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享誉全球的瑞典儿童文学作家阿斯特丽·林格伦(Astrid Lindgren,1907-2002)的代表作《长袜子皮皮》(Pippi Långstrump)出版80周年。阿斯特丽出生在瑞典东南部斯莫兰的Vimmerby,而却在斯德哥尔摩度过了75年美好时光。她在这里独自打拼、成家立业,用自己的笔为全世界的孩子们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永远不会长大的童年伙伴,成为无数成年人难忘的阅读记忆。阿斯特丽一生中的许多经历和感悟都在她的文字中留下印记,斯京的不少地方均与她的作品息息相关,成为她笔下的童话世界。阿斯特丽这样写道: “我喜欢斯德哥尔摩——胜过任何其他城市。想想世界上有多少美妙的城市——巴黎、伦敦、罗马和威尼斯!它们都是如此有趣,值得一游——但我不想在那里生活。我只想住在斯德哥尔摩。”
1907年11月14日,阿斯特丽出生在Vimmerby的一个农民家庭,她有一个哥哥和两个妹妹,娘家姓氏是Ericsson。阿斯特丽在家乡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和忧郁的青春期,她从小和兄妹们在农庄里玩耍、探险,特别是阅读。她的第一本读物是以白雪公主为主题的1911年圣诞日历,封面由插画家Jenny Nyström绘制。巧合的是,画家的斯京故居就在阿斯特丽后来工作多年的出版公司山坡下。她13岁时在地方报纸上发表了第一篇文章,17岁中学毕业后被当地报社录用,撰写通知和短迅。年轻的阿斯特丽受到比自己年长30岁的已婚主编赏识,两人发展了一段不伦之恋,她刚满18岁就未婚先孕。为了躲避乡邻的流言蜚语,阿斯特丽孤身一人来到斯京,又前往不需登记父亲姓名的哥本哈根一家医院生下儿子拉尔斯(Lars),并将儿子留在一个寄养家庭里。
初到斯京的阿斯特丽贫穷而孤独,她与同龄女孩合住一居室的小公寓,在Bar-Lock学校接受了一年秘书培训,之后曾在不同公司短期工作。阿斯特丽还要从微薄的薪水中省下钱来,定期去哥本哈根探望儿子。斯德哥尔摩市立图书馆在她来到斯京的一年多后落成,陪伴这位举目无亲的女孩度过了在大城市最初的艰难时光,阅读是她终生快乐的源泉。阿斯特丽从图书馆借阅了192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挪威作家Knut Hamsun的自传体小说《饥饿》,作家年轻时的遭遇引起了她的共鸣,也为她的《长袜子皮皮》等作品提供了灵感。为了迎接2028年建馆一百周年,市立图书馆正在装修中,预计2027年底重新开门,横幅上写的是 “等待长长……长袜子皮皮两年”,瑞典浯中 Lång 意为 “长”,字母 å 越多表示越长。
1929年,阿斯特丽的生活迎来转机,她被瑞典皇家汽车俱乐部KAK雇用,工作是为汽车司机们编辑交通手册。除了在家乡读书时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章外,这个手册是阿斯特丽德最早印刷出版的文字。同一年她搬到市中心区域 Vasastan,并将三岁的儿子接回,不久又送到Vimmerby的父母家照管。从此以后阿斯特丽基本上住在Vasastan,她笔下的许多故事也都发生在那一带。阿斯特丽在KAK遇到了比自己年长9岁的俱乐部主管斯图尔·林格伦(Sture Lindgren),英俊、迷人、开朗、幽默的斯图尔后来成为她的丈夫。1931年两人结婚后搬进同一街区的Vulcanusgatan 12的两居室公寓,阿斯特丽将儿子拉尔斯接来同住。三年后女儿卡琳(Karin)出生,她便辞去了工作,回归家庭。
1920年代后期,Vasastan新盖了许多楼房,阿斯特丽曾带着拉尔斯在十层高楼上住过,视野开阔并富有想象力。大概就是那些带娃的夜晚启发她在1955年写出《小飞人卡尔松》(Karlson på taket)三部曲,童话主人公卡尔松是一个自命不凡、爱说大话的小胖子。 “在斯德哥尔摩一条极为普通的街道上的一幢极为普通的房子里,住着一个极为普通的家庭。” 卡尔松就住在屋顶大烟囱后的小屋里,他的背上装着飞行器,所到之处留下一串串笑声、一片片精彩。尽管作家没有明说,但人们普遍认为卡尔松的小屋就在这个区域。1980年代末,阿斯特丽到旧居Vulcanusgatan 12(左图的橙色楼房四层)访问,她惊讶地发现,当时的住户居然是一位名叫卡尔松的屋顶瓦工!
