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后雨前的博客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秋渔荫密树,夜博然明灯。
个人资料
正文

秋日拾零:今月曾经照古人

(2025-10-30 10:48:47) 下一个

【月全食】今年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恰逢公历9月6日白露节气,望月时分却是欧洲中部时间9月7日20:09,而北京时间已是8日凌晨了,所以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十七圆”。正值月全食的“食甚”,天气晴朗无云,来到附近宁静的海湾看血月。虽然20:20以后月亮才升起,手机拍摄效果也不算好,但总算在全食区间拍下照片。其实月亮的阴晴圆缺不稀奇,难得的是整个朔望月的月相变化浓缩在大约四个半小时中。如此快进的话,一生最多二百来天,真正是稍纵即逝。想起1200多年前诗仙写下的千古名句: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新城区】建设中的 Hagastaden 是斯德哥尔摩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城区 ,预计2030年完工。Karolinska 大学医院的入门广场 Hagaplan由两种不同颜色的花岗岩板铺成,宛如一个巨大的指纹。广场上的一个艺术作品《飞翔》(Inflyttarna)由从瑞典和德国各地运来的30张旧公园长椅组成,每张长椅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坐在这些椅子上的人们一样,成为了移民。一年前落成的雕塑 “与·或·非”(Och Eller Inte)由六块彩绘铝板的复合人像组成,营造出一种空间感,可供人们驻足、小憩、穿梭,欣赏光线的变幻流转,标题中的三个词汇表达了相交、结合和互补的基本逻辑运算。

Hagaplan 广场上的 “源头”(Källan)是一件2023年落成的艺术品,近35米长的黑色板岩循环水梯象征地球的演变以及生命的起源和发展,而水是一切生命的基础。水梯一侧的青铜壁上雕刻着地球起源至今45亿6千万年的时间轴,1毫米对应132021年。人类大约20万年的历史仅相当于时间轴上的1.51毫米,而人的一生不过是纳米级。按照地质学家的说法地球还会再存续 50 亿年,大约 8 亿年后平均气温将上升至 30℃,所有高等生命形态全部消失。约 12.5 亿年后升至 40℃,16 亿年升至 70℃,光合作用失效,一切生命体都将失去存在的基础。35–60 亿年内气温将超过 1000℃,地球回归初始状态,成为一颗地狱般灼热的星球——如果有地狱的话。

广场中心建筑 “研究者”(Forskaren)是去年落成的一座多功能研究大楼,旨在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国际交流场所。这个建筑去年5月7日由瑞典国王剪彩,被评为斯京2025年度建筑。中庭最引人注目的是从底层延伸到楼顶的旋转楼梯,12米高的核心装饰 “生命之年”由27000个 LED 灯组成,以表现建筑内部的动感和活力。一层的开放式空间设有医学院和技术博物馆 Tekniska 主办的 “细胞”(The Cell)艺术中心,今年 Nobel Calling 期间又与诺贝尔奖博物馆联手推出新展 “我·你·我们”(Me You We)探索人类行为三部曲系列,艺术和科学在这里相遇碰撞,现在展出的第一部分主题为 “我”,聚焦于内心世界。宽畅的大厅里弥漫着松驰感,是冷天蹓娃的好去处。

【闲逛】Hugin和Munin是北欧神话中主神Oden的两只作为信使的渡鸦,分别代表 “思想”和 “记忆”,象征Oden的智慧和精神力量。诺贝尔公园中用老树桩硬化后的雕刻王座,树上的两只乌鸦就以Hugin和Munin命名(左上图)。皇家狩猎岛上米国使馆前有一段枯树桩,上面寄生了很多昆虫、蘑菇、苔藓,显示了生物的多样性(右上图)。为纪念联合国举办的第一届世纪环境会议 Stockholm Conference 1972,三年前6月5日世界环境日设立了纪念碑 “只有一个地球”,由取自瑞典21个地区的石头组成的圆环,圆环中心是1957年时任联合国秘书长Dag Hammarskjöld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冥想室安放的铁矿石模型(左下图)。偶遇一辆粉面獠牙的水陆两栖大巴(右下图)。

进城闲逛,路过一个街角的英式“丘吉尔酒吧”(左上图)。在英格丽·褒曼童年故居的隔离餐馆喝一杯咖啡,窗外是她早年学习表演的皇家剧院 Dramaten(右上图)。瓦萨公园内的大理石雕塑“罗密欧与朱丽叶”,两人头像背对背无法相见(左下图)。市中心 Sergels torg 广场上的 “Fredad plats 避难所”是一条巨大的金色铜毯雕塑,远远看去像真的一样(右下图)。雕塑为纪念八年前在附近女王街发生的恐袭击事件而作,于今年4月7日揭幕,在那次事件中有五人丧生。铜毯的褶皱处刻有多位诗人的诗句,作品象征慰藉与和平,表现了恐袭发生后斯京市民之间展现的温暖、团结和共同记忆。铜毯使用加热电缆调节温度,常年保持20度左右,游客可以坐在上面休息。

【摄影展】集摄影、艺术、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博物馆:斯德哥尔摩摄影博物馆 (Fotografiska Stockholm),迎来开馆15周年联展。自2010年以来,Fotogrsfidka 已经举办了279场展览。本次展览是最大的一次群展,汇集了15年来120位全球摄影界备受观众喜爱并曾在这里展出的艺术家的作品,也是与众多摄影师和艺术家的一次重大重聚。摄影是这个时代最容易理解、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形式,人们通过摄影反思自身和世界,增进相互理解。喜欢左上图的文字:创造艺术,不要战争!不少作品似曾相识,顶层餐厅具有绝佳视野。在摩都苏州河畔开设了全球第四间分馆,可惜去年路过时忘记进去观光,今年这个15周年回顾展将在各个分馆巡展。

九年前曾在Fotografiska参观影展“嘉宝印象”(Bilden av Garbo),据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嘉宝影像私人收藏,影迷及广告人Lars Nordin为此收集了20年。嘉宝是20世纪美国完全靠自己挣得身家的最富有的女性之一,但她生前刻意远离公众视线,从不给影迷回信,二十世纪最难得到的两个人的签名是希特勒和嘉宝。如果她的朋友向外界透露点滴其私人生活就立刻绝交,卓别林等大牌影星在自传中都只字不提与嘉宝的友谊。左上图是嘉宝与好莱坞影帝克拉克·盖博(Clark Gable)唯一合作的影片剧照,据说她也是唯一对盖博不屑一顾甚至与之交恶的女星。左下图是《大酒店》剧照以及那句著名的台词 “I want to be alone.  I just want to be alone”,也是她一生的真实写照。

【众生相】秋阳暖暖的,秋风爽爽的。工薪族上班了,游客回家了,公园里只有无所事事的老头老太,遛娃遛狗的,还有刚开学就出来远足的熊孩子们。两位宝妈带娃逛大街。看上去四个娃是两对姐妹,一大一小是左边妈妈的,其余两个是右边妈妈的。俩妈忙着聊天侃大山,中间的高个女孩反倒像小妈妈一样尽职尽责。右边的孩子一手牵着小姐姐、一手拖着毛绒玩具,还心不在焉地东张西望。迎面而来的路人形色匆匆,各自想心事。

【斯京秋色】“眼前事事皆可书,秋叶满江烟满湖”~~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亮亮妈妈 回复 悄悄话 丰丰富富的一篇。才知道嘉宝那么喜欢独处,不喜欢被打扰。盖博出生的地方离我们这边不远,总想去看一下,就是没找到合适的时间。谢谢分享斯德哥尔摩的美景。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