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酒微甘

唯读书与写字不可辜负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二月读书小结

(2021-03-01 07:55:24) 下一个

二月读书小结

二月不如一月读书多,主要忙于写东西,分散了心思与时间,有得必有失。

1. 重读经典之《安娜·卡列尼娜》,年龄大了之后只喜欢契诃夫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次重读《安娜》,是想看看这个年龄对此书会读出什么不一样的感受来,感受就是,我个人还是更喜欢陀,还是嫌写得不够深入,我倒是更理解卡列宁这个人物,他说:我们挖掘自己的灵魂,常常会挖到没有被发现过的东西。

正好这个月在读安吉拉·卡物的《Shaking A Leg》,她提到此书时说:在西欧,小说的存在与印刷技术的和休闲阶层(意味着有时间阅读)的成长直接相关。这个休闲阶层大多是女性,而西欧的小说往往反映了有闲暇的女性的生活重心。也许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伟大的欧洲小说都是关于通奸出轨的,尤其是当男人写的时候,如《包法利夫人》和《安娜·卡列尼娜》,他们无法想象女人如果有一点空闲时间还会做什么。虽然有点女权口吻,但也还说得在理。

2. 《过去的痛》

梅·萨藤是女同,她在五十多六十岁时开始离开城市,独自居住在新英格兰地区的乡村,她写下大量日记,记录自己的琐事与心情,出版后相当受欢迎。这一本是她七十岁的日记。我也一直在记日记,但我的日记更像是树洞,专门用来倾倒垃圾,说得好听一点,我的日记是一面纵容迎合我灵魂的镜子。

3.《Dear Life》

门罗所有的作品我都读过了,以后再有人说她的好,我可以反驳一二,绝对地理直气壮,碾压他人。她有闪光点,她给我的最大印象在于从第一本到第十三本,似乎没有上升,只是不断地重复自己。不像读契诃夫、读陀氏作品,早期、晚期,明显能看到一个作家的成长与变化,体会他后来的伟大。门罗的主题永远是小镇姑娘的成长。有种说法,人一辈子都在写同一本书,放在她身上挺合适。

4.《苏联三女诗人诗选》

一月份有点迷诗歌,找来白银时代的著名女诗人的诗读了读,比较快地读完了。读翻译的诗真痛苦。俄罗斯诗歌也有格律的,但完全读不出来。此书译者陈耀球,不怎么知名的译者。

阿赫玛托娃,没读出好来;茨维塔耶娃,不错,有点意思;读到从未听说过的英蓓儿,也许是读之前没有任何期待心的缘故,反而觉得好,好几首诗都挺喜欢。

茨维塔耶娃的诗有激情、有气势,我觉得陈译得比苏杭译的好很多,网上只能找到苏杭的加以比较,苏译太粘滞,不喜欢。汪剑钊的还没看过,据说王家新的译本也不行。人人都夸茨维塔耶娃好,有网友更说情诗她只服茨维塔耶娃。不知道大家都是怎么读出她的好来的?

读她的组诗《失眠》中有一段:

“有个地方,马蹄在夜里,

掀开青草,

奶牛在沉寂的牛棚里

深深地叹息。”

喜欢“马蹄在夜里掀开青草”这个意象。抄在纸上,反复诵读“马蹄在夜里掀开青草,奶牛在沉寂的牛棚里深深地叹息”,怎么写得这么好看?是因为马蹄“掀开”青草?是因为奶牛的叹息?仔细地想想,什么样的诗歌可以打动我,第一以情真,第二以奇诡的意象。

她还有一首《凡是别人不要的,都请你们给我!》也好。

5.《如何高效阅读》

抱着提高阅读速度来读的这本书,但是翻一翻,觉得“卑之无甚高论”,就扔一边去了,觉得花时间读它也是浪费时间。不如用在读一本我喜欢的书上。高效阅读,这种用于考试学习上是可以的,用在我这里不合适。

6.《休战》

这是我第一次读乌拉圭的小说,作者马里奥·贝内德蒂,据说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西语文学作品之一。本书自1960年推出后在世界范围内长销不衰,再版一百五十余次,日记体。

故事大致情节是男主人公即将退休时,与办公室一名女下属展开了四个月的恋情,正在他幻想退休后与这个姑娘享受美好人生时,姑娘得流感暴亡。他发出哀叹:这场爱情只是他与厌倦、孤独和无情流逝的时间的日常抗争中的一段插曲,一次休战……

“It's obvious that God granted me a dark destiny. Not even cruel. Simply dark. It's obvious that He granted me a truce. In the beginning, I was unwilling to believe that this could be happiness. I resisted with all my might, but I eventually gave in, and I believed. But it wasn't happiness, it was only a truce. Now I'm inside my destiny again. And it's much darker than before, much darker.”

