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

我有摩尼珠,只待有缘人...
个人资料
正文

【五灯会元】西天大圣之:我有摩尼珠,世人皆不识

(2021-01-27 22:11:34) 下一个

丰田兄在楼下的意见我看到了。笑坛确实不适合谈佛教。这也是当年我选择去中国佛教网的原因。那里的人数众多,又都是善信,有基础。在那说了三年,收下十几名弟子,其中十一人悟道。今天这一篇,是我在这贴的最后一篇佛家的文章。短短两个多礼拜,时间很短,但也有斩获。有人说他准备等一千年,我说你不需要。他确实不需要,恭喜性兄。师兄慧根上乘,一点就通。最重要的是,我慢去尽,心胸豁达,勤奋好学。师兄和我一样,密宗出身,但毫无门户之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也要感谢陶兄,兄虽为道家。但修行人很多都是相同的。兄知识渊博,小弟从你的文章中学到不少东西。同时要感谢爪哥,没有爪哥的一句话,就没有这个缘起,我根本就不会在这贴这些文章。也要感谢各位读者的捧场。今天这最后一篇,稍微长一点,我就跳到二十八祖菩提达摩。

 

二十八祖菩提达摩尊者,南天竺国香至王第三子也。姓刹帝利,本名菩提多罗, 是我们中土汉人最熟悉的一位祖师, 也是中土禅宗的第一位祖师爷, 闻名天下的少林武功也是这位祖师爷所教。达摩祖师在印度的弘法, 列在这本《西天大圣》里, 在中土的传法, 会在我的下一本书中细说。

时有二师:一名佛大先,二名佛大胜多,本与祖同学佛陀跋陀小乘禅观。佛大先既遇般若多罗尊者,舍小趣大,与祖并化,时号二甘露门矣。而佛大胜多更分徒而为六宗:第一有相宗,第二无相宗,第三定慧宗,第四戒行宗,第五无得宗,第六寂静宗。各封己解,别展化源,聚落峥嵘,徒众甚盛。祖喟然叹曰:“彼之一师已陷牛迹,况复支离繁盛而分六宗?我若不除,永缠邪见。”

言已,微现神力,至有相宗所,问曰:“一切诸法何名实相?”

彼众中有一尊长萨婆罗答曰:“于诸相中不互诸相,是名实相。”

祖曰:“一切诸相而不互者,若名实相,当何定邪?”

彼曰:“于诸相中实无有定,若定诸相,何名为实?”

祖曰:“诸相不定,便名实相。汝今不定,当何得之?”

彼曰:“我言不定,不说诸相。当说诸相,其义亦然。”

祖曰:“汝言不定,当为实相。定不定故,即非实相。”

彼曰:“定既不定,即非实相。知我非故,不定不变。”

祖曰:“汝今不变,何名实相?已变已往,其义亦然。”

彼曰:“不变当在,在不在故,故变实相,以定其义。”

祖曰:“实相不变,变即非实。于有无中,何名实相?”

萨婆罗心知圣师悬解潜达,即以手指虚空曰:“此是世间有相,亦能空故,当我此身,得似此否?”

祖曰:“若解实相,即见非相。若了非相,其色亦然。当于色中,不失色体。于非相中,不碍有故。若能是解,此名实相。”彼众闻已,心意朗然,钦礼信受。祖瞥然匿迹。

实相是什么? 人人都想知。实相,就是指本来面目. 这位有相宗的萨婆罗认为, 世间有相, 心如虚空, 就是实相。 大家注意, 他的错误是有相, 有空, 偏于有, 还是在空有之中。而达摩祖师说,“于非相中,不碍有故”, 正是非无非有。读过我昨天文章的人就知道,有就是无,因为“不碍”,不碍事,不相妨。

 

至无相宗所,问曰:“汝言无相,当何证之?”

彼众中有波罗提答曰:“我明无相,心不现故。”

祖曰:“汝心不现,当何明之?”

彼曰:“我明无相,心不取舍。当于明时,亦无当者。”

祖曰:“于诸有无,心不取舍。又无当者,诸明无故。”

彼曰:“入佛三昧,尚无所得,何况无相,而欲知之?”

祖曰:“相既不知,谁云有无?尚无所得,何名三昧?”

