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黎的博文《FBI的女人》让我想起以前的学生。我在一所研究生院干了20多年,每年春天,在读的研究生就开始找工作。这时候,外交部、中情局和联邦调查局会来学院招聘,是那种泛泛的招聘,让学生知道那些机构也有就业机会。国际研究系、翻译系、公共管理系的学生往往对这些工作挺有兴趣。
有一年,班里来了一位大眼睛高个子十分面善的小伙子,小伙子特别友善,脾气随和,大家都喜欢跟他相处。他来自中西部一个农业州。之所以对他印象深是因为在暑期的初级中文班,老师问他:你有几个兄弟姐妹。他掰掰手指,迟疑地说:十四。老师又问了一遍,他的回答依旧是十四。老师以为他搞不清数字,用英文重复了一下他的回答: fourteen? 小伙子这下笑容满面,不住点头。看来小伙子众多的兄弟姐妹,让他从小学会妥协忍让,难怪脾气那么好。
小伙子申请了FBI的工作,把家里祖宗三代,还有所有读过的学校、住过的地址、家里的亲戚、工作过的地方、以及从中学起各个阶段证人的名字和联系方式都填进了申请表。终于,他得到通知,可以去FBI办公室面试。通过了初试之后,又去DC复试,大家都挺为他高兴的。
从DC回来后,同学们向他打听复试的结果。小伙子不好意思地笑笑,估计自己没戏了。原来好几个小时是用测谎器测试他的回答,同样的问题会几次出现。小伙子说可能自己太累了,居然在测谎过程中,哈欠连连,最后熬不住困意,打起瞌睡来。连测试他的一本正经的FBI官员,最后也忍不住了,他离开时,笑着对他说:你一定是个好人。
试想,骗子哪能如此放松?编谎话都来不及。只可惜,好人归好人,FBI不需要如此佛性随和的特工,小伙子的FBI美梦泡汤了。
还有一名越南华裔的学生,三四岁移民美国,来自美国东部。研究生要念两年,第一年暑假她在国家安全局下属机构找到一份实习。秋天回来告诉我,那个办公楼里的人非常古怪,宽大的走廊里,哪怕没有人,所有的人都贴着墙低头走路。刚去那里实习时,她热情地向同事打招呼,但许多人像没听到一样,头也不抬。实习完了,主管询问她的印象,她问主管,为什么大家不走走廊的中央,而贴着墙角走路?主管说从来没注意到这一点,这位学生挺有观察力。
临毕业时,我问她去哪儿申请工作,她打算去国家安全局,跟稳定的工作和收入相比,古怪是可以容忍的。
后来有FBI来找我,因为她把我列为她在研究院上学的证人。那时候,不少学生把我列为证人,我也常跟FBI谈话,回答比较皮毛的问题,确认一下申请人不是极端分子,没有特别离奇的言行,忠于美国,不会颠覆美国政府等等。可这一次,除了这些问题,还问了我一堆关于她家的情况,特别是她家的海外关系,我自然是一问三不知。她家应该没问题,因为她入职安全局了。
从问题的深浅,也可以看出学生申请工作的保密程度。保密度高一点的,问题多一些,如学生喝不喝酒,吸不吸毒,喜爱不喜爱社交,有没有欠债,有没有去国外旅行,平时跟我说什么话题,等等之类。
有一位非常优秀的学生,因为在中国各地留学了几年,国外社会关系太“复杂”了,被外交部拒绝录用。这位学生的中文非常棒,本来是可以成为得力的口译员的。
由此想到,中国大陆籍的第一代移民,因为是共产国家来的,不必去这些机构浪费时间,背景审查是通不过的。而有几位来自台湾的学生,都顺利进入外交部和国家安全局了。
那工作真不适合他:)
哈哈哈,笑死。人还是不要说谎的好,这样比较简单。如文中所说,FBI只是一个重要的联邦警察机构,FBI Agent也仅是个警察,当然训练要比一般的州警郡警市警要严格一些,但并不是“保密“部门,与CIA,NSA,DCSA等根本不是一回事。 只有完全没有概念的人才会把FBI认为是什么不得了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