阿斯特丽搬到Vasastan 之后,一直在Vasaparken 公园周边居住。她带孩子们从小在公园里玩耍,乐在其中,她本人直到70多岁还能爬树。拉尔斯在接受采访时说:“她不是那种坐在公园长椅上看着孩子们玩耍的母亲。她自己也想玩,我想她至少和我一样觉得有趣!”从阿斯特丽还是年轻母亲时起就在这里结识了一生的朋友,她晚年与这些 “公园阿姨”们一起散步曾是当年一道靓丽的风景。图为Vasaparken 的一个儿童乐园,铜雕书页上是阿斯特丽的童话《彼得和佩特拉》(Peter och Petra)中的文字,她笔下的这两个迷你兄妹住在 Vasaparken 的一棵云杉树下。Vasa Skola是阿斯特丽的女儿卡琳小时候的学校,在书中彼得和佩特拉兄妹俩也到这所学校要求上学。两人与正常孩子Gunnar成了好朋友,每天Gunnar都会用书包装着兄妹俩送他们回家。
阿斯特丽在Bar-Lock学校学会的Melin体系速记法,对她后来从事保密工作和写作帮助很大。1930年代末,阿斯特丽重返职场,应聘到新成立的国家法医学研究所SKA,担任犯罪学家Harry Söderman的秘书和速记员。根据在SKA学到的犯罪学知识,阿斯特丽于1946-1953年间撰写了关于少年私家侦探卡尔·布隆维斯特(Kalle Blomkvist)和朋友们冒险经历的小说三部曲,这套书是她一生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作品。二战在欧洲爆发后,作为中立国瑞典的首都,斯德哥尔摩是当时世界上间谍最密集的城市。Söderman又推荐阿斯特丽为国家安全部门工作,成为战时斯京的212名信件审查人员之一。这两段工作经历使她看到战争的残酷,后来多次在书中涉及反战主题。阿斯特丽还用速记法撰写手稿,直到近年才被研究人员解读。
1941 年 9 月 22 日,阿斯特丽一家四口搬进Dalagatan 46 号的一套五居室公寓,从客厅的窗口可以看到Vasaparken的大片绿地。这间公寓是她之后60年的居所,也是她成为世界著名作家的地方,两个孩子在这里长大成人,《长袜子皮皮》和很多作品都在这里写成。然而人生不总是岁月静好,1952年阿斯特丽的丈夫斯图尔因多年重病和饮酒过量去世, 44岁的她之后没有再婚。几年后儿女长大先后搬离,阿斯特丽又独自居住了40多年,直到生命的终点。家庭一直是她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儿女成家后,每到周末和圣诞节都会带孙辈回来相聚,孩子们也常常到她的夏日别墅度假。阿斯特丽的妹妹们每天都与她通电话,然而她依旧十分享受独处的时光。阿斯特丽故居楼房底层现在开了一家餐馆,老板很会选地方。
1944年,斯京Rabén & Sjögren出版公司举办了女孩读物竞赛,阿斯特丽的处女作《布里特-玛丽放松了心情》(Britt-Mari lättar sitt hjärta)获得二等奖。第二年她的《长????子皮皮》获得儿童读物竞赛一等奖,第三年《神探布隆维斯特》(第一部)获得青少年侦探小说共同一等奖,这位默默无闻的家庭主妇从此走入大众视野。在第一本书中,女孩布里特-玛丽用妈妈的老打字机给笔友 Kajsa写信,讲述自己的家庭、爱情烦恼以及小城市的多彩生活,阿斯特丽在书中融入了一些自己年轻时的生活插曲和梦想。《长袜子皮皮》是她在Vasaparken不慎滑倒,在家养伤期间为女儿卡琳撰写的十岁生日礼物(左), “皮皮”的原型是卡琳的一个同学,这个名字也是卡琳想出来的。这本书出版后大获成功,最初两周就卖出两万多本,成为很多孩子1945年的圣诞礼物。