彼曰:“我说不证,证无所证。非三昧故,我说三昧。”

祖曰:“非三昧者,何当名之?汝既不证,非证何证?”

波罗提闻祖辩析,即悟本心,礼谢于祖,忏悔往谬。祖记曰:“汝当得果,不久证之。此国有魔,非久降之。”言已,忽然不现。

实相是什么?这位无相宗的波罗提认为, 只要心不取舍, 心不现, 就没有相, 因为相由心生, 所以实相就是无相。 大家注意, 他的错误是混淆了意识心和真心, 此心非彼心, 偏于空。相是客观存在的, 不是你蒙上眼睛就说没有, 呵呵, 好一个掩耳盗铃。所以祖师说, 你只是想断绝意识心, 视而不见, 刻意不去取舍, 好似一块没有生命的大石头, 还谈什么明心见性?  不明白相, 又如何见性?

 

至定慧宗所,问曰:“汝学定慧,为一为二?”

彼众中有婆兰陀者答曰:“我此定慧,非一非二。”

祖曰:“既非一二,何名定慧?”

彼曰:“在定非定,处慧非慧。一即非一,二亦不二。”

祖曰:“当一不一,当二不二。既非定慧,约何定慧?”

彼曰:“不一不二,定慧能知。非定非慧,亦复然矣。”

祖曰:“慧非定故,然何知哉?不一不二,谁定谁慧?”

婆兰陀闻之,疑心冰释。

这位定慧宗的婆兰陀, 根本是自相矛盾。 既然学定学慧, 偏要说什么定非定, 慧非慧。祖师慈悲, 直接点破, 真正的佛慧不是学定可得的, 而是不一不二, 也就是非空非有, 哪有什么定慧?

 

至第四戒行宗所,问曰:“何者名戒?云何名行?当此戒行,为一为二?”

彼众中有一贤者答曰:“一二二一,皆彼所生。依教无染,此名戒行。”

祖曰:“汝言依教,即是有染。一二俱破,何言依教。此二违背,不及于行。内外非明,何名为戒?”

彼曰:“我有内外,彼已知竟。既得通达,便是戒行。若说违背,俱是俱非。言及清净,即戒即行。”

祖曰:“俱是俱非,何言清净?既得通故,何谈内外?”

贤者闻之,即自惭伏。这一段, 清楚明白, 不需要我多说什么, 祖师三两句话, 就让这位戒行宗的贤者自相矛盾, 无话可说。 律宗的弟子, 因该多看看这篇。

 

至无得宗所,问曰:“汝云无得,无得何得?既无所得,亦无得得。”

彼众中有宝静者答曰:“我说无得,非无得得。当说得得,无得是得。”

祖曰:“得既不得。得亦非得。既云得得,得得何得?”

彼曰:“见得非得。非得是得。若见不得,名为得得。”

祖曰:“得既非得,得得无得。既无所得,当何得得?”

宝静闻之,顿除疑网。无所得, 本身是对的。 真如佛性, 不增不减, 无始无终。这位无得宗的宝静, 也是为高人。祖师问, 既然无所得, 还谈什么得道? 还有什么搞头?他说, 明白无所得, 就是得道。祖师说, 既然无所得就是得, 那得了什么?他说, 想得就不是得, 不想得才是得。祖师知其是高人, 但尚缺一点, 于是慈悲开示:真正的得道, 无上正等正觉, 不是得, 也不是无所得, 而是非得非无得。

如果把得换成有, 把无得换成空,非得非无得就是非空非有。 无得只是近道, 落于空, 还不是第一义。宝静能悟无所得, 也算难能可贵了!

 

至寂静宗所,问曰:“何名寂静,于此法中,谁静谁寂?”

彼众中有尊者答曰:“此心不动,是名为寂。于法无染,名之为静。”

祖曰:“本心不寂,要假寂静。本来寂故,何用寂静?”

彼曰:“诸法本空,以空空故。于彼空空,故名寂静。”

祖曰:“空空已空,诸法亦尔。寂静无相,何静何寂?”

彼尊者闻师指诲,豁然开悟。这位寂静宗的尊者, 也是一位高人, 但仍有一丝在, 没有完全赤裸裸。 我且不说破, 你看出来了吗?

