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登-符腾堡州(Baden-Württemberg)位于德国西南部,是中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的中心地区,1356-1803年间属于普法尔茨选侯国(Kurfürstentum Pfalz)。美国大作家马克·吐温在1880年出版的游记小说《漫游欧洲》(A Tramp Abroad)中,描写了1878年前往德国、法国、瑞士和意大利等国的旅行经历。作家曾到访巴登-符腾堡北部的海尔布隆(Heilbronn)和海德堡(Heidelberg),还在书中第14章 “内卡河漂流”中,虚构了乘坐木筏从海尔布隆前往海德堡惊险而悠闲的旅程。后来,马克·吐温又以相同手法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中描述了哈克和吉姆的木筏之旅。今年九月我们第七次来到德国,也是从海尔布隆前往海德堡。不过完全是巧合,我们既没有走水路,更没有坐木筏漂流(其实作家本尊也没坐过)。

海尔布隆于公元741年以 Helibronna的名字第一次出现,意为“圣泉”,1371年成为神圣罗马帝国自由城市。自中世纪晚期起,逐渐发展成为德国南部重要的贸易中心、货运枢纽和工业城市。二战中海尔布隆多次成为空袭目标,老城毁于1944年12月4日的盟军大轰炸,1950年代参照基本历史原型以极其简化的方式修复重建。 左上图的海尔布隆市政厅 (Rathaus)是一座16世纪完工的文艺复兴风格建筑,每天四、八、十二整点时,右上图天文钟上的两只金山羊撞头敲钟,一只金公鸡展开翅膀打鸣报时。左下图是市政厅前市集广场上19世纪德国科学家和医生 Julius Robert von Mayer 的坐像,他是热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于1841年提出了能量守恒定律的最初表述——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早期版本之一,他在海尔布隆出生和离世。

位于老城的圣基里安大教堂(Kilianskirche)由海尔布隆砂岩建造而成,是德国最具原创性的晚期哥特式教堂之一,阿尔卑斯山以北第一座重要的文艺复兴风格建筑。其历史可追溯到11世纪甚至更早在同一地点的一座教堂,13世纪以爱尔兰传教士、法兰克尼亚的使徒Kilian的名字祝圣。16世纪宗改后重修了圣基里安大教堂,其西塔楼十分引人注目。教堂在二战后期严重损毁,1946-1974年间重建,15世纪末的主祭坛1944年12月4日空袭中幸存并重新雕刻,每周五中午12点在这所教堂举行15分钟的 “和平祈祷”。右下图凉亭下方的 “七管喷泉”(Siebenröhren)据传是当年海尔布隆因之得名的泉水,除1726年1月外从未结冰,1857年彻底干涸。在马克·吐温笔下,市政厅是 “中世纪建筑中最具特色、最富韵味的”,大教堂则是 “一座奇特的古老建筑”。

13世纪条顿骑士团获得了海尔布隆南部的大片土地,包括宗教改革期间都在这一带活跃,直到19世纪初世俗化。条顿骑士团在海尔布隆建造了圣彼得和圣保罗条顿大教堂(Deutschordensmünster St. Peter und Paul),经历了多次改建和扩建,1350年首次扩建为哥特式风格,1719年再次改建为巴洛克风格。从教堂东面可以看到1500年左右建造的晚期哥特式圣坛,中间的窗户保留了原有的哥特式窗棂。在1944年12月4日的空袭中,条顿骑士团大教堂及其周围庭院被摧毁。原来的巴洛克尖顶战后的修复过程中以更为朴素的风格重建,1977年这座教堂被祝圣为海尔布隆天主教区主教座堂。条顿骑士团建筑群内则设有咖啡馆、博物馆和文化中心,庭院的开放空间经常在夏季举办集市和音乐会。

海尔布隆中世纪城墙遗迹和见证:西北角的圆塔 Bollwerksturm(左图)建于11-12世纪霍亨斯陶芬王朝时期,西南角的方塔Götzenturm (中图)建于1392年,均保存至今。Bollwerksturm曾是关押重刑犯的监狱,法兰克尼亚骑士和诗人Götz von Berlichingen于1519年起在这里被囚禁三年,是歌德1773年戏剧《贝利欣根》(Berlichingen)的主人公。有趣的是,Götzenturm却以Berlichingen的名字Götz命名,并在歌德戏剧问世后阴差阳错地成为热门景点。位于市政厅右后方的Hafenmarktturm塔(右图)曾经是方济各会修道院的塔楼,1314年祝圣,1688年被入侵法军摧毁。这是在原址的第三座高塔和海尔布隆的地标建筑,塔楼自身及旁边的雕塑用以纪念一战和二战的死难者。塔顶矗立着一只手工锻造的凤凰,象征这座城市在二战空袭后浴火重生。

1810年,德国戏剧家 Heinrich von Kleist 的五幕历史骑士剧《海尔布隆的小凯蒂》(Das Käthchen von Heilbronn)在维也纳首演。这是19世纪最著名的爱情故事之一:枪匠的女儿凯蒂无可救药地爱上了一位伯爵,经历了种种磨难和阴谋,最终揭示了凯蒂的公主身份。这段看似毫无希望的爱情,最终迎来圆满结局。此剧使得海尔布隆名扬四海,并得名 “小凯蒂之城”(Käthchenstadt)。作家笔下美丽迷人的少女凯蒂成为海尔布隆的代言人,每隔两年,海尔布隆都会选出一位年轻女性,授予她 “海尔布隆凯蒂”的称号。左图是条顿骑士团大教堂附近的凯蒂立像,右图市集广场边一座始建于14世纪的石砌建筑也被命名为 “凯蒂之家”,尽管这个人物是虚构的。这座房子拥有独特的凸窗,窗上刻有四位圣经先知以赛亚、耶利米、何西阿和哈巴谷的半身浮雕。

