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月底来到维也纳,下飞机后的第一个目标就是“第三个人博物馆”(左图),因为每星期只开门半天,错过就只有等到下次了。《第三个人》(The Third Man)是英国伦敦影片公司1948年拍摄的惊悚悬疑电影,由英国作家格林汉姆·格林(Graham Greene)编剧,卡罗尔·里德爵士(Sir Carol Reed)执导, 1949年上映。影片描写了二战结束后的第一个冬天,在美英法苏四国共管维也纳的晦暗年代里,一起意外死亡引发的扑朔迷离的事件,主人公在友情、爱情、人性之间的挣扎抉择,以及在罪案调查中各方利益集团的争夺较量,右图是电影海报中的三位主要演员约瑟夫·科顿(Joseph Cotten)、阿莉达·瓦利(Alida Valli)和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
《第三个人》获得1949年戛纳金棕榈奖、1950年英国电影学院最佳电影奖和1951年奥斯卡最佳摄影奖,在英国影协评选的“英国百大影片”中排名第一,成为英国电影的皇冠之作、黑色经典。虽然这是一部典型的英国影片,却也呈现了好莱坞的一面,可以说是美国通俗文学与欧洲现代文学的某种博弈与融合。联合制片人是伦敦电影公司的创建人柯达爵士(Sir Alexander Korda)与美国电影业巨擘塞尔兹尼克(David O. Selznick),塞尔兹尼克是奥斯卡最佳影片《乱世佳人》的编剧及《蝴蝶梦》的制片人。由于他的坚持及考虑美国票房,男主由原著中的英国人变成了美国人。
二战期间,导演里德和编剧格林曾分别加入英国陆军和为军情六处工作,格林的小说混合了侦探、间谍和心理等多种元素。根据诺贝尔奖官网披露,他在1950-1971年间,26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有“20世纪人类意识和焦虑最卓越的记录者”之誉。里德于1968年执导的根据狄更斯原著小说改编的歌舞片《雾都孤儿》,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六项奥斯卡金像奖,柯达和里德是最早两位被封爵的英国电影导演。格林的敏锐研究和里德的纪录片风格,使得《第三个人》成为战后维也纳的独特见证,影片中出现了很多当年维也纳的历史画面,70年多来在全世界圈粉无数。
第三个人博物馆是一间没有赞助商和政府补贴的私人迷你博物馆,2005年开张,面向所有《第三个人》的影迷以及对于维也纳二战前后的历史感兴趣的游客。博物馆主人Gerhard和Karin夫妇(左图)就是一对狂热的超级影迷,两个十分有趣的人。Gerhard是一位学建筑出身的自由艺术家、收藏家和执业导游,从1990年代中期起,他收藏了大量与影片有关的原始文物和文件。博物馆的理念和设计则来自Karin,她会说一口流利的日语,她说可惜自己不会说汉语。两人建立这个博物馆向《第三个人》致敬,这在全世界大概也是不多见的。右上图是编剧格林1959和1987年的照片,右下图是2017年Gerhard和Karin在瑞士沃韦(Vevey)拜谒格林墓地。
影片以战后维也纳被炸毁的蒙太奇画面开场,伴以里德的画外音:“我从不知道旧时的维也纳”。梗概如下:二战结束后,破产的美国流行小说家霍利·马丁斯(Holly Martins)来到维也纳投奔好友哈里·莱姆(Harry Lime),刚到就得知哈里车祸身亡。在哈里的葬礼上,英国警官卡洛维少校不客气地让他马上离开维也纳。然而马丁斯决定留下来调查好友死亡的真相,他找到哈里的女友——歌剧明星、捷克人安娜·施密特(Anna Schmidt)一起调查。随着情节的推进,更多的真相被发现,更多的阴谋被披露,马丁斯查出哈里死时还有第三个人在场。于是,一切的关键就在于找出这位神秘的第三个人 ……
《第三个人》用黑白胶片和绝妙的光影声音,勾勒出一个战后混乱的欧洲及美苏冷战前期的时代特色。影片使用维也纳特有的齐特拉琴(左上图)配乐,无处不在的单调琴声如同观众紧张的神经,并使得默默无闻的酒吧演奏者卡拉斯(Anton Karas)成为国际明星。摄影师克拉斯科(Robert Krasker)是第一位获得奥斯卡奖的澳大利亚电影摄影师,左下图是两台轻型 35 毫米胶片摄影机,用于拍摄几个短片场景。右图是一架1936年生产的德国蔡司Ernemann VIIb放映机,墙上挂着长长的电影胶片,还播放了两分钟长的影片片段。最精彩的影评是:“有这样的黑白影像,还要彩色做什么?”