这完全是心态问题,他有什么好感慨的,至于上升到这只是他与上帝、与世界的休战吗?我倒是觉得在他人生走向结尾时能这么灿烂一下,可是赚大发了。想像一下,如果再继续下去,怎么收场好呢?还在两人热恋时,7月9日的日记中,这个男人就写道:“So, I’m afraid that in ten years she’ll be unfaithful to me?“ 你看,要是再继续,这段感情难免会很死得很难看,是的,我就这么悲观,这段感情持续下去,也许许多俗务就来了,柴米油盐、忠诚与猜忌什么的,两人的感情就会变得丑陋。能这样嘎然而止,多么好啊。这简直是喜剧!

7. 一月一本鲁迅之《南腔北调集》

这一本比鲁迅的前两本《三闲集》、《而已集》好看。大先生关于“世故”的描写真是入木三分。

“人世间真是难处的地方,说一个“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话,但说他“深于世故”也不是好话。“世故”似乎也像“革命之不可不革,而亦不可太革”一样,不可不通,而亦不可太通的。

然而据我的经验,得到“深于世故”的恶谥者,却还是因为“不通世故”的缘故。

“世故”深到不自觉其“深于世故”,这才真是“深于世故”的了,这是中国处世法的精义中的精义。

不过凡事一说,即落言筌,不再能得三昧。说“世故三昧”者,即非“世故三昧”。三昧真谛,在行而不言;我现在一说“行而不言”,却又失了真谛,离三昧境盖益远矣。

一切善知识,心知其意可也,唵!”

另外,我发现大先生是真正的女权主义者,放在今天也仍然十分先锋。他提出(不是在本书)中国古时女人裹足是恶习,其实现代女性穿高根鞋不过是裹足的变形,不变的核心仍是讨好男性,满足男性的审美。非常伟大的发现。

8.《The Lottery and Other Short Stories》by Shirley Jackson

无处不在的James Harris,好玩。不过,说Shirley Jackson的作品是哥特小说,我还不能够完全同意,至少从这本书来说,我不觉得是,黑暗系而已,跟奥康纳类似。当然《摸彩》一篇给人印象最深,一篇作品写完后就与作者无关了,只能任由读者解读。大家就把这篇小说解读成对民主的反思,人世间有不多少恶是假民主之手来完成……

其他还有些也很好,《Renegate》也很可怕,那些冷漠的人,甚至孩子也冷漠得可怕,对狗的态度。《Afternoon in Linen》: 这简直是中国家长的翻版。《Come Dance with Me in Ireland 》: 很好玩的老头。《Seven Types of Amibguity》: 无关乎书,而是一种心态,明明对自己没用,明知他人非常喜爱,但就是要夺走,已经无法用损人而不利己来形容了。《Charles》, 《The Witch》, 《Flower Garden》则太直白浅显,少余韵。

9.《窄门》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纪德的小说,之前看过他的关于陀氏的六次演讲,那纯粹是一个粉丝(纪德)对偶像(陀翁)的致敬,没有什么实质内容,感觉就是翻来复去地说,你看,我的偶像陀翁有多么厉害。

但是这本书读来感觉很好,很唯美,很多人不理解,批评阿莉莎太作,好好的一段爱情,没有任何外在障碍,她偏要作,还把自己作死了。其实不是这样的,从小说来说,阿莉莎是想追求一种比爱情更美好的美德,能让爱情升华,让两人进窄门,但是后来发现,这只有通过放弃爱情才可以实现(确实有点作)。从作者的写作来说,不这样写,就不过是一本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爱情小说,无任何意义,而这样写,有点宗教说教意味在其中。但是,读了他人的评论后,我才发现自己完全缺乏艺术领悟力,未能充分领会到这本书的好,也许我只会欣赏陀氏那种深邃但粗糙的东西?

