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第一个周五,各媒体在兴致勃勃谈论哈里王子即将问世的新书《备选》(Spare),也译为《后备人选》。用中国人的大白话,就是“备胎”。
备胎的作用是有备无患,虽然往往是备而不用。哈里对这一角色也挺认同,可娶了媳妇后,不知怎么想的,跟奶奶说,俺俩在英国呆腻了,要露个脸出个风头,老被俺哥嫂压着,要不,您任命俺俩为大英帝国使者,去加拿大替您看着点?
奶奶一眼看透了哈里和梅根肚子里的小九九,备胎还跟哥嫂争风吃醋了,出不了风头就想去尽情享乐,还打算让王室供着。奶奶的意思是,加拿大尽管去,不过去了就是泼出去的水了,从今往后别想从家里拿一个子儿。
这可不是我瞎编的,是 Netflix 纪录片《哈里和梅根》里说的。那是一部美化两口子的纪录片,具体内容等会儿再说,先来说说哈里1月10日即将出版的新书《备选》。
据BBC报道,本书的西班牙语版提前发行,不少英国媒体从中看到一些“惊人爆料”。最惊人的是哈里被哥哥威廉推倒在地。据说是当哥的看不惯弟媳,抱怨她难相处,粗鲁、粗暴。弟兄俩为此争吵,哈里写道:“他抓住我的衣领,扯下我的项链,把我打倒在地。”
“我倒在狗食碗上,碗在我背下裂开了,碎片刺入身上。我躺在那儿一会儿,神志不清,然后站起来叫他出去。” (摘自BBC News 中文网站)
这算什么事?弟弟被哥哥揍了,为报一箭之仇,写本书把当哥的骂一顿,出出气。不得不赞叹现代文明,报仇也那么文雅,古代可能舞剑决斗,皇族的说不定把兄弟推上断头台,现在可是动笔不动手。至于一般百姓家,哪那么多麻烦,弟弟跳起身来,把哥哥也推个大跟头,就扯平了。
其他爆料包括兄弟俩曾劝爸(查理三世)不要娶卡米拉,因为他俩怕恶毒的后妈。老爸迷上了卡米拉,不能自拔,哪会理睬这两小子?哈里对此耿耿于怀,否则也不至于在二十多年后,旧事重提。
另一更敏感的爆料是,哈里曾穿了纳粹制服去参加化妆晚会,这是他的错误,对吧?可是他却甩锅给兄嫂,说他俩看了哈哈大笑。这件事谁该负主要责任,不是一目了然吗?
其他爆料就留给各位自己去看吧。
言归正传,来介绍一下纪录片《哈里和梅根》。此片有六集,长达六小时。虽然在片名中,哈里排名在先,但梅根是这部影片的一号人物。哈里绿叶帮衬着夺目的梅根红花。精神焕发的梅根在影片一开始就说,外界常评论俺的种种不堪,现在还是让俺来说说自己的故事吧。
这部影片针对的是美国观众,影片再三提醒观众,梅根是美国人,是新时代的非裔(有点儿硬往非裔靠的意思,因她爸是白人,充其量也就是半非),代表了美国的前卫和开放。故事的呈现基本按照这一框架,努力把梅根展现为新时代的杰出非裔女性。然而,梅根在影片中又说,由于她的外貌,她从未意识到自己是有色人种。这使得一些非裔观众颇为不悦。
故事的开始是梅根的美丽能干聪明吸引了哈里,他疯狂地爱上了她,最终两人坠入爱河,喜结良缘。由于梅根代表了明亮的新时代,不久就迷倒了大英帝国前殖民地的各色民众,为大英帝国和前殖民地的交好立下了无以伦比的功劳。(基本就是这个意思,我不过总结一下)。
如此不加掩饰自吹自擂,梅根自己出面可能不太方便,台词便让给了哈里。哈里忠心耿耿为媳妇大唱赞歌。随后话锋一转,俺媳妇那阵子光艳夺目,让俺哥俺嫂黯然失色,他们受不了了,开始使坏,俺媳妇干了天大的好事,也没人报道了。不久媒体开始报道俺媳妇这不好那不好,俺媳妇哪受得了?抑郁了,还说要自杀呢。
看来梅根嫁入王室后,确实不适应,清规戒律,管头管脚,做王妃不易啊!