达摩祖师, 果然武功天下第一。 谈笑间, 降伏六宗。  横扫六国的始皇帝, 也不过如此。俗话说, 强将手下无弱兵,无相宗的波罗提被祖师点破后, 也得了玄旨, 其与国王的一段对话, 值得佛弟子们用心去参。

 

王问曰:“何者是佛?”

提曰:“见性是佛。”

王曰:“师见性否?”

提曰:“我见佛性。”

王曰:“性在何处?”

提曰:“性在作用。”

王曰:“是何作用?我今不见。”

提曰:“今现作用,王自不见。”

王曰:“于我有否?”

提曰:“王若作用,无有不是。王若不用,体亦难见。”

王曰:“若当用时,几处出现?”

提曰:“若出现时,当有其八。”

王曰:“其八出现,当为我说。”

波罗提即说偈曰:“在胎为身,处世为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口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该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唤作精魂。”王闻偈已,心即开悟。

好一句识者知是佛性,不识唤作精魂。这是整套五灯会元中说本来面目说得最清楚的一段对话。王闻偈已,心即开悟。你呢?我对这位波罗提顶礼膜拜。他完全应该算禅宗的祖师之一。只是后来达摩东渡,把衣钵传给了二祖慧可。

其实,有没有衣钵无所谓,佛弟子时刻不要忘记,佛陀出家修行的目的,是寻求生死解脱之法。修行是个人的事,你生死解脱了,就是在世的佛陀。

我年少的时候, 是唯物主义者。二十来岁开始, 正式接触宗教。我为什么会对宗教发生兴趣?因为唯物主义解决不了生死问题, 任何的物质, 都有生灭。如果解决不了生死问题, 那活着就没有意义。一切的追求, 都是空的, 都是死前的疯狂。既然逃不了一死, 又何必生? 又何必活?

刚开始的时候, 和所有的新手一样, 不知从何处开始。太多的选择了。 每个宗教都说自己是对的, 每个宗派都在批评别人。我无从辨别。所以, 我决定去了解每一个宗教, 再决定皈依哪一个。而最终, 我成了佛教徒。

为什么?因为我不要做别人的奴才, 不要别人做我的主人, 不管这个别人是谁, 叫什么名字。 就算是上帝真主, 也不可以。如果一辈子修行, 只是做了别人的奴才, 给自己找了一个主人。那我不要永生, 我宁愿做一个必死的自由人。

我成为佛教徒, 只为一个人。两千六百年前, 一个叫释迦太子的人, 以人的身份成佛了。没有错, 他和你我一样, 是个普普通通的人。他不是高高在上, 遥不可及的神。他说:“众生皆具佛性。”

既然, 无论人如何修行, 都不能成为上帝, 我放弃了上帝。

既然, 无论人如何修行, 都不能成为真主, 我放弃了真主。

既然, 释迦太子可以成佛, 我皈依了佛。释迦太子是一个人, 他可以成佛, 那我一定也可以, 所有其他人, 只要方法对了, 一定也可以。

决定皈依佛教以后, 依然是两眼一摸黑。佛教内部, 也一样有太多的门派了, 到底选哪一个?我选了那些说可以即身成佛的。为什么?释迦摩尼可以即身成佛, 那就说明是可以即身成佛的。 于是, 那些认为不能即身成佛的, 就刷掉了。于是剩下的, 就只有禅宗和密宗了。

禅宗简单, 因为禅宗内部没有再分了,虽然慧能之后也有曹洞宗,沩仰宗,法眼宗,临济宗,云门宗,但只是地域道场之分,并不是教义有何不同。但密宗内部, 又分唐密东密藏密蒙密, 以及很多的流派。教义差别很大

怎么办?没有其他捷径了, 只能一派一派去学, 去了解各派的教义。我和禅宗密宗的因缘, 就这样开始了。禅宗密宗成了我的主攻方向, 大乘佛教其他六宗, 我并没有放弃, 是副攻方向。去了解一个宗派,只有两条路,听师父说法,看历代祖师的文章。

最后这一篇,和大家分享一下心路历程。对看此类文章不爽的读者,说声抱歉,以后咱接着撩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