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正文

这样的"正能量"可以休矣

(2020-07-12 02:16:04) 下一个

江苏常熟5年级学生缪可馨语文课后跳楼自杀,家长质疑是因为老师批评孩子的一篇作文太过"负能量",事后又辱骂和掌掴孩子,造成了这场无法弥补的悲剧。同样在社交媒体上,有些谩骂,仇恨、好战的文章被网友赞为传递"正能量"而广而发之。有人在自己的文章中说了几句真话,被群起攻之,原因也是没有传递"正能量"。如今,传递"正能量"己经变得那么的剌耳,那么的血腥。

在传递"正能量"的浪潮下,社交媒体每天都有大量"正能量"的文章出现,当中不乏观点新颖,文字优美,甚至有些是难得一见的好作品,但大体讲来挂羊头买狗肉的居多。社交媒体中用的最烂的词就是"正能量"。何谓"正能量"?恐怕没有人能给出准确的定义,反正只要是歌功颂德,引人情绪亢奋,给人带来欢欣鼓舞的文章,大致都可归类在"正能量"的范畴内。于是乎,从国家崛起到个人奋斗;从大囯经济到个体经营;从岁月静好到灾难兴邦;从报刊电视到社交网络;从学术论文到小学作文;从达官贵人到市井小民,你只要有所表达,不管是语言,文字,肢体动作都得体现传递"正能量"这个要求。它的范围之广,可以包罗万象,无所不及;它的能量之大,侵淫至社会的方方面面。更要命的是,它己成了一种每个人都可以诠释,人人都可以拿它去压制不同的声音的工具。它已经取代了正常社会的是非之争,黑白之辨,真伪取舍。只要披上了这层"正能量"的外衣,就可以大义凛然的占据道德制高点,对别人指手画脚,就像拿了一本免疫护照(COVID-19 Immunity Passport )便可以在疫情横行的世界通行无阻。

我一贯奉行文章有"三不读",被标注有"正能量"的不读;有"深度好文"字样的不读;标题粗俗的文章不读。读这些还不如自由自在的读一篇令人引起美感的作品。

我们阅读的目的是为学习,欣赏,思考,分析和探讨,进而有所收获,提升自我修养。文章的优与劣当然应由阅读者来定评,而不是由某些机构,某些人说了算。然而现实是话语权并不掌握在读者手里,读者大部分时间沦为被动阅读的角色。给你看到的都是他们认为是"正能量",而删去的都是所谓的"负能量"。一旦被归入了"正能量",文章地位顿形提高,那些荒唐的故事,歪曲的事实,不堪的文字,不通的逻辑,堆砌的口号,煽情的词藻的文章都可以大行其道。于是更多人有样学样,大量低劣的"正能量"文章纷纷出笼,有打着"正能量"旗号贩卖有违人性私货的;有用"正能量"作为护身符去攻击异己的;有嘴上高唱着"正能量",而干的却是蝇营狗苟的勾当,还洋洋洒洒地为之辩白的。本应是一块大家互相学习沟通的平台,却充斥着"铜臭味",充满了"刀光剑影",如果这类的"正能量"占据了我们的阅读空间,那还有什么温文尔雅,书卷之气可言?只会产生人格扭曲,灵魂肤浅,与时代脱节的人。

这类"正能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想像和现实之间错乱。对外贬低他国不遗余力,在社交媒体上,"吓尿体""哭晕体""跪求体""风景这边独好体"之类的文章充栋汗牛,不可胜计。这种不实事求是,仅凭着自己想像去勾勒别人的所谓"水深火热",除了聊以自慰,败坏品行,让人不耻之外,又有多少实际意义呢?对内抬高自己没有底线,无限拔高,自吹自擂,自大心爆棚,真以为处在岁月静好,盛世再现的世纪里,然而一句"6亿人每月的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大实话,像一声惊雷,惊醒无数梦中人。让很多"鹦鹉""鸵鸟"吓出一身冷汗。

这社会,这世界,该骂的事情要远远大于褒扬的,这类"正能量"的拥护者把骂人的统统归入"负能量",剩下的"正能量"成为他们最佳的催梦曲,在这靡靡之音中,安心做一个沾沾自喜的井底之蛙。如果社会一味地纵容他们唱赞歌,久而久之,这个社会只会剩下一种声音。但问题是该骂的事还在,并没有你的不骂而自动得到纠正。于是人们开始对社会不仁不义的事视而不见,麻木不仁,进而避而不谈,大家"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相习成风,人心就这样慢慢瓦解,变得越来越自私和冷漠。

