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

我有摩尼珠,只待有缘人...
个人资料
正文

【五灯会元】断臂求法之:见不可见

(2021-02-16 08:06:41) 下一个

嵩岳慧安国师,荆州枝江人也。姓卫氏。隋开皇十七年括天下私度僧尼。勘师,师曰:“本无名。”遂遁于山谷。大业中,大发丁夫开通济渠,饥殍相枕。师乞食以救之,获济者众。炀帝徵师,不赴,潜入太和山。暨帝幸江都,海内扰攘,乃杖锡登衡岳,行头陀行。

唐贞观中,至黄梅谒忍祖,遂得心要。麟德元年游终南山石壁,因止焉。高宗尝召,师不奉诏。于是遍历名迹,至嵩少,云:“是吾终焉之地也。”自尔禅者辐凑。    

有坦然、怀让二僧来参问曰:“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师曰:“何不问自己意?”

曰:“如何是自己意?”

师曰:“当观密作用。”

曰:“如何是密作用?”

师以目开合示之。然于言下知归,让乃即谒曹溪。慧安国师只是眨眨眼睛, 坦然就悟了。 怀让还是没有领会, 又跑到曹溪参六祖去了。

我提示如下:开是见, 合是不见。

还记得上一篇天台山云居智禅师说的话吗?

“见无所见。”

“见处亦无。”

我昨天和近兄说,释迦摩尼见到了生老病死,所以出家求道,他要解决的是生死问题。这让我想起了微信上看到的一个笑话。一个人的狗死了,他决定火葬它,结果越烤越香,就去买了一瓶啤酒。什么意思呢?走着走着就忘了初心。

经和论越来越多,越来越厚,也越来越绕,各种名词越来越复杂。人们渐渐地变成了去寺庙求福,求菩萨保佑。僧人变成了职业,寺庙变成了生意。忘了佛陀的初心。

我说你去照镜子,你见到了什么?他说,我见到了一个憔悴的帅哥。

我说,你见到了一个相,一个有生死的相。你见到的那个帅哥,和路边的一块石头没有分别,都有灭的那一天。你没见到的是什么呢?是见。你见不到见,但可以用。你不但见不到见,也见不到听,见不到嗅,见不到闻,见不到意。。。。但你可以用。

你只见到一个憔悴的帅哥,所以你是凡夫。如果你见了那不可见,就是佛。

武后徵至辇下,待以师礼,与秀禅师同加钦重。

后尝问师:“甲子多少?”

师曰:“不记。”

后曰:“何不记邪?”

师曰:“生死之身,其若循环。环无起尽,焉用记为?况此心流注,中间无间。见沤起灭者,乃妄想耳。从初识至动相灭时,亦只如此。何年月而可记乎?”

后闻稽颡,信受。如果说慧安国师的眨眨眼睛, 还不是那么明显, 而这一句“不记”, 就是大法鼓。 法鼓一响, 荡清宇内。 一霎那间, 回归清静。我其实是在恭维慧安国师,他的这个是大法鼓,而我上面说的,是雷霆一击。

慧安国师和神秀大师, 都是六祖慧能的师兄。 五祖门下, 慧能最先开悟, 得传衣钵。 但五祖门下, 后来开悟的弟子很多。 禅宗自五祖以后, 慧能南去, 又分为南宗和北宗, 神秀大师, 是北宗的祖师。

袁州蒙山道明禅师者,鄱阳人,陈宣帝之裔也。国亡落于民间,以其王孙,尝受署,因有将军之号。少于永昌寺出家,慕道颇切。往依五祖法会,极意研寻,初无解悟。及闻五祖密付衣法与卢行者,即率同志数十人,蹑迹追逐。至大庾岭,师最先见,余辈未及。

卢见师奔至,即掷衣钵于磐石曰:“此衣表信,可力争邪!任君将去。”

师遂举之,如山不动。踟蹰悚遍,乃曰:“我来求法,非为衣也。愿行者开示于我!”

卢曰:“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阿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师当下大悟,遍体汗流,泣礼数拜,问曰:“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别有意旨否?”

卢曰:“我今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自己面目,密却在汝边。”

师曰:“某甲虽在黄梅随众,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授入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是某甲师也。”

卢曰:“汝若如是,则吾与汝同师黄梅,善自护持。”

师又问:“某甲向后宜往何所?”

卢曰:“逢袁可止,遇蒙即居。”  

师礼谢,遽回至岭下,谓众人曰:“向陟崔嵬,远望杳无晨迹,当别道寻之。”皆以为然。师既回,遂独往庐山布水台。经三载后,始往袁州蒙山,大唱玄化。初名慧明,以避六祖上字,故名道明。弟子等尽遣过岭南,参礼六祖。

这位道明禅师, 就是来抢五祖衣钵的惠明上座。开悟有先后, 但开悟以后, 一悟永悟, 是没有差别的。

神秀大师,慧安国师,和道明禅师, 其实后来都开悟了, 而且又是六祖的师兄。 特别是神秀大师, 深受皇帝器重, 礼为国师。 可是他们人前人后都特别推崇六祖, 尽管是同门师兄弟, 对六祖基本上是行弟子礼。 这是对师门传承的尊重。

不容易啊不容易!可见祖师求法, 真的是一心求法, 财色名利, 早已抛得一干二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