这大概是头一集半的主要内容,接下来的四五集冗长拖沓,细述了媒体的种种不是,尤其是王室和媒体的关系。这部自我美化的纪录片,自然不能漏掉任何对哈里和梅根有利的细节,而有利于他俩的细节本就不多。他俩一再强调,甚至夸大自己的作用,似乎只有他们才代表了新时代,王室不重用他们是错失了种族愈合、代际变革、沉闷王室重获新生的机会。
王室对媒体的态度向来是“不抱怨,不解释”。遗憾的是,这完全不是哈里和梅根的菜,他俩总在考虑如何从媒体获利,曾经是为了出名,眼下可能更多是为了换取货币。然而世上哪有只得不失的好事?两口子高估了自己的价值。
据梅根说,她尚未嫁入王室,她爸便开始向媒体透露八卦,换点零钱用用。为此,梅根跟她爸闹翻了,拒绝她爸参加婚礼,而请公公查理亲王充当老爸,走过红地毯,把自己交给哈里。她爸如此下三烂,自然引起王室成员的轻视。
梅根决定给她爸写封信,敦促他不再出卖自己。可她爸把信给了伦敦《邮报》,说要澄清对他不利的报道,《邮报》节选了几段刊登出来。为此,2019年梅根起诉《邮报》侵犯了其隐私权。在诉讼过程中,被问及是否主动联系过作家,出版两口子的传记,梅根一口否认。在被证明确有此事后,梅根又推说自己忘了。这大大降低了她的可信度。这桩官司拖了两年,最后梅根胜诉,公众人物也有保护隐私的权利。
在哈里看来,这场官司导致了梅根2020年7月的流产,因为官司给梅根带来压力,她几个星期睡不好觉。
有人觉得哈里一直没有从母亲戴安娜死亡的阴影中走出来,他把母亲的死归咎于媒体,尤其是狗仔队的疯狂拍摄,现在又把未出生孩子的死也归咎于媒体,尽管流产跟官司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观众不难意识到,两口子都需要一定的心理治疗。
影片的很大篇幅都是两口子对媒体的控诉。倘若仅仅是媒体也罢了,哈里还把他哥视为媒体同谋,怀疑他哥跟媒体勾结,封杀了对梅根的正面报道,而让丑化梅根的新闻四处泛滥。
更让两口子不能容忍的,是王室对他俩熟视无睹。说句公平话,王室也不可能人人平等,是吧?未来国王和国王备胎的待遇不可能一样。哈里回忆,婚后他俩住在肯辛顿宫。梅根耐不住了,赶紧纠正他:俺俩没住在宫殿里,只是在宫殿所在地,俺家房子非常小,天花板太低,你会撞到头。后来又忸怩补上一句,但房子很漂亮,在伦敦超级黄金地段的一个花园里。这样的抱怨恐怕难以得到任何共鸣,而显得贪心不足,无病呻吟。
但有些抱怨是有道理的,狗仔队太猖狂了,一旦得知王室成员的行踪,就像苍蝇蜂拥而来。他俩曾临湖居住,狗仔队开着船来拍摄;他俩躲到山里,四周搭起又高又密的围栏,狗仔队的无人机成天在空中徘徊。所以,皇亲国戚的日子也不好过。
然而,人生总是有得有失,特权与责任义务捆绑在一起。身为王室成员,享受种种特殊待遇,就该为王室的生存运转好好服务,而不是要挟奶奶要去加拿大,让王室买单。这两口子有点儿犯迷糊,以为“淡出”可以吓住家人,却不料奶奶不吃这一套,最后他俩把自己逼进死胡同,只得假戏真做。
离开了王室,哈里和梅根还有什么?只剩下一肚子的怨恨,他俩盘算的是,如何用他们的故事,通过纪录片,出书,接受媒体采访,去换点儿钱币。梅根当年还痛斥她爸出卖自己,如今是自卖自了。
实在说,这部纪录片让我看到梅根的迷人之处,漂亮,聪明,能说会道。可惜这些优点留下了太多刻意打造的痕迹,完美到不真实的地步,她的作用也被过分渲染了。影片做得太过火,物极必反,给人留下梅根极度自恋、喜欢玩弄手法的印象。
至于哈里,显然患了“妻管严”,他们家更像是“妇唱夫随”。而且哈里难以掩盖其不快乐,虽然影片的最后镜头是加州明媚的阳光,哈里说他失去了朋友,但获得了新目标,因为他已经“超越”了旧生活和他的故国,已经在往前走了。
若真如此,为他俩祝福,希望不再纠缠过去,既然淡出了,就脚踏实地好好过日子。可是,曾为王子,哪能甘心淡出?
