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母亲电话里告诉我,医院退管会通知他们退体职工要安排一年一度的体格检查。对他们而言,这样的免费体检是对退休员工仅存不多的福利之一,他们当然不会轻易错过。
"这次体验陈阿姨会不会去?"我急切地问道。
"她当然不会去的"母亲也未征询过陈阿姨,自作主张地代她回复道。
近一年多来,母亲经常会在电话中提及陈阿姨的情况,每次提及之后都会让我有如鲠在喉的感觉。
陈阿姨是我母亲以前医院里的同事兼好友,按现在人们的划分可归"闺蜜"一类。年轻时的陈阿姨在医院是一个漂亮,能干,热情似火的人。她不仅业务能力强,人缘也很好,医院里的职工、病人、家属都很喜爱她。我每次在医院见到她时,她的脸上总是挂满了笑容,玲珑般的双眼充满着慈爱,像对待自己孩子那般的嘘寒问暖,临别时总要鼓励一番。她有一位任职工程师的老公,有一双可爱的儿女,平静的日子过得幸福美满。她与我家关系密切,我时常从母亲那里也听到她的趣事,对她的情况很是了解,从心底里很敬重她。我最后一次见到她是在我出国前夕,说起来也有30多年了。那时她事业也上了一个台阶又分了大房子,可以说是家庭事业双丰收。她听说我将要出国求学很是高兴,以长者的身份叮咛嘱咐一番,具体说些什么,如今我都忘了,反正是出人投地,衣锦还乡之类的话,她的亲和形象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中。后来听我母亲说,退休后她们联系渐渐少了,医院组织退休职工的活动她都一概谢绝参加,久而久之,渐渐的淡出了她们退休人员的群体。
大约在一年多以前,她又同我母亲联系上了,这带给母亲很大的惊喜,老友通话自然而然的聊些大家以前熟知的同事,退休生活的苦与乐,如今各自的状况,说到动情之处,陈阿姨不断的哽咽,在电话那头泣不成声。她说:她的丈夫身患晚期肺癌住在医院,医生说病情有恶化的趋势,需要家属做好最坏的思想准备。她的儿子早己有了家室住在很远的地方,她自己与女儿同住,女儿也己60岁,且患有严重的肾病,生活上要有人照料。她自己年迈多病,医院家里两头跑,身心处在崩溃的边缘。
母亲转述给我听时不断地感叹地说,陈阿姨原本是一个淡泊,豁达乐观的人。怎么好几年没联系了,一切全都变了,真是造化弄人。后来,我同母亲通话时,会时不时地聊起陈阿姨,从母亲那里得知,自从她丈夫去世后,她的状况每况愈下,虽然同母亲保持着联系,但从电话里可以感知她的情绪低落。她的亲戚不多,以前的朋友、同事都己失去了联系,加上很少外出同别人往来,形同把自己禁锢在封闭的状态下,除了买菜做饭和一些家务劳动,很少远动锻练,一天之中有大半天是在床上度过,过着没有盼望的日子。颇感欣慰的是与我母亲几十年的情谊还在,用陈阿姨的话说,这是她唯一吐露情感的地方,尤其是老伴去世之后,每当孤独无助之时,她总会打电话来诉说自己的苦寂。她年老无助,结郁颇深,自然要发之于外,我母亲很是理解和同情。照理说她的退休金不少,女儿也有退休金,二者加起来应付日常生活没有问题,但从她口中听到的都是对生活绝望的话。最近高尿酸血症(痛风病)发作一直困扰着她,痛的无法行走,大部分时间只能躺在床上,连维持母女俩的基本生活都有困难,说到最后她在电话里近呼于呐喊道:"为什么不让我死呢?"
