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长大离家后,父母往往要经历相当一段时间才能适应空巢生活。本来嘛,多年来为子女做牛做马,衣食住行一把抓,还要管学习、管健康、管品行、管世界上所有想得到的...... 父母可以为了小天使的一句话开心得腾云驾雾,也可以为了小讨债鬼的一句话伤心不堪。不过,这不就当父母的苦乐吗?突然间,被管的那个离家了,思念和不舍紧紧相随,挺折磨人的。
有个朋友的儿子去伯克利上大学了,四年里她居然每个周末为儿子送饭送菜,朋友们一再劝她,如此不放手,儿子怎么长大?
更有一朋友的妻,坚持要去儿子大学所在地买房,她可以搬去照顾儿子。亏得朋友拎得清,坚决不买:你难道要儿子被同学嘲笑吗?
也有心宽的,儿子走了,老两口赶紧把大房子给卖了,说是要让儿子知道,人生没有回头路,他离开了,家里连他的卧室也没了,得靠自己一路向前。
估计大家能猜到,前两位妈妈是华人,第三位是白人。白人妈妈想得开,笑呵呵引用了犹太女人的人生感悟:儿女走了,猫狗死了,一个女人的生活开始了!
这几位可能有点极端,多数父母平衡了理智和感情,最终适应了空巢生活。儿女不在身边有不在的好处,至少不必忙着做饭,老两口随便吃吃就行了。家里的重心也改变了,不再是围着小太阳转,原本黯淡无光的星星也有了自己的星系,放出了光芒。还有原先为了照顾子女的感觉,想离婚而不离婚的夫妇,这会儿放下包袱,离得干脆利落,老头老太太终于可以追求自由、浪漫和梦想了。
原本以为,空巢就这么空下去了。可是近几年,一些空巢朋友家重新热闹起来,子女大学毕业,甚至工作数年后,又归巢了。有的还不只自己归来,甚至带回来配偶和第三代。空巢人又要开始适应“满巢”的生活。
上述的白人妈妈,跟老公换了小房子,住了几年后,儿子大学毕业,并在南加有了固定职业,他俩不必“断儿子的后路”了,遂又换成大房子。某天儿子说要带女朋友来家探望父母,白妈妈开心不已,结果儿子带回来一名紫发女友,比他大七八岁,离过两次婚,有两个小孩,现在靠两前夫给的孩子赡养费度日。
不久后,女友搬进了儿子一房的公寓。儿子支支吾吾跟父母商量,能否带着女友和两个后儿子(step sons) 搬回家来,他们目前的住房太狭小,所住地的学区又太差,父母住房宽敞,学区又好,搬来就解决了一切问题。
白妈妈让儿子别为了住房急着辞职,毕竟要找到合适工作也需要时间,再说女友的两位前夫都住在南加,对孩子享有共同抚养权,搬到湾区来,以后送后儿子去见亲爹开销也挺大。更关键的是,老两口不喜欢女友,不适合共住一个屋檐下。儿子也很通情达理,没有归巢。更让白妈妈舒心的是,过了一年多,儿子跟紫发女友分手了,又回到了“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
另一位朋友最近是欢天喜地,宝贝儿子归巢了。宝贝儿子特别能理财,在外独立多年,房子购了好几幢,是“财政独立,提早退休”(即 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运动中的高手。儿子二十多岁定了目标,在大公司拼几年,让储蓄、投资、房产的收入足以维持生活。三十岁,儿子就达到了目标,辞了大公司的工作,工作不再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开心。他成了人生规划“咨询师”,替人出谋划策,如何进名校,如何进大公司,如何投资等,找他咨询的还不少。
宝贝儿子原来住在他买的硅谷房子里,后来发现该房出租每月可收五千租金,于是就出租了房子,自己归巢来陪伴父母。父母都年过七十,有心爱的独生子伴随左右,格外宽心开心。
这两位儿子的情况本不悲催,归巢是可归可不归。相比之下,有些成年子女的归巢是出于无奈,不归有可能流落街头。有家咨询公司(Morning Consult) 几周前在网上对400多名年龄在40至65岁的父母做了在线调查,发现约有40%的父母说,目前有一个成年子女与他们同住。此外,另有25%的父母表示,曾有成年子女与他们暂住在一起,之后又搬走了。
调查发现,子女归巢的最主要原因是:经济不能独立(33%)、试图省钱买房(28%)、失业(13%)、有大笔债务 (12%)、有意外费用,如医疗费用(10%)。
父母对成年子女归巢的感想不一,虽然享受儿女亲情,但是子女归巢后势必增加家里的开销。不少父母表示,这影响了他们的储蓄能力和人生目标,如为退休做准备的长期储蓄目标或偿还债务的短期目标。
在一些家庭,父母希望成年子女能在家用开销上做一定的贡献,譬如购买食品日用品、付租金或房贷、付水电费等,但是百分之七八十的家庭对此没有开诚布公地商讨过,不少子女是“白住”在父母家。
我的前老板(白人)退休后卖了北加州的住房,搬去费城,因女儿在费城工作。不料去了不久,女儿在湾区找到工作,搬回南湾。开始老板跟女儿一家合租房子,不久发现她成了看孩子、做饭、清扫的免费保姆,还要购买一大家人的食品杂品。如此出钱出力的赔本买卖极大影响了老板的生活质量,她毅然去东湾为自己买了住房,重回自由自在的空巢生活。
有专家说,对孩子最大的爱是帮助他们达到经济独立。可是说来容易做来难,尤其在通胀厉害、房价房租飞涨、工资增长滞后(除个别领域外)的今天,总有一些年轻人是无法实现经济独立的,归巢成了他们的出路。可怜天下父母心,谁忍心看子女受苦?那就继续为他们做牛做马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people aged between 18 and 34 in European Union countries live with their parents. The corresponding share in Greece and Italy is 69.4% . Northern European countries are on the lowest, with the corresponding rate in Denmark at 17.2% and Finland at 19.5%.
与成年的孩子相处,无论是否住在一起,都是个复杂而又微妙的问题。
老中家长比较传统,孩子们比较西化。 也有相反的。
因人而异,重要的是保持沟通。
我们是在不同的理念夹缝中,小心,慎行。
孩子回不或不回来,都有遗憾和烦恼,况且,也不以父母的意志为转移。做为父母,关键是要从财务到精神上做到完全独立,孩子回或不回,都不能放弃这种独立。
赞同。我家领导很不同意孩子一毕业家长就给买房子什么的,觉得要让孩子学会独立,自己去闯世界。老美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