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退休后会搬家,如搬到便于居住的老人社区,搬到离儿女较近的地方,搬到生活费用和税收较低的地区。一般来说,老人希望这是最后一次搬家。
可是,也有人不是这么玩的。前几年认识了一位退休经济学教授马克,退休前住在芝加哥地区。因曾几次来加州湾区旅游,爱上了这里的自然风景和气候,计划退休后迁居湾区。
马克离婚多年,无子女,无牵挂,经济压力不大,早早存足了养老金,一到62岁便退休了。刚退休就卖掉了芝加哥的住房,用这笔钱在靠海的加州小镇买了个只有800多英尺的小康斗,四十多万,地段不错,离海边不远。
马克一边在周边地区游玩,一边对小康斗做了些装饰性的整修,如刷墙换灯具之类的,小康斗显得更时尚了。马克注意到这个地区房屋供不应求,房价一直在上涨,他在康斗刚住满两年,就转手卖了,赚了十多万。
马上追加投资十多万,七十多万买了个独立屋,在同样地区,去景区也很方便。马克的聪明在于只买需要小修小补的房子。与上次一样,在享受生活之余,修补房子成了消遣。花两三万请人刷了外墙,把院子美化了一下,房子外观顿时亮丽起来。住满两年又卖了,九十万出手,又净赚了十多万。
这会儿,马克熟悉了湾区,对旧金山情有独钟,不过那里房价略嫌过高,因此决定继续留住小镇。
下一栋买的是一百多万的小房子,四五年前买的,三层楼,有海景,已装修一新,两卧两卫,底楼是车库,还有个小工作间。马克请人把底楼的小工作间改成了卧室,加盖了半卫,家里多出了一卧半卫。楼上除了把厨房的黑色大理石台面换成了白色的,其他什么都无需改装。原打算住两年就转卖,可是疫情来了,不得已多住了两年。
人算不如天算,这两年正好房价疯涨。去年夏天,马克的房子上市了,一百五十多万脱手。在沿海小镇生活了八九年后,他决定搬去旧金山市区体验生活,卖房的钱在那里买个舒适的康斗不成问题了。马克打算要好好品尝旧金山生活,如果不喜欢,可以再搬家。
为了搬家方便,马克不添置过多的家具和私人用品,家里总是干净整洁,“极简”风装饰,歪打正着,这几年时兴的就是“极简就是极奢” (less is more)。
十分欣赏马克的生活方式,多潇洒啊!世界那么大,没必要困在一处。经常搬家的好处是可以不慌不忙体验各地风土人情。美中不足是到了人地生疏的地方,要重新开始建立社交圈。
这对马克来说无关紧要,因为他本来就不喜交际,习惯并享受孤独,独来独往的生活自由自在,邻居熟人只保持点头之交,离开了也没什么可牵挂留恋的。到了新地方,再要建立点头之交,也不那么困难。
有朋友对我说,她从来不打算广交朋友,交朋友应该挑剔一点,所以她挑选朋友标准很高,有三五个好友足够了,这样不必为点头之交浪费宝贵时间。如此说来,马克没什么朋友也是幸运,可以全副精力自得其乐。正如木心所说:生活的最佳状态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
这篇条分缕析了Jordan Peterson在乌战问题看法上的漏洞与矛盾之处,特别点到普京回归传统宗教更多的是出于现实利益,是当作重振帝俄辉煌的精神支柱,这与天朝某些做法有些异曲同工:)
在乌战问题上左右分化组合各取所需,不过与身在哈尔科夫一线的感受还是有不小差距。
大大方方放开评论,不回复或挑几个回即可……我发《俄罗斯必胜》4篇了,也没怕谁啊,这个月还少2天呢,你们这些胆小如鼠的简体字知识分子 :))
(纯属个人意见)
搬家太麻烦了,光想想我就头大,但很可能近几年内我会搬到另一个城市去,所以先不断暗示自己搬家太累了,然后没准儿最后就不搬了,哈哈哈哈哈。
了不起。一般退休的人最怕搬家,朋友搬到外州好几个月了新建房子里面还是好多的issues 搞得头很大,说是再也不敢搬了:)
这话说到心里去了。都说老来最怕孤独。有朋友环绕自然开心,学会和自己相处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