在《长袜子皮皮》三部曲中,皮皮是一个自由野性的女孩有火红头发和雀斑,穿着一黑一棕的两只长袜子。她力大无穷,可以举起一匹马,还能治服身强力壮的小偷和强盗。皮皮的妈妈在天堂,爸爸是南海一个岛屿上的国王,她与自己的斑点马和猴子“尼尔森先生”一起住在乱糟糟的Villekulla别墅里。皮皮喜欢开玩笑和冒险,常常和大人顶嘴、捉弄保育院阿姨。“儿童教育”是1940年代的一个热门话题,传统专制教育与现代自由养育的观念之间产生了激烈碰撞。《长袜子皮皮》恰好在这个时候问世,因此引起了很多争议。一位教育和心理学教授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认为皮皮的形象低俗,行为疯狂。阿斯特丽一般很少为自己辩护,然而这次她却明确发声:“尊重孩子,这是我对成年人的希望……给孩子们爱、更多的爱、更多更多的爱……”
1946年起,阿斯特丽受雇于Rabén & Sjögren出版公司,每天下午作为儿童部主编工作半天,一直到1970年退休。她在黄昏时分的下班路上穿过一座小山坡 Tegnérlunden时,常常看到一个孤独的小男孩坐在长椅上,因此产生灵感,写出了《米欧,我的米欧》(Mio min Mio)。书中九岁的博塞(Bosse)刚出生时母亲就去世了,与养父母住在山坡旁的Upplandsgatan 13,在家中受尽白眼和呵斥。一天他在精灵的帮助下来到国王生父的领地,得知自己的真名是 “米欧”,他还与邪恶骑士进行了生死较量。这是一个美丽的冒险故事,关于遗弃、善与恶,以及爱的力量。1996年,Tegnérlunden一棵樱花树下的一座小小铜像在阿斯特丽本人的见证下揭幕,小男孩博塞就是在这里遇见了精灵,铜像还包括她以这里为背景的几本书中的人物和铭文。
阿斯特丽很少在自己的作中描写男女情爱,在她笔下更多出现的是天然日常的亲子之情,许多都来自她对自己父亲Samuel August的童年印象和感情。在阿斯特丽的笔下,沉重的现实生活中总是存在一个充满乐趣的幻想世界。她撰写了多个关于孩子们在不同的幻想世界中寻找新朋友的故事,新朋友通常是小矮人或有生命的玩偶,这些也许与她年轻时不得不与儿子拉尔斯分开的经历有关。他们总是在孩子们生病、孤独或无聊时出现,而且父母不在家。例如,在《尼尔斯·卡尔松-皮斯林》(Nils Karlsson-Pyssling)中,尼尔斯是住在男孩伯蒂尔(Bertil)房间老鼠洞里的小矮人,只有拇指大;在《暮光之国》(I Skymningslandet)中,每当黄昏时分,利尔永克瓦斯特先生(Herr Liljonkvast)就会敲敲窗户,带着男孩悦然(Göran)到斯京各处飞翔探险。(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