这个世上盲目跟风的人比独立思考的人多,如果社会一味地只准读这类"正能量"文章,久而久之,跟风者就会变成满脑子"正能量"的怪物,只知道"正"和"负"的区别,而缺少人应该具有的仁爱情怀,生活情趣,乃至于欣赏美的能力。现在我们环顾四周,不得不承认有这种倾向的人越来越多。在现实中明白人的选择并不多,要么被"正能量"绑架,同化,要么被边缘化,成为不受待见的"负能量"。这样一来"正能量"的群体不断发展壮大,由这样一群人组成的社会大家应该不会太陌生。

喝上一杯"正能量",身心沉醉温柔乡,这是在"正能量"的熏陶下的一副众生之相,它的危害程度可以与新冠病毒相媲美。所以对个人而言不仅要远离这类"正能量"还要止于自己,就像"谣言止于智者"一般。我们与其每天社交媒体里"杀进杀出",还不如多读点书,勤于思考,善于观察,说一些真话、讲一些真事;写一些让人赏心悦目的文字,不仅自己受益,也让他人多受一份德泽。

《红楼梦》一问世,在朝廷眼里是一部完完全全的"负能量"作品,被禁止出版,只能靠手抄书流传于世,如今这部宏伟著作却成了中华文化中的瑰宝。以前许多被归入"才子佳人""风花雪月"的封、资、修作品,现在成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休闲读物;过去许多西方哲学、社会学和文学巨著都被列入禁止之列,而今却成了影响年轻人世界观,人生观的精神食粮。纵观历史,那些从"负"的摇身一变成为"正"的事情层出不穷,当然反之亦然。其实,在"正"与"负"两个极端之间摇摆,正好说明了这种非黑即白的荒唐。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经得住时间考验,更会随时间的流逝而历久弥新。

民国的文化界出了很多名人大师,他们大多是旧式教育培养出来的,甚至是接受西式教育成长的。这样的教育在"正能量"眼中大多是地地道道的封建糟粕,彻头彻尾的"负能量"。然而,那是一个大师云集,群星璀璨,人才辈出的时代。林语堂先生就是旧式和西式教育培养的世界级的学者,他的"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充分体现在他60本著作中,直到今日还影响着中国的读书人。再看看世界上科学发明的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又有多少是"正能量"教育出来的?而我们这些从"正能量"环境中长大的人,除了嘴上功夫了得之外,有多少人挤身世界前列?又有多少人堪当时代重任?

如果有人一定要用"二分法思维"把文章划分出正负之别,我认为,弘扬文明,词礼传家,推崇平等,赞美和平,宣扬仁爱,彰显人性的作品都属于"正能量",因为在人类进化中有野蛮,才会发展成文明;有粗俗不堪,才需要词礼传家;有贫富不均,才要争取权利平等;有战争,才会珍爱和平;有仇恨,才会用仁爱去抚慰受伤的心灵;有人性的种种恶,才更要呼唤人性善的觉醒。没有前者怎么能突显人性中真善美呢?而那些描写普通人生活的点点滴滴,那些真的故事,好的叙事,美的笔触,灵的升华的作品,那些丰富生活,开拓视野,提升修养的文章,才是真正的"正能量"。

老百姓过的都是普通人的日子,把自己平常日子过好了,过踏实了才是"硬道理",我们不需要宏大的叙事,强加于人的"正能量",不真实的现实,歌功的语言,颂德的口号。而是需要喜闻乐见,通俗易懂,朴实无华,意境优美,文字精炼,文句精彩,情韵雅致的文章。在这样的环境侵润和熏陶之下,自然会收益良多,潜移默化之中,更会有不一样的气质,不一样的人生境界。

只有百姓丰衣足食,平安顺遂,有一个富足的精神乐园,我们民族才有希望,国家才有未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truth101 回复 悄悄话 能量是没有正负的。民科愚民.
天朝的所谓正能量,其实相当于暗能量(使宇宙膨胀),使人或集团膨胀,无比厉害......


蓝山清风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格利' 的评论 : 谢谢你!
蓝山清风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江南一素子' 的评论 : 谢谢你!
江南一素子 回复 悄悄话 好文。不是常熟的,好像是金坛的。
想不开1 回复 悄悄话 能量是没有正负的。能造出这个词的人,基本上就是蠢人。
格利 回复 悄悄话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