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蓝山清风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山川湖海处处家——新西兰房车营地(3)

(2025-09-20 04:26:52) 下一个

瓦纳卡10大假日公园(Wanaka Top 10 holiday park)

 

五月份,新西兰已经进入深秋。我们一路南下,也就越发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浓浓秋意,那不是一种色彩单调的深秋,而是赤橙黄绿青蓝紫,晚秋尽在不言中的秋色。老舍曾写过《济南的秋天》,里面有这么一段对秋日的描写,"请你在秋天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可是,加上济南的秋色,济南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这个诗意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郁达夫也在他的《故都的秋》美文里这样写道,每到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月夜,潭柘寺的钟声……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是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他们笔下的秋天出色而有味,犹如一曲优美动听的咏叹调,一首饱蘸情愫的赞美诗,一幅神韵清绝的秋色图。

 

 

我没有二位大文豪那样行云流水般优美的文笔,写不出我们一路上所看到的天高云淡,秋意盎然的好时节,不过我可以用一个偷懒的办法(美照)来补拙——用来弥补我这枝拙笔所无法形容出来的南岛的秋意。南岛越是往南边走,那里的秋色就愈发迷人,尤其是瓦纳卡(Wanaka )的秋色,那不是三言两语能表达清楚的,那里仅一棵树就可以洋洋洒洒地写上一大篇的美文,更别说面对的是一个如诗如画的小镇。瓦纳卡的秋色是醉人的,五彩缤纷,悠远清逸,仿佛空气中都带有五颜六色的气息,是一个充满色彩的小镇。瓦纳卡的秋光更是美得让人无法形容,云儿在天上四处飘荡,云影在下面行走四方,一会儿晴,一会儿又转为阴;一会儿温暖,一会儿凉风习习;一会儿是橙黄醉染的天地,一会儿又是温馨恬静的世界。瓦纳卡的秋天气候同样很迷人,中午的太阳仿佛初夏的感觉,两者的温差并无二致,只有在清晨和傍晚才能感受到晚秋所带来的凉爽,如果再来一场秋雨,那早晚的凉意更加甚了。

 

一场秋雨一场凉,丝丝寒意阵阵来,凉风暮雨除了带来寒意之外,更会使人感时伤怀,悲秋容易滋生出孤寂感伤的哀婉之情,秋风萧瑟,叶落纷纷,一岁一枯荣,天地一逆旅,这怎么能不叫人触景生情,伤春悲秋。旧时的诗文里,悲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是瓦纳卡的秋雨则不同,它带来的凉意是渐进的,暂时的,等到雨过天晴,跟着太阳一起回来的还有那暖暖的夏日气息,所以瓦纳卡的秋天常常被人称之为"暖秋",这里的万物枯荣盛衰带着壮美的暖色调,动人却不哀婉。

 

瓦纳卡的秋水有不少迷人之处,你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到它的魅力之所在。南岛最长的河流,克鲁萨河(Clutha River/Mata-Au)发源于南阿尔卑斯山脉,直接汇入瓦纳卡湖,最后流入太平洋。克鲁萨河蜿蜒曲折,河水因冰川融化呈蓝绿色至翡翠绿色,是一种让人心动的颜色。而与瓦纳卡湖相邻的哈威亚湖(Lake Hawea),是一个冰川湖,以壮观的山景,湖景扬名天下,颜色更是以清澈的蓝色调而闻名,瓦纳卡湖则是冰河消退形成的湖,湖水的颜色更为奇特,白天是梦幻般的天蓝色和绿松石色,到了黄昏时分,日落余晖把湖水染成多变的色彩,是一种以蓝色和橘色交织在一起的色彩。难怪有人戏称上帝准在这里涂鸦,把调色盘打翻在这些湖水中。

 

 

瓦纳卡的秋林绚丽多彩,五彩缤纷,一阵秋风,残叶飘飞,犹如色彩斑斓的蝴蝶翩然起舞。那里有贝壳杉的绿色,芦花的白色,枫香的红色,鹅掌楸的黄色,更有栾树的树叶黄中带点粉色,又含有点红褐色的奇特色彩。这个季节,瓦纳卡无疑是一个艳丽盛装的世界,仿佛是一位霓裳羽衣的仙女,轻薄飘逸,色彩斑斓。

 

瓦纳卡的秋山更是不同寻常。无论你站在瓦纳卡哪个位置,举目都能看到远山的身影,南阿尓卑斯山脉的雪峰绵延起伏,在蓝天的映衬下白的耀眼,白的圣洁。每逢深秋时节,阿斯帕林山国家公园里的山景更加丰富多彩,那些分布在高低起伏山上的树林,随着云儿带来的阴晴变化,颜色似乎永远在不断地变动,静如一幅风景画,动就像是一段如幻似梦的风光影像。

 

瓦纳卡到处都是肤色不同的游客,他们衣着的不同,风格的迥异,带来的色彩更加千变万化,就算秋天里的一个平常日子,你都能感受得到小镇色彩的魅力,还有各式各样的车辆,漂亮的招示,精致的橱窗,多彩的屋舍,连这里的生活都是多姿多彩的。

 