影片充满了德国早期表现主义派电影的风格,特别是好莱坞大导演威尔斯出演的大反派——卖假药的哈里,贡献了值得铭记的巨星表演,风头盖过男女主。 他在维也纳摩天轮前为自己辩解时即兴说出的那段台词,至今为人们传诵:“意大利人让波齐亚家族统治了三十年,他们经历了战争、恐惧、谋杀和屠杀,但他们拥有了米开朗琪罗、达芬奇和文艺复兴。在瑞士,人们彼此关爱,享受了五百年的民主与和平——但他们有什么?只有报时鸟。” 博物馆中一共展出了70 多张多种语言的电影海报,左上图是法语海报,右上图是瑞典语的。
影片中哈里“复活”后的出镜被称为“史上最拉风的进场”,他投射在门洞里的身影如同怪兽,一只小猫蜷缩在他的鞋子上,半明半暗的面孔在黑暗中闪烁。马丁斯与哈里两位老友不期而遇,完美地契合了影片紧张、怪诞和恐怖的基调。编剧格林被认为是一位罗马天主教作家,影片对于宗教主题的处理带有审慎的反讽意味,以哈里的第一个(假)葬礼开始、第二个(真)葬礼结束,就像基督复活的黑暗版本。Gerhard和Karin在博物馆打造还原了哈里第出场(左)和最后他在迷宫般的维也纳城市下水道里被马丁斯击毙的场景(右)。哈里张开双臂站在下水道中,犹如被钉在十字架上,从这个意义来说,《第三个人》达到了神话的高度。
博物馆的 15 个房间内展出了 3000 多件展品,《第三个人》充满了暗示和隐喻,处处体现创作者的独具匠心。影片中使用了大量非常规倾斜构图,营造了一种不安的气氛,这是里德的影片主题之一的视觉表达——平衡以及对失去平衡的恐惧。里德的另一风格是儿童与动物,他创造了天真的小男孩汉塞尔(Hansel)这一独特角色,黑暗中的猫则暗示了站在阴影中的人是哈里。在影片中扮演小汉塞尔的是三岁奥地利男孩Herbert Halbik,《第三个人》是他出演的唯一一部电影。Halbik 后来因故致残,是影片中至今唯一在世的演员,今年已经77岁了,他将自己的签名剧照(下图)送给了博物馆。
有趣的是,这部影片在日本引起了疯狂的追捧,有一间展室全部是日语海报,很多都是影片最后女主安娜走出维也纳公墓的经典长镜头。安娜从远处向观众走来,公墓甬道旁深秋的落叶纷飞,安娜经过等在路旁的马丁斯,连看都没有看他一眼便走出画面。尽管哈里是黑道中人,马丁斯对安娜也暗生情愫,但安娜却对哈里念念不忘。其实原著剧本结尾是在哈里葬礼之后,“沿着两旁布满豪宅的长长的道路,两个小小的人影缓缓地走到了一起”,暗示安娜和马丁斯即将共同开始新生活。影片结尾的改动是里德的主意,得到联合制片人塞尔兹尼克和科达的支持,却遭到格林的抗议。
说到维也纳,令人联想到的常常是强大的哈布斯堡王朝、恢弘的巴洛克建筑、莫扎特的交响曲、施特劳斯的华尔兹、茜茜公主的传奇故事……。20世纪初期的维也纳,却成为现代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摇篮之一,昔日帝国在随之而来的一战炮火中土崩瓦解。1938年奥地利第一共和国被纳粹德国吞并,改名为“东部省”,走入至暗时刻。在1945年的“维也纳攻势”中,全城遭到严重破坏、满目疮痍。纳粹德国无条件投降后,美英法苏四国对维也纳进行分区军事占领。黑市交易盛行,难民流离失所,没有人真正知道该信任谁。直到1955年同盟军撤出,奥地利才完全独立并成为永久中立国。
二战后的欧洲大陆一片焦土,在柏林、在汉堡、在德累斯顿,战争遗迹和纪念碑随处可见。例如,德累斯顿和维也纳的老城都是在战争的废墟上重建的,德累斯顿的教堂、宫殿及歌剧院墙壁上像打补丁一样镶嵌着旧砖,无时不给人以警醒,然而这样的景致在维也纳却鲜有见到。左上:霍夫堡新皇宫,1938年3月15日,希特勒在皇宫阳台上宣布将奥地利并入第三帝国,至今仍在争论是否重新开放这个阳台。右上:圣斯蒂芬主教座堂,1945年在炮火中遭受重创。左下:帝国酒店,希特勒年轻时曾在那里打工,二战后是苏联占领军总部。右下:位于黑山广场的苏军纪念碑。
《第三个人》博物馆主Gerhard认为,影片记录了维也纳历史上那个经常被忽视的重要时代,揭示了在四权分治期间难以掩饰的各种复杂关系。其中的电影语言提供了一种不同寻常的走入历史的方法,遭到警方追捕的哈里可以安然无恙地躲在苏管区,安娜惧怕回到祖国捷克,黑帮头目波佩斯库是罗马尼亚人,冷战已见端倪。在博物馆里有一间展室,各种各样的原始文件和实物揭示了战后维也纳在被炸毁的建筑物、饥饿、黑市和分界线之间的日常生活。Gerhard和Karin夫妇倾一己之力,将这部影片、这段历史浓缩在一间小小的博物馆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更是功莫大焉。
左上:美军用品及星条旗。右上:关于战后四国共管维也纳期间的另外两部电影广告——《红色多瑙河》(美国)与《吉普车上的四个人》(瑞士),前者讲述一位英国上校协助一位苏联芭蕾舞演员,避开克格勃间谍追踪逃离维也纳的故事;后者讲述代表各占领国的四名官兵乘坐同一吉普车巡逻时,抓住一位逃跑的苏联战俘后发生的故事,片名已成为“占领”的代名词。左下:维也纳公墓的林荫大道,但不是《第三个人》中的那一条。右下:偶遇Gerhard带领游客在老城区观光。
油管上的《第三个人》官方预告片和经典镜头
相关博文:大流行之后重游维也纳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8059/202206/25037.html
昨天去了本地博物馆,四个月左右换次主题,有关本地,算是小众,也挺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