,以无从考究。不过那不重要,行思和怀让都是他的师兄,也可以算半个师父吧。
行思禅师垂一足, 天龙和尚举一指。
举手投足, 何处不是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