观众也不傻,看透了他俩的小心思。英国媒体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自网飞的纪录片公映以来,两口子的受欢迎度急剧下降。截至去年11月底(影片公映前),在接受调查的1500名成年人中,约有45% 对哈里持有好感,29%无好感。影片上映后,今年1月初,只有30%对哈里有好感,45%无好感。至于梅根,好感度也从35%降到23%,反感度则从38%升到52%。
虽然这部影片的主要受众是美国人,而不是英国人。但即使在美国,多数人对这两口子和王室的恩怨无动于衷。美国媒体人也表示,厌倦了听哈里抱怨他的困境。哈里新书的出版,更让不少人猜测,这么做是不是因为他俩急需钱(他俩在圣塔芭芭拉买住房,花了3千3百多万美元)。为了钱,哈里和梅根会走到多低?这个问题还是留给时间去回答吧。
等大家的兴趣没了,他们还晒什么,晒自己的床上生活?梅根爱钱如命什么都可能,也许哪天她看到更有钱有劝的人扔掉哈里也可能。
梧桐之丘 发表评论于 2023-01-07 06:05:21
每次读到这样的新闻就感觉为哈利的猪油蒙心感到痛心。你说奶奶多疼爱这个孙子,检阅部队的时候,奶奶伫立在爱孙前满面慈祥,看不够。孙子想笑不敢笑,嘴角上挑。多温馨的祖孙情。嗨,现在越来越作啊。
周末快乐!
谢谢来访,周末快乐!
我只是一己之见,不是正式影评,有兴趣的,还是亲自去看看电影好,可能会得出与我完全不同的结论。因不是电影界的,不懂如何编剧为好,如何不好,只能分享作为观众的原始感受。画面的确不错,很舒服,访谈和历史镜头转换得也很顺畅,一看就是出自行家之手。
影片的目的和主题一目了然,就是要把哈利和梅根最好的一面展现给观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揭露王室的阴暗面。问题是,整部电影是一面之词,两人反复的控诉,不免单调枯燥,也凸显出这部影片的“片面性”。
总之,我不喜欢影片的冗长拖沓,如一篇影评指出,有些关于越战的纪录片都没有六小时这么长,而这部,鸡毛蒜皮,啰啰嗦嗦。不瞒你说,我常常看不完一集,已眼皮打架。不过,这只是瞌睡虫的个人感受而已。
周末快乐!
链接:https://globalnews.ca/news/9348998/prince-harry-meghan-markle-documentary-popularity-drop/
英国王室即使一个家族又是一个政治机构,身为王室成员,不能总想着享受王室的种种特权和待遇,而不履行自己该承担的责任。同时,王室不同于一般家庭,它的政治功能注定了每个王室成员在公众面前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就和政府首相地位不同于一般大臣一样,无可厚非。身为王室成员应该有这样的政治头脑,h和地位尊卑意识。做不到这一点,自愿退出也可以理解。但靠出卖家丑,博出名,赚外快,品行下作。他还想要回父亲,要回兄弟,要回家庭,而不是一个政治机构,真是幼稚可笑。
其实对哈利梅根的看法是对戴安娜的看法,因为他们不过就是重复戴安娜做过(并且失败)的事情,只是戴安娜没有他们那样大的勇气(好在梅根是美国人,有地方去,这是戴安娜当时不具备的)。哈利曾经在美国对记者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从the crown认识到英国王室的丑恶,现实中的王室远超电视剧。如果认为是一种夸张,或者仅仅是一种个人看法,那么当从纪录片中看到戴安娜与他们夫妇的遭遇几乎完全相同的时候,也许就不这样想了。
不得不承认the crown也许是英国共和派的观点,但谁也不能否认那些事情是真实发生过的,只不过人们的解释可能不同,就像如今人们解释哈利夫妇一样。但有一件事应该没有异议,就是如果认同和喜欢戴安娜,理解她的行为,就应该支持哈利梅根夫妇,否则无法自洽,你不能说我喜欢戴安娜,但讨厌哈利梅根,这是对戴安娜的侮辱,因为他们做的是同一件事,反抗王室的虚伪和规矩对人性的桎梏。
还没看哈利的这本书,但关于威廉对他的态度的问题其实不难解释,the crown中对查尔斯的描写也具有这种人设,因为不论威廉还是查尔斯都具有王储的身份,这个身份让他们从小就受到王室成员,不仅是家人,更是下人的区别对待,不难理解培养出任性跋扈的性格,所谓兄弟情是不存在的,因为生来就是不同的身份,看看crown中女王对自己妹妹的冷酷无情,导致其一生情感悲剧,也能知道这都是“有传承”的,在“责任和规矩”的名义下,冠冕堂皇,实际是不愿意承担任何对家里亲人的责任。人们大概都喜欢“罗马假日”这部喜剧片,这是以女王妹妹玛格丽特为原型编剧的,让奥黛丽赫本成名,但看过crown,谁还会认为真正的英国公主,女王的妹妹的生活是电影中的那样?
