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日本剑戟片,必然涉及到剑术,或者说刀术,其实日本武士拿的是刀,但他们往往又说是剑术。这一点刚开始很令我迷惑,后来习惯了,我也混说。不过要明确的是日本武士佩的是刀(刀是单刃,剑是双刃),双刀,一长一短,长的用来搏斗,短的用来取人首级,而浪人只能佩单刀,长的那一把。大家在本文最后一张图中通过两位演员佩带的刀即可知道谁是武士谁是浪人。
中国的武侠电影里,功夫花样多,飞来斗去,几百招难分胜负,日本剑戟片不这样,武士们讲究一击必杀,冲击力十足。
《椿十三郎·穿心剑》
这部电影前面整个波澜起伏的故事似乎就是为了衬托黑泽明最后要拍的一场戏:家老的高手保镖,仲代达矢饰演的室户追上椿三十郎,要求与其决斗。两人对峙足有一分钟之久,忽然拔刀,只见电光火石之间,室户狂喷血五秒,倒地而死。这一瞬间的决斗多年来被影迷们津津乐道,我也回放过几次,想研究十三郎的刀法到底是怎样的,始终不解其中的妙处。(此图来自网络)
另外一部武士片《蝉时雨》中,文四郎和朋友在面对敌众时搬来十几把刀插在地上,学的是一代剑豪将军足利义辉的事迹,最后文四郎“克制心魔”,闭目背后换手,反手一击,腰斩对手,也是武士电影中的神来之笔。很想截图给大家看,总截不出那精彩画面,只得作罢。
还有电影《黄昏清兵卫》的高潮部分,两位武士在狭小的室内空间里格斗拍得有特色。而《浪人街》中最后的百人斩大战拍的也算荡气回肠,特别是母衣的居合刀法,每次出刀斩杀一人,必还刀入鞘,下次出刀,又是血溅五步。想起了椿三十郎说的:“……好刀是不应该没有鞘的,你们都应该把刀收进鞘里。”
但也有反例,《幕府风云》就是一个失败,它借鉴了太多香港武打片的元素,反而失去了日本剑戟片的风格,像是大杂烩,不伦不类。
武士刀
聊剑戟片,日本的武士刀是绕不过去的。我也来聊一聊吧,说错了,请大家指正。
日本武士的两把刀,通常是打刀(katana)加胁差(wakizashi)一长一短的组合,两把刀一样长的比较少见。长的用来砍人,分为打刀(正规式样的日本刀)、忍者刀(刀身不弯曲)、太刀(比正规日本刀短的刀)、野太刀(其它非主流日本刀,通常比打刀要长)等几种。
太刀与打刀的区别,见下图
抗日战争中鬼子军官带的大多是打刀,但也有例外,石原莞尔的佩刀就是家传的野太刀,比别人的佩刀长一截。《宫本武藏》中的小次郎用的刀也非常长,被人称为竹竿,不知是不是野太刀。
如果是双刀流的,那就得三把刀,通常是一长一短的打刀和太刀的组合,有野太刀+太刀的,外加胁差。日本动画片《聪明的一休》里面,新佑卫门就是二刀流的,他腰间挂有三把刀,最短的那把就是肋差。宫本武藏也是二刀流。
其实,早期日本武士只佩带一把长刀,这是用来和敌人进行对抗的时候用到的,这种刀叫太刀,并且这种刀一般被当成骑兵的武器,被用来做阵前武士之间的单挑,所谓“一骑讨”,甚至不允许非武士的足轻(步兵)插手武士之间高贵的对决。
后来随着战争的发展,大家逐渐从马上作战转移到以步兵作战为主,这个时候打刀就逐渐淘汰了太刀,成为武士的主要武器,日本战国时代的后期才出现了胁差,和打刀组合出现。见下图。
在镰仓幕府的时候,胁差都还没有出现,还只是拥有一些雏形,直到江户时代,德川幕府对日本使用的各种刀进行了一次归纳整理,然后制定了一套佩刀的制度,并把战刀明确按照刃长分类为刀和胁差。胁差这种刀型才正式确立下来,并且它的长度比正常使用的长刀短不了多少,因为胁差的刀刃一般是30-60厘米的长度,然后加上一个刀柄,其实也有接近50-80厘米的长度了,这样长的刀,跟电影里看到的切腹用刀似乎不同。
关于胁差的用途,更可信的说法应是,备用武器。因为在激烈的战场上,因为要刀剑格挡,攻击铠甲,战刀其实是很容易损毁的。另外,长刀在日常巷战甚至室内战斗中施展不开,所以武士们也会再带一把胁差来应付室内或是狭窄小巷中的战斗。《切腹》里因为室内不适合打斗,就约在了野外。而《黄昏清兵卫》里,右卫门就是因为打刀太长,砍在门框上而被清兵卫夺得先机。
但胁差也用于切腹,广义上说,任何一把刀都可以,either the tachi (longsword), wakizashi (shortsword) or tantō (knife) 都可以。
至于胁差是不是小太刀,我觉得是的。因为有些剑术流派专以胁差进行格斗的刀法,称为“小太刀术”,户田流即以此闻名,电影《黄昏清兵卫》中真田广之就擅长户田流小太刀术,也是他得以在狭小的室内空间格斗取胜的关键。
最后,说一点花絮吧。大家见过下面这张两位巨星的合影吗?据说是在拍《椿十三郎》时拍的。又听说顺序是这样的,仲代达矢遇到三船敏郎就只有挨打的份,而丹波哲郎遇到仲达代矢就只有挨打的份,所谓一物降一物是也:)我真正喜欢上仲达代矢是在看了《切腹》和《人间的条件》之后,以前看《影武士》都没什么感觉。
(待续。下回谈谈切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