或许是因为年龄的关系,我喜欢秋天这个季节。如果人生也可以用四时更迭来划分,那我们正处在人生的金秋时节。就让我们活得如同瓦纳卡的金秋吧!像那里的秋山敦实温暖,像那里的秋水清澈透明,像那里的秋树多姿多彩,携着秋梦飞翔,带着诗意生活,活出色彩人生。

 

虽说秋天是每年都会如期而至的季节,可是这一次却意义不凡,因为在旅行途中我潜意识里就渴望得到秋天所带来的温暖和惊喜,丝丝缕缕,如梦似幻,丰富多彩,而瓦纳卡的秋天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意义不凡"。

 

 

我们抵达瓦纳卡已临近中午。小镇不大,它面朝瓦纳卡湖,一条简简单单的商业街,不起眼的小镇却是南岛最热门的旅游胜地,游客随处可见。我们先去一家名为Kai Whakapai餐厅吃午饭,上了餐厅二楼,整个楼面没几个客人,显得空荡荡的。我们在临窗拣一张餐桌坐下,从窗户望出去,瓦纳卡的湖光山色一览无余,风光旖旎,游人如织,阳光隔着玻璃窗照进来,明亮而又温暖,风尘奔波的疲惫顿时一扫而光。吃完饭,我们先去Woolworths超市采购物资,超市的商品比我们悉尼少得多,价格也更贵。这里的商业化程度远不及邻近的皇后镇,但居民的生活十分方便,街上有超市、餐馆、咖啡馆、冰淇淋店、纪念品店、服饰店、电影院、游客中心,附近还有迷宫世界、几家酿酒厂和博物馆。不过游客来瓦纳卡主要还是玩,这里玩的地方很多,花样百出,有观光、露营、骑车、骑马、跳伞、水上活动、户外探险和山地徒步,冬天更是滑雪胜地。这里的登山活动分好几种,可以去罗伊峰、铁山、格兰德山和比萨山脉,所有这些山峰都能欣赏到周围地区迷人的景色,瓦纳卡是享受自然风光和放松休闲的理想之地。

 

在镇上转了一圈之后,我们就去附近的一家连锁经营的房车营地——瓦纳卡10大假日公园(Wanaka Top 10 holiday park),这家房车营地坐落在离小镇2.5公里的一处幽静的地方,宁静的花园环境,壮丽的山景(阿斯帕林山),营地划分为封闭式供电营地,封闭式非供电营地,以及小木屋和汽车旅馆,还提供煮食、淋浴、休息场所,免费无限上网,冬天还有滑雪装备供应,各种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营地职员耐心周到地讲解,更让我们有一种宾至如归之感。办好了入住,我们把买来的食物全都放在厨房的大冰箱里,然后烧一壶热水,带上一些水果,又回到了瓦纳卡湖边。

 

 

下午的瓦纳卡,阳光格外地耀眼,云淡风轻,湖光山色,带给人的是闲适宁静,湖水清澈透明,泛着粼粼波光,群山绵延起伏,显得生机勃勃,一派山山水水好风光。我们从离营地最近的瓦纳卡湖开始逆向绕着湖边散步,途经小镇,最后来到灯塔角(Beacon Point)。一路上,我们走走停停,悠哉悠哉,身边是鹅卵石的沙滩,金黄的落叶,亲吻岸边的湖波,远处是醉人的山水美景,远远近近都是一片清明,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得到清风的轻拂,柔波的抚慰,每过一秒都能体会得到时光从手指缝里流逝,自己的心灵也跟着一点一滴的净化,超凡脱俗,在这如诗如画的景致中,感受"无心"的快乐。夕阳西下,我们又回到了小镇,走累了,玩疯了,接着就坐在湖边的长椅上,看着夕阳渐渐西沉,湖光山色也在一点一点地变化,犹如一幅亮丽的水彩画正慢慢变成了一幅精美的水墨画,令人陶醉,大自然才是无与伦比的画师。当然变化最频繁的是画里的人物,红男绿女,黄童白叟,有的在湖边喁喁细语;有的悠闲懒散地慢慢行走;有的牵着自己的爱犬施施而行;有的骑着山地自行车转圈;有的对着夕阳拍照留念;有的在如镜的湖面上泛着一叶扁舟,有的则坐着发呆,腾出想象空间,让夕阳美景沉入自己灵魂深处……人各有各的活法,所谓生活百态,自在逍遥,开心就好。

 

说起瓦纳卡湖,人们自然会想起湖中那棵世界上最孤独的树,这棵树又被人们称为"瓦纳卡树",它是瓦纳卡的标志。它的出现有点奇特,据说是一根人们用来作栅栏的柳树条不经意间生根发芽而长成的,至今已经在湖水中生长了80年。2014年新西兰摄影师Dennis Radermacher凭借这棵树的照片,获得新西兰地理杂志年度最佳风景摄影奖,从此以后,这棵柳树在社媒上名气越来越大,并成为瓦纳卡的摄影地标,每天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甚至许多人不辞劳苦特意开车前来这里,为的是能拍出一张令人满意的好照片。当然我们也不能免俗,趁着日落黄昏也去那里见识了一下,果真名不虚传。