内卡河(Neckar)是莱茵河的第四大支流,全长367公里,从南向北流经海尔布隆。河畔步道与城市景观融为一体,沿途遍布咖啡馆、餐厅和长椅。或沿着步道行走,或在内卡河上放舟,正如马克·吐温所言“静静地滑行在绿意盎然、芬芳四溢的河岸之间,一种愉悦和满足感与日俱增。”自1333年起,海尔布隆就拥有内卡河特权,禁止船只通过,旧河道中遍布堰坝和磨坊。1821年开通的威廉运河(Wilhelmskanal)绕过旧河道,使得海尔布隆以西的内卡河段自中世纪以来首次通航。这条运河具有航道和港口双重功能,直到1952年被废弃,但作为 “内卡河经济发展的纪念碑”得以保存。下方二图为1884年启用的船闸,以及1845年的铸铁起重机。旧船闸是内卡河上最后一个仍在使用的手动船闸,180岁的起重机历经二战轰炸等刼难留存至今。

海尔布隆地处内卡河流域北角的冲积平原,是物产丰饶的果蔬种植区,被评为2027年“欧洲绿色之都”。顺便说一下,斯德哥尔摩是2010年的第一个欧洲绿色之都。海尔布隆所在地是德国最大的葡萄酒产区之一,以出产雷司令(Riesling)和卓灵格(Trollinger)等优质葡萄酒而闻名。恰逢一年一度为期十天的“海尔布隆葡萄酒节”(Heilbronner Weindorf),在集市广场的摊位上,可以品尝到近400种不同的葡萄酒、起泡酒,每天都有精彩纷呈的现场音乐会表演,红白蓝三色竖条旗是海尔布隆的市旗。人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尽情享受一年中最好的季节。“人生在世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海尔布隆这座只有12万人口的小城如今极具经济活力,成为德国最富裕的城市之一。这里隐居着全德国甚至全世界最富有的人之一、86岁的 Dieter Schwarz,2023年成为德国首富。他在海尔布隆岀生长大,其私人生活却几乎不为人知。Schwarz是遍布德国和世界各地的平价超市 Lidl 以及连锁百货 Kaufland 的创始人和拥有者,也是家乡教肓和科学事业的慷慨赞助者。上方二图的Experimenta 号称德国最大的科学技术展览中心,宗旨是让各个年龄段的人们都能接触到科学和技术。这是一座用玻璃和钢铁打造的五层建筑,通透、优雅、含蓄,呈五边形的楼层沿螺旋楼梯蜿蜒至屋顶。Dieter Schwarz基金会向展览中心捐赠了大笔善款,部分由Schwarz的一个旧石油厂改造而成。下方二图是2019年建造的海尔布隆DB火车站天桥和2023年竣工的一栋新奇时尚建筑。

埃平根(Eppingen)是海尔布隆市郊的一个小镇,远离喧嚣、鲜为人知,老城中遍布精美的半木结构房屋,宛如一座建筑宝库。这类房屋俗称“木筋屋”,学名“桁架屋”,12世纪开始在德国建造。呈几何形状的木筋作为“墙上的梁”,对房屋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而且十分美观,这种结构在德语中称为“Fachwerk”。埃平根是该地区极少数幸免于几百年来战火蹂躏的地方之一,保存着自中世纪晚期以来原汁原味的建筑,位列德国“半木结构房屋之路”(Fachwerkstraße)。左上图:以15世纪圣母天主教堂为中心的埃平根老城全貌,左侧是现存最老建筑——13世纪的号角吹响者塔 Pfeifferturm。右上图:建于1483的“市政厅酒馆” (Ratsschänke),左下图:建于1489年左右的Katharinenkapelle礼拜堂,右下图:建于1591年的 Renassancehaus。

左图是埃平根老城最大的木筋屋——建于15世纪末的老大学(Alte Universität),最初可能是供商贩存放和出售货物的地方,底层则是肉类市场。1450-1544年间,四位海德堡大学校长都来自埃平根。1564-1565年大瘟疫期间,海德堡大学文学院师生来到埃平根避难,借用这座建筑进行教学并因此得名。现在老大学内设有城市与半木结构博物馆,展示了几个世纪以来当地历史、文化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右图是老城的标志性建筑——建于1583年的 Baumannsches Haus,房屋立面展现出丰富的华丽感、线条优美的檐口、怪诞的面孔和各种装饰元素,以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刻最为突出,例如橡树叶、鳞片图案、立方体、卷轴纹、涡卷纹和玫瑰花饰等,是巴登北部地区最美丽、最著名的半木结构房屋之一。漫步埃平根小镇,仿佛穿越回到中世纪,时间都停摆了。

德国当代雕塑家 Gunter Stilling 屡获殊荣的作品遍布德国西南部各大城市的公共空间,他的雕塑根植于古代神话和美学,从希腊罗马艺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以及巴洛克艺术中汲取灵感,并以碎片化的当代形式加以诠释。Stilling主要以青铜、钢铁等金属及砂岩为创作材料,人体是其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在不完美中展现美。他运用“未完成” 等技法表达亲身经历的战争、恐怖主义和权力滥用,每一件作品都深刻反映了人类境况的复杂性。上方二图:位于海尔布隆的“躯干”前胸与后背, 下方二图:位于埃平根的“Akrai Gea”和“头颅”。(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