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书架,发现了二十多年前朋友送的一本英文书,这本书是她女儿女婿合写的,记录了她女儿的文革经历。
女儿写回忆录的时候,才30多岁,外人看来会觉得有点儿早。可是,只要经历过文革的腥风血雨,小孩也能写出内容丰富的回忆录来。
文革开始的时候,女儿才四岁,母亲在文化部搞外事工作,父亲是年轻的电影导演。女儿依稀记得文革前一家三口的幸福生活,她是独生女,备受父母宠爱。星期天爸妈常带她出去玩,并留下了许多照片,其中几张被收入这本回忆录内。照片上一家三口颜值很高,轻松快乐,任何一张都可以用作展现新中国幸福生活的宣传画。
文革开始后,由于爸妈相对年轻,只被冠以走修正主义路线,只专不红等不痛不痒的罪名。后来,妈一度离开北京,去外地干校劳动,女儿留在北京跟爸生活。这段生活给小女孩留下极大的心理阴影,除了大环境中没完没了的人斗人、人害人,也因为她看到爸背叛了妈,跟别的女人谈情说爱。当爸坠入爱河的时候,她被丢置脑后。爸的婚外恋终于被妈发现,之后女儿跟着妈去了外地干校,过了几年才又回到北京。
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女儿对妈的爱和对爸的怨。这本回忆录以女儿即将赴美留学结束,并未提及爸妈的关系究竟如何了。在现实生活中,爸妈没有离婚,从爸的“婚外恋”到女儿出版回忆录,中间隔了二十多年,可见妈一定原谅了爸。但是女儿不能原谅,在美国站稳脚跟后,女儿为妈办了绿卡,没为爸办。出书时,妈独自在美打工。
这本书可读性强,有许多真实的细节,第一作者是女儿,第二作者,也就是执笔者,是女婿。女婿是美国白男,用母语英文写作,文字流畅自然。书是九十年代中期出版的,当时不少美国人对中国颇感兴趣,书的销路不错,小两口为了售书,还去不少书店签售,分享创作过程。
妈很为女儿感到骄傲,把书送给不少朋友,包括几名美国人。文革故事震惊了美国读者,一个小女孩的孤独感和恐惧感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念到爸的背叛和对女儿的冷漠,他们万分同情妈,一致谴责爸的自私无情。有美国人看完之后,想当然地对妈说,离开爸是对的。这才发现,两人没有离婚。妈解释说,女儿太小,不了解其中的原因和细节,写书时又受到女婿的影响,有些情节被夸大了,因为女婿追求的是好莱坞电影效果。这也有可能,女婿确实希望这本书能被拍成电影。
其实,我也可以看出朋友有点儿失望,为了出名,女儿女婿不惜家丑外扬,如果真如她所说,小两口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添油加醋,那实在有点儿不厚道。
出书的时候,女儿在一家公司做财务,女婿是作家,全职写作。不过据妈说,实际上,也算不上作家,就是个“坐家”而已。
当年,妈不远万里,来美探望女儿,发现女儿每天早出晚归,女婿整日在家吊儿郎当。听说他是作家后,妈要看看女婿的作品。女婿这会儿拿出了十几张纸,这就是他几年坐家的成果,妈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女儿对养活女婿毫无怨言。
妈来探亲后不久,女婿姐姐两口子来投奔女婿了,那会儿姐姐一家也没人工作。于是女儿变得要养活五口人。妈舍不得女儿,自告奋勇离开了女儿家,去做住家保姆。谢天谢地,女婿姐姐住了好几个月后,终于搬走了。
女婿可能苦于无题材可写,不得已坐家。听了女儿的经历后,决定写出来,两人共同努力了两三年,书终于出版了,女婿圆了作家梦,小两口还用所得稿酬买了房子。名利双收,皆大欢喜。之后女儿继续上班,女婿继续坐家,作品又开始难产。
因为这本书勾起了女儿许多不快的回忆,她认定父母应该离婚,于是便劝妈离开爸。而朋友私下里跟我说,他们夫妻关系一直不错,爸是个热情奔放古道热肠的人,不过是被别的女人利用了。她家的私事,不能随便猜测,不过我倒是目睹过爸的“热情奔放”。朋友后来成了美国公民,有一年,爸来美探亲,邀我去玩。刚见面,爸就三步并作两步,上前来双手紧紧握住我的手,不断摇动,满面笑容,一见如故。爸是东北人,能说会道,跟妈江南女子的文静形成显明对照,可能这就是相反相吸 (opposites attract) 吧。
由于妈不但不离婚,居然还跟爸你来我往,中美之间频频探亲,女儿加大了火力,力劝妈离婚。她断定妈是不快乐的,看妈的样子就知道她不快乐,有这样的丈夫,哪个女人快乐得起来?妈之所以不跟爸离婚,是因为患有心理疾病,在情感和心理上过度依赖伴侣。也就是说,妈依赖爸成瘾,过度需求爸的支持和关注。最后妈也受不了女儿的喋喋不休了,直告女儿,这是她的生活,不用女儿管。女儿一怒之下,跟妈断绝了往来,妈写信打电话一律不理,让妈很难过。真是清官难断家务事,一家一本难念的经。
不曾想到,爸妈尚未离婚,女儿竟离婚了。那个女婿,坐家几年一事无成,开始怨恨平庸无味的中产生活,这样的生活让他失去了写作的灵感。老天有眼,及时让他结识了一名拖有三娃、没有丈夫的黑女,据说那家乱七八糟像狗窝,生活大起大落危机四伏,女婿居然搬到狗窝去了,应该是找到了灵感之泉。
女儿离婚后,或许是成熟了,终于跟妈修复了母女关系。妈说,女儿跟爸的关系还有点儿紧张,不急,让时间来修复吧。妈七十多岁的时候,回北京定居了,跟爸共度晚年。今年她应该八十八了吧。
https://www.youtube.com/@LeLeFarley/videos
豁胖豁得太野豁豁,还真把自己当歪果仁了:)最终是在南华早报为回忆录错误道歉,表示愿与苏州大学调解以避免官司。
https://www.forbes.com/sites/jennagoudreau/2013/01/31/bend-not-break-author-ping-fu-responds-to-backlash/?sh=6c19fdeb2809
故事里的爸可能就是流行小说中说的,妈一世的劫。热情洋溢的爸,实在不是过日子的好伴侣,但妈可能就是被这种人吸引,觉得别的男人平淡呢。熬到爸老得没魅力了,才成就了两人的相濡以沫
女婿居然搬到狗窝去了,应该是找到了灵感之泉————哈哈哈,此处好诙谐:)
除非极其热爱,不然当作家可是个苦差事,尤其是对需要顶门立户的男人。海风好故事!
很像当今 Harry 和 Meghan。靠暴露老爸、后妈、大哥、其他亲戚、甚至给皇家伺候马的女生的隐私,不但赚够了 Montecito $33 million 豪宅,一生花销都够了。
当地人有一个顺口溜:向阳屯北京佬,穿的破吃的好,一人一块大金表,周末就往城里跑,想回北京回不了、、、
真是如此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