那么再看哈利指控其兄对其施暴,有什么难理解的?兄弟名份仅仅是名义,是家庭的仆从,是王位的贡品。
英国以外的人对英国王室有一种很不实际的潜意识,尤其是美国人(大概是美国没有过王室的概念),这是去英国以后才体会到的,其实不过就是一个精心包装的大饼,英国人自己也知道,大多数人接受王室,但对他们并没有多大尊重,毕竟英国人中只有20%左右是保皇派。
从戴安娜到哈利,让人们认识到了一个与公众前表现不同的查尔斯和威廉,也就是王室的真实面目,英国王室也该到了退出历史的阶段。
戴安娜是追求自己的权利(不是权力),哈利是追求自己的幸福,都是被王室不认同的,就像当年女王不认同自己的妹妹爱上一个离婚的王室秘书,二战英雄,阻止了他们的婚姻,哪怕妹妹花了三年时间满足了王室的规则。
人性就是这样被摧残的,不同的是玛格丽特只能认命,戴安娜至多是不愿意沉默,但也不敢公开与王室决裂,到了第三代,哈利不仅不沉默,而且反击。
这件事不能不说是梅根的影响,毕竟她具有的公共身份甚至超过戴安娜,她不仅年龄比戴安娜成熟,不是戴安娜那种结婚时世界观还没有形成的概念,同时也是联合国女性权益大使,自己也是当时好莱坞热播连续剧的主演之一,有自己的资源。从威廉哈利夫妇四人一起参与戴安娜慈善基金会的活动时的表现来看,梅根的见识和大方程度远超其他三人(据纪录片说这是王室不满意梅根的原因之一,风头压过王室),纪录片中有很详细的镜头(不得不佩服好莱坞的叙事能力)。
梁晓声在雪城里有一句话,一个好女人是一所学校。我不知道这句话是他在小说中编出来的,还是真正存在那个流传的北大荒情书,但对于男人来讲,是千真万确的。
如果不是梅根,哈利可能永远不能走出王室的禁锢,永远是个spare,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人。这不是一个叛逆王子的故事,而是一个想具有普通人权利,而不是王室点缀的故事。从客观角度来讲,这是哈利为其母复仇,尽管这是否是他的初衷是值得怀疑的,毕竟理论上应该是威廉的责任。
但从纪录片不难看出,不论威廉还是凯特,不过都是王室工具,而他们似乎也愿意成为这种角色,这是王储的责任,高于亲情,甚至高于对自己母亲的记忆,那么复仇的事情落在老二头上也就能解释。
这部纪录片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好莱坞一流编剧的厉害,当然,这也许是美国人对王室和人性的解释,但就如crown一样,不能否认事情发生过,而且有详细的记录。
本人觉得书中的事很平常,
和百姓家庭相差无几。
没事找事。被美国B操坏了。
看到微信群里称哈公子为傻儿子,原来真是这么回事儿!
有些人看问题偏执,自己想想就好了,偏要写出来,弄得贻笑大方。看来哈公子的这本书就是这样的
Harry遗传了他爸爸和妈妈作的一面,找的媳妇是作上浇油。
性格决定命运,即使他这么好的出生。五年后,他们只会因没落被提及。那时没有料可爆了,利用价值也全部被兑现了。求仁得仁,好自为之。
同感。海风姐好文!
Spare us, spare them, and spare yourself, Harry. “Spare,” Prince Harry’s revenge on his family, the media, the horsey older woman who deflowered him in a field behind a busy pub and anyone who has ever treated him as the spare to Prince William’s heir, is literary self-harm. Every time the half-wit prince puts the knife into his brother, the fumbling assassin falls on his own blade. Call it Harry-ki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