先说一下关于这本书的传说: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翻译作品还没现在这么多。格非讲过一段经历:他们听说过安德烈•纪德有一部杰作《窄门》,那时大陆还没有译本。后来马原到他们学校来了,手里就拿着一本台湾出的《窄门》译本。这在当时的华东师大文学圈子成了一件轰动的大事,大家都到马原那里要看那本书。问题是马原在上海大概只停留20多个小时。他们大概十几个人,登好记,晚上不睡觉轮流看,每人只分配两小时,不管看没看完,到点就交书。就这样,赶在马原去机场前,这本书在大家手中轮了一遍。余华则在文学讲演中说:“很多年以前,刚认识马原的时候,听他说有一本叫《窄门》的书,于是找他借来看。我看完之后浑身都在发抖。我想,这辈子要是能写这么一本书我就心满意足了。”马原自己谈到最早读《窄门》的感受:极为震惊,彻底被打垮。他的评价,“太高级了,几乎无法拆解。”

要分析它的好,只能这样说,《窄门》无论就故事、情绪,或者思想上,都——简单而纯净。一个中篇而已,几乎没有太多情节,一旦深入进去,却又如多棱镜一般迷幻,星空一般深邃,难以穷尽。把一个简单的故事写成这样,只能用奇迹来形容。

阿莉莎并没有来自外界力量的压制和约束。她的所有努力都是个人的精神追求,在她而言是弱小的自我趋向于对完善的追求。阿莉莎是个特别柔弱的人,可小说中她在精神上的探求和有些狂热的苦修,反倒产生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窄门》的迷离色彩,美,爱,德,悲剧,残酷,遗憾,精神的流浪与家园,以及超越性的追求,人与上帝的关系,这些,都浑然一体,具有极大的丰富性和包涵力,作品所反映出来的痛苦、矛盾、追求、向往,格外迷人。

他们的爱情像一部修行记,完全在精神的层面。两人之间的紧张、纠结、痛苦, 两人之间无比的热烈,都只是在精神层面。都发生于人性与神/性、此岸与彼岸的关系如何平衡的矛盾之中。这种爱情,距离一般的现实生活,似乎特别远。却又有奇异的魔力,特别的真挚感人,读完之后,会让你很羡慕他们这样的爱情。

纪德写的爱情,仍然是爱情,却又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爱情。从爱的这个角度入手,却涵纳了无比浩阔的层面。杰罗姆对阿莉莎的爱情,杂糅着怜悯、激情、献身和美德。有不掺杂任何其它东西的爱情吗?或者说,存在着只是爱情的爱情吗?如果这样去追问,其实就成了形而上学中的问题,最终会沦为唯名论与唯实论的争议。爱情从来都是一些具体情感的混糅。在不同的人那里,可能成分会有所差异。阿莉莎和杰罗姆之间的爱,就不仅仅是增加了厚度,而是藉由爱,深入到了更广阔迷人的境地。

他们爱情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始终与宗/教缠绕在一起,甚至可以说基于宗教,以宗教性的情感为核心,爱得虔诚,追求互相的德行进步,努力通过互相的完美而最终达到的两人统一的完美。悲剧性在于最终极的那个目标难以达成。

绕开宗/教,则无法谈论《窄门》。作为一个不信神的读者,该如何看待《窄门》的宗教内涵?首先,我们要有这样一种理解,“人的信仰天赋”并不是指某一具体的宗教,而是指一种心理能力或倾向。它与感觉和理性无关,但它使人感到“无限者”的存在。灵魂拥有渴望,认识那不可能认识的、说出那不可能说出的。“只有人才渴望无论感受还是理性都不能提供的东西,只有人才渴望无论是感受还是理性都会否认的东西。”简单地说,有限的个体,在感受到自己的有限性、不完满的同时,会本能地渴望、爱慕并希冀达到无限的完美存在。

10. 最后一本,仍在阅读中,安吉拉·卡特的《Shaking A Leg》,估计将占用三月不少时间。越来越喜欢非小说类的书信、日记、随笔了。卡特的小说有一两篇我很喜欢,长篇则不好说,也许只能归根于我的艺术领悟力不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项狄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vax785' 的评论 : 只有英文书我才读原版。其他我不懂的语言,我基本上读中译本,除非中译本太烂。
vax785 回复 悄悄话 《安娜·卡列尼娜》你是读中文的还是英文的?

除了《安娜·卡列尼娜》,还读了另外九本书,您这个阅读速度,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