人的天性都是乐生惧死的。一个人如果不求延年,只希望快快解脱于苦海,生命中的绝望无助可想而知。如果一个人生活中只剩下不堪的痛苦,那无疑是一种精神和肉体的苦刑。陈阿姨走到今天这一步,实在令人感到不舍和难过。反观当今社会,像她那样的老人还有多少?我想这个数字应该不低,
社会进入老龄化之后,让老人问题日趋严重。生活不如意,财务不自由,感情缺温暖,病痛找上门,成为许多老人必须直面的现实。同样是社会老龄化问题,西方社会的老年人大多数与子女分开住。他们财务较为自由,有社区和邻里关怀,更多地走向社会,教会、义工、运动、旅行,这些都是他们乐意从事的活动。他们有更大的社会参与感,更多的精神满足感,自然活的洒脱自在。反观国内的现状,大多数老人同子女住在一起,有限的退休金还要补贴家用。许多老年人忙了一整天,很少能听到几句温暖贴心的话,电视、手机成了不离不弃的朋友。在家中不被待见,缺乏亲情,这是他们孤独感多,负面影响多,病痛多的直接原因。社会的边缘化,家庭中的弱者,个体的身心俱疲,这三大来源的日积月累,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最令人无奈的是,改变这样的境况,很少有几样能掌控在老人自己手中,大部分只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更加恶化。
行路慢,病痛多是80岁以上的老人普遍存在的现象。到了这个年龄,生命仅存的能量不断的减少,身体上的各个器官都也在逐渐衰退。精力不济还算小事,腰酸背痛也可以忍受,关键是主要器官也不能健康运行。如果机体主要功能不能维持有效运作,发展下去就是生活上的举步维坚,甚至卧床不起,到了这种地步已经进入了一个死循环,回天乏术,只能听天由命。躺在病床上生活不能自理,一切都要靠别人的帮助,看别人的脸色。若有爱心的人来照料生活,情感上稍感宽慰,如果整天看到的是一张冰冷的脸,甚至于恶言相向,那真是度日如年,受尽屈辱,一支生命的蜡烛就这样慢慢燃尽,熄灭,剩下一堆残存的灰烬,一缕缕缭绕的青烟。
余生路,今安在?每位老人都会选择自认为最合适的生活方式来安度晚年,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的人。按理说自己最了解自己了状况,选择应该不会错的离谱。但是,陈阿姨的事例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这是不是一个悖论?我不好说,我只知道做一个健康快乐的老人还是有迹可寻的。这其中的"迹"无非就是健康的体魄和一颗善良、快乐的心。
保持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就是顺时生活,很难想象一个日夜颠倒,饮食无度,生活懒散的人会有健康的体魄。顺时就是顺应自然有规律的生活,规律包括作息、饮食、运动、情绪。"顺"就会减少消耗人体的生命物质,增加免疫功能。反之,要维持"逆"的状态都要耗费更多精力和元气,加速人的衰老。中医认为,"过用"是万病之源,它包括体力、情致、饮食、冷暖等方方面面。生活上做到不"过用",不过度消耗体内的元气,尽量维持身体中庸平衡状态,一旦平衡被打破,健康状况就会向某一方倾斜,有些可以靠自身的免疫力纠偏以达到新的平衡,有些只能靠药物纠偏,随着年龄的老化,依靠后者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所以要保持身体的平衡运行,无病养生,有病吃药显得很关键。另外,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需要维持最低限度的运动量。"用进废退""生命在于运动"这些都是常识,常识要比眼花撩乱的理论更加靠谱。不要让自己闲下来,更不能让自己倒下来,当你躺在病床上的时候,那就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所以"顺时生活,不过用,运动"这9个字应成为老年生活的座右铭。
有一颗善良的心。善良,人皆有之,但如果我们弃之不用,它也会弃你而去。没有了善良,即使你有健硕的身体,灵魂会変得丑陋不堪。在生活中也必定是个孤家寡人。爱自己的家人、朋友,同情和帮助弱者,甚至是领养一只小狗、小猫。人类许多疾病的治疗,往往"爱"比"药"更加有效,当疾病连爱都无法治愈时,那才真是无药可救。当然我们不是为健康长寿去选择善良,而是当善良在你心中生根开花之时,你会自然而然地変得更加可爱、健康和友善。善良就像花朵,需要阳光、雨露,也要我们勤施肥,多修剪。这样的花朵才开的绚丽多彩,光彩夺目。
快乐的心包含比较广泛,主要还是有一个亲密的社交圈子,有自己的知己朋友。当你的心有了一个归宿,有了一份寄托,生活就会变得充实和幸福。孤单寂寞,离群索居都是老人最大的敌人。找一个自己的爱好,自己的心也需要有一个私密的空间,一个精神家园。与它结缘,把它精致装扮一番,漫步其中,自乐其中,安静其中。内心的快乐来源于丰富的精神生活。
一旦把生命的"主权"牢握在自己手中,那么生命中的可控部分,包括健康和快乐,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沒有比人更高的山"。人老了,我们不自卑,在人生路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座顶天的大山,即使是最卑微的人也是如此。把自己安置在高纬度,高海拔上吧!你的山峰会有洁白的冰雪覆盖其中,那是上苍对你的嘉勉,那是一种生命的洁白无瑕。不盼来世,活好今生。老了,就该活的清白,健康,有爱心,有目标,有尊严。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愿天下老年人活的开心,活的舒心,活出精彩的老年人生。
如有意真心想治,把病情整理好,我帮转医生(们, 中、西均有)。
反中医的,诅咒中医的,就算啦,我没闲心说服人。
如有意真心想治,把病情整理好,我帮转医生(们)。
如有意真心想治,把病情整理好,我帮转医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