 

 

太太和表妹似乎对瓦纳卡树来了兴趣。第二天天还没亮,她们又拿着摄影器材匆匆赶去那里拍摄。等我醒来,她们已经离开多时。这一夜我并没有睡好,晚上听到的尽是秋虫的鸣叫,咭嘎……唧唧……叮令……和各种各样的虫声,连续不断,此起彼伏,这声音清幽动听,低回欲绝,我的思绪也被它搅得起起伏伏,倍感落寂,到很晚才安然入梦。所以,这么一大早,我也懒得跟她们一起出门。我还是跟平常一样,按时起床,等我走出营地,晨光已经洒满大地,从露营地到瓦纳卡树步行大约15分钟,一条小路走到头,就是一条大马路,然后右拐一直往前就是瓦纳卡湖。

 

今天又是一个晴朗的天气,太阳像是挂在远方的树枝上,斜斜地照了过来,洒下一片金光,投下万物的影子,树的影子错杂,有浓密的,也有稀疏的,稀疏的地方漏下无数大小不一的日光,在绿树荫翳之中熠熠闪光,不过随着太阳的升高,树荫只会越来越小,夕阳西下,树荫又会变得越来越大,不过跟早晨的影子正好相反。栅栏的影子单调乏味,整整齐齐一长条。草的影子小,但总还是存在的,映着太阳,细细小小,甚至草上的露珠都有针尖般的影子,不管投下的影子是大还是小,是长还是短,都带着一股幽幽和清凉的气息。

 

我边走边欣赏着眼前的好风光,被晨光里的美景包围着,清风拂面,鸟儿欢唱,心情也变得快乐兴奋了起来。这是一条大约300米长的小路,我沿着小路的左边行走,路上行人只有我一个,就像这片天地是我的。阳光从右手边斜照过来,明亮中带着几分惬意,而我左手边的景致都朝向阳光,显得分外明丽动人。湛蓝的天空,白云悠悠,远方是起伏的山峦,高低起伏的雪峰洁白无瑕,就像山峰上聚结着大片洁白的云翳。地上是一大片茵茵绿草,草地四周种着几排挺拔的大树,有的树依然十分茂盛,有的却树叶尽落,留下干枯的树枝。我步履轻快地来到湖边,看到那么多人着实让人大吃一惊,湖边挤满了拍照的人群,长枪短炮的摄影师不少,更多的是拿着手机的游客,大家不约而同地盯着一个目标——瓦纳卡树。

 

我在人群里找到了她俩,她们从晨光熹微开始,一直耐着性子拍到现在,不过当我加入她们的行列,自己也不愿意离开这里,仿佛眼前不是普普通通一棵树,而是带有磁铁吸引力和充满魅力的一棵树。

 

 

晨光下的瓦纳卡树非常独特,果真看了让人心动不已。朝霞穿过薄薄的云层,洒在湖面上,与淡绿的湖水融为一体,一眨一眨地泛着柔和的金光,那波光的颜色似乎来自天堂,有着无与伦比的美丽。更美的是那棵树也染上一层淡雅的金光,犹如一位出阁在即的新娘光彩夺目。这时节,柳树的叶子早已凋零殆尽,光秃秃的树枝向四处张开,上面有几只晨鸟驻足张望,飞飞停停,湖中几只野鸭悠闲游戈,湖波泛着涟漪,让原本静止不动的"孤树"充满了动感。

 

吃完早餐,我们动身前往秋意更浓的箭镇(Arrowtown)。每逢秋高气爽的季节,箭镇便成了全新西兰最美的地方,湛蓝的天空,闲静的湖泊,绚烂的五彩林,吸引无数的观光客前来赏秋游玩,川流不息,热闹不已。这里过去还曾是热门的淘金地,更有一段华人淘金的辛酸历史。当我来到早期华人淘金者故居遗址前,心里忽然感到一阵酸楚,脑子里幻想着那些背井离乡的人在那秋雨绵绵的夜里的情景,"一叶梧桐一叶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他们的那份痛,那份思,那份对故乡的眷恋,至今仍萦绕在我的心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蓝山清风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海风随意吹' 的评论 : 七年前苹果手机像素不高,拍得不够清晰,现在来看像一幅画也不错。
蓝山清风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海风随意吹' 的评论 : 谢谢海风姐的夸奖!心里美滋滋的。哈哈哈。不过还是受之有愧,文城有那么多文釆飞扬的才女,我赤着脚都赶不上,不过我是用真情实感写博文这倒是个事实,心里装着美,笔端流出的文字自然而然也就与之相呼应,所谓的"镜有心生"就是这么个道理。再次谢谢海风姐的鼓励!北美秋意渐浓,愿你的生活五彩斑斓,平安幸福!祝周末愉快!
蓝山清风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海风随意吹' 的评论 : 问好海风姐!端一杯蓝山咖啡给海风姐!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太美啦,美文美图美景,我眼里的文学城最美奖得主!第二张照片看上去像画儿,背后山坡上的颜色是自然的“印象派”。蓝山知道吗,你的美文震得我 speechless 啦!不写了。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给菲儿、水星、麦子占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