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酒微甘

唯读书与写字不可辜负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以斯贴记》6.13-15,2024

(2024-06-15 13:10:15) 下一个

本书以人物的名字命名。Esther,和合本译为以斯贴,思高本译为艾斯德尔,我从和合本的人名译法,以斯贴、末底改,其实都译得很奇怪。

这个故事叙述的是天主怎样藉一位女英雄以斯贴,拯救犹太人免于灭亡厄运。据一般经学者的意见,书内的史事,发生于波斯国薛西斯王朝,King of Ahasuerus.

薛西斯王将抗命的皇后废弃,另选立一位犹太少女以斯贴为后。不久以后,这位新后的养父末底改,因不肯向当朝一品的大官哈曼低首下拜,使哈曼十分恼怒,因而仇恨一切犹太人,遂求君王将犹太人杀尽,君王准如所请。末底改听见这个凶信,十分恐惧,于是一面求天主拯救,另一面托人将此凶信报告给以斯贴,并面授机宜,要她为犹太同胞恳求君王开恩。以斯贴终于获得了君王的大赦,不但救犹太人免于大难,而且将哈曼置于死地,使自己的养父末底改替代了哈曼的高位。犹太人从那时起,特立了“普陵节”,以纪念他们此次获救的大恩。

本书有两个版本,一为希伯来文,一为希腊文,前者较短,后者较长;较长的部分,称之为补录,亦即通常所称的“次经”部分。“拉丁本”将这些补录全置于书尾;但圣教会自初即采用希腊文圣经,并且这些补录,为明了本书的史事,是相当重要的。因此“中文译本”,按“希腊译本”的次序,将这些补录一并译出。

若从新约的道德观点来看本书,自然不能赞同本书过分标榜的狭意国家主义和复仇精神。但考虑本书是旧约时代的产物,尚未受“满溢恩宠和真理”的耶稣的光照(约1:14)。尤其本书大约是写于玛加伯时代,此时犹太人正处于另一次亡国灭种的危机中。作者以本书来激励同胞,保卫自己的宗教和国家,使他们勇敢参加圣战。

有学者否认这个故事有着历史史实背景,而将其视为纯粹的寓言,末底改象征着基督,哈曼象征着反基督,而以斯贴则代表圣教会。

自马丁·路德直到现在,不少学者诋毁以斯贴传,认为这是一部淫杀复仇的书。他们斥责末底改是个傲慢的奸贼,责斥以斯贴是一个无耻的宠妾。对于末底改的看法,我有些同意,我以为,从这本书来看,如果不是末底改对哈曼的态度傲慢,本不会激起哈曼对他的反感,更导致迁怒于整个犹太人。这完全是末底改的责任。但是对于以斯贴的批判,我则难以认同。

附录 A ADDITION A

Mordecai’s Dream 11:1-12

很久没有记录梦了。两条龙,正义之国、战争、人民的恐惧,向上帝呼救,

A Plot against the King (12:1-6)

这里将哈曼对犹太人的仇恨解释为因末底改揭穿了两个太监的阴谋而仇恨他,不通。除非哈曼参与了阴谋,或与两个太监有关系。但经文中没提,只说哈曼是君王的宠臣。

But Haman son of Hammedatha, the Agagite, who was in great honor with the king, determined to injure Mordecai and his people because of the two eunuchs of the king.

第一章 薛西斯王废皇后瓦实提King Ahasuerus Deposes Queen Vashti (1:1-22)

当时的君王真是,皇后说废就废了。哈曼是宠臣,说废也就废了,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稍不留神,就丢了性命,还夷灭九族。

皇后为什么不听王命,出来相见呢?我想不通。本来她是配合君王的,也宴请了妇女宾客的。但是君王说翻脸就翻脸,并没有给机会让皇后解释为什么不愿出来见面。

皇后的罪状在于,轻视丈夫,不听丈夫的命令,给全国妇女做出了坏榜样,必须杀一儆佰,以儆效尤。

第二章 Esther Becomes Queen

选立新后 2:1-4

以斯贴应召入宫(2:5-11

以斯贴与末底改其实是堂兄妹关系,但末底改收养她,成了她的养父。

蒙宠获选(2:12-20

以色列人从亚伯拉罕、以撒,一路以来就习惯于撒谎,所以以斯贴没有告诉君王她的真实身份,我并不奇怪。

控告太监Mordecai Discovers a Plot2:21-23

感觉那时候的波斯国已开始有历史记录了。

第三章

末底改不理哈曼(3:1-6

3:2 君王下命凡在御门供职的臣仆,都应向哈曼俯首下拜,只有末底改不肯向他低头,也不下拜。
And all the king’s servants who were at the king’s gate bowed down and did obeisance to Haman; for the king had so commanded concerning him. But Mordecai did not bow down or do obeisance.

从这条经文看,犹太人遭遇的祸害实在是来自于末底改,由于他莫名其妙的傲慢,不但为他自己,也为犹太人树敌了。

哈曼设计陷害犹太人(3:7-13

 3:10 于是君王由自己的手上,取下指玺,交与那迫害犹太人的阿加格人哈默大达的儿子哈曼。

So the king took his signet ring from his hand and gave it to Haman son of Hammedatha the Agagite, the enemy of the Jews.

附录B DDITION B

The King’s Letter

第四章 Esther Agrees to Help the Jews

犹太人哀伤哭泣(4:1-3

末底改向以斯贴陈情(4:4-17)

附录C ADDITION C

Mordecai’s Prayer 末底改的祈祷

 

(这一篇太过简陋,也许是马加比传和约伯记更吸引我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