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鲜水镇的第二天是周末,一早,老康就开车来到我们住的酒店,说要带我们去一个名叫“冻坡村”的藏族山寨参观。
匆匆吃完早饭,我们一行人驱车跟着老康,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上行,走到山路尽头一座简单的石头大门前,已是40多分钟以后了。
穿过大门,路左有座藏式房屋,雪白外墙上用红笔幼稚地写着“百善孝为先”的汉字标语。老康边开车边告诉我们,那房子是村“居民委员会”,我们没有进去,继续沿着村里狭窄的水泥路向上,5/6分钟后,停在一户藏人家门口。
跳下车,我站在他家门旁高处,极目远望。远处,各种大大小小、红红绿绿、高高矮矮,带院墙或不带院墙的藏式房屋散落在远远近近的山坡凹地里,家家门前屋后迎风飘扬的五色彩旗特别抢眼。身边的寨子里,静悄悄的,看不到一个人影,除了不远处有一家在盖新房,弄了点响动外,唯有一二只狗不知在何处汪汪。
“这家的男主人姓李,是村子里的‘精准扶贫户’”。老康边掀开这家厚厚的门帘,边告诉我们。接着他低低地用藏语喊了一嗓子。“老李,,,,,,”一位中年模样的汉子闻声打开门。“这是老李。老李,这是内地来的朋友。”
“扎西德勒!” 老李请我们进屋。
“扎西德勒!”我们进了老李家。
“这房子不错嘛!”进屋后,我边打量着房子内部边和老李寒暄。
“房子是去年新盖的,花了十多万呢,内装修还是政府补助的钱,”老李用不太熟练的汉话解释说。
老李家进门就是个约有三十多平米,铺着深红色廉价条纹地毯的客厅。客厅中间是土砖砌的火塘。围着火塘,是七个约一尺半高的方柜子拼成 L 状的条桌,条桌上铺着方形花纹的塑料布。两小包杂物、几本汉语农业科技书籍以及一本白皮记工簿放在桌子的一角上。整圈桌子后面是一圈二尺多宽的木沙发,上面铺了薄薄一层毛毯。老李请我们在上面坐下,并告诉我们,他们一家,除了小女儿,晚上就在沙发上睡觉,如果有客人来,就围着火塘打地铺。
老李家屋子正中的墙下摆了一排香案。香案上面杂乱地放着香炉、转经筒、书籍、画册,还有一张二尺多高的喇嘛/活佛的像片在中间。屋子左边有一个挂着布帘的门,门旁边是一堆蒙着塑料布,码到屋顶的各色绸缎被子。右边的墙上孤零零地挂着面一尺来高的相框,相框里,三位穿着漂亮藏袍的少女正对着我们微笑。
“那俩个大点的,是我老婆姐姐的女儿。大的在成都上大学,小的是一家游客中心的歌舞演员。在刚刚过去的茶花节上,小的还被选为道孚小姐呢!中间最小的,是我女儿。”老李指着照片,自豪地对我们说。
“哦!好漂亮的几个娃娃。”我用刚学会的成都方言赞道。
我们和老李聊完她的女儿们,刚在沙发上坐定,从挂着布帘的小房间里出来个穿着蓝白双色校服,两腮有着高原红的姑娘。只见她端着茶杯、茶壶一声不吭地招待我们。老李说,这是他女儿阿玛,今年13岁,是成都某网络藏汉双语中学一年级的学生,平时住在镇上的学校里,今天是周末才回家。
我仔细打量着这美丽、文静的姑娘,不由赞叹:老李真好福气!阿玛听老李介绍她,害羞地对我们笑笑,倒完茶,悄悄地又进了房间。
趁大家在喝茶,我悄悄起身,掀开小房间的布帘。
小房间一分为二。外间是个约十平米的厨房。厨房靠墙的简易桌子上,是一些电水壶及电饭煲之类的厨具。挂着半截门帘的里间里,摆着一张小小的床和一张小小的书桌,想必,这里间就是阿玛的闺房了。
老李告诉我们,他和老康一样,也是个有几代藏族血统的汉人。十几年前,他入赘到这家。(道孚风俗:如小伙子特别能干,女方通常主动到男方家求婚,入赘的男人在女方家庭、社会上的地位不受影响。也有个别的家庭,实行姐妹共夫,兄弟共妻。通婚范围不受族别限制。)老李还告诉我们,他相信藏传佛教,每天都在家转经、拜佛。老婆和老婆的姐姐是藏人。如今,她俩在成都和别人合伙开旅馆,不常回家。平常只有他一人在家种地。
老康悄悄告诉我们,老李的老婆腿有残疾,全家只有他一人能干活,是当地政府“精准扶贫”的对象直至2020年。几年前,成都某高校和二家国有企业联合起来,资助他家28万块钱,盖了十几个塑料大棚,还派了位农科员在他家住了一年,教老李种草莓,直到教会了才走。老李每年收获的草莓不管多少,都由国家包销,老李只要种好他的草莓就行。听到这里,我才明白,难怪老李家的房子在整个寨子里显得不大。
听完老康的介绍,我们要求去老李家的大棚看看。
老李领着我们,出了他家的大门,绕过一辆大半新的小皮卡,就见到屋后好大一片塑料大棚。我们进了 其中的一间。里面,一行行半尺来高的草莓在一隆隆的地里长的甚是茂密。一些草莓已经开了粉白的小花,看样子,丰收在望。
我问老李,这么多大棚他一人是怎么种过来的?老李说,平时大棚里的活不多,他可以自己干。农忙时,雇些本地和周边寨子里的人来帮忙。我这时才明白,老李家的柜子上,为什么不但有科技书,还有记工本。我又问老李,棚边那辆皮卡是否他家的。老李回答是,并说,在他们寨子里,家家都有车子,有的人家还有大货车专跑运输呢。
参观完老李家的大棚,时间已经不早,我们还要去附近的寺庙转转,只能和老李说再见了。
祝愿老李家在今年(2020)脱贫,日子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