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澳夢子

澳洲早期華人的故事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Cunnamulla的华商

(2024-08-16 03:33:59) 下一个

Cunnamulla这个地方,相信许多在澳洲的华人到没有听说过。早年华人报纸中的译名有好几个,包括卡刺孖刺﹑架罅孖刺﹑卡那孖那,假如真的用粤语来发音的话,没有几个澳洲人能听得明白;约略准确的是“架罅姆那”,或许会猜得出来。

Cunnamulla究竟在澳洲甚么地方?先看两张图片:

当看到它的地理位置时,相信许多人都会头皮发麻。这还不算,再看看它的情况:

在2021年时,Cunnamulla的人口是1233人,主要从事农牧业及矿场工作。由于有矿产,在1930年就有火车行走这里,可惜是在2011年之前停止使用了,目前外出主要靠汽车了

在没有火车之前,Cunnamulla收集附近地区的羊毛得靠马匹拉到布里斯本Brisbane或洛金顿Rockampton出口,路途之远可想而知。

Cunnamulla这个小镇靠着Warrego河,在上面地图是可以看出整一大片土地是窝了下去的,水流疏通的能力有限,故而每当滂沱大雨大雨必然发洪水,所以房屋建筑也不会直接建在地上而留下一定的空间。

好在这个地方是在内陆,年均的降雨量不多(367.4mm),雨季集中在1 – 3月。常年的平均温度在28.2度,比布里斯本Brisbane(21.5度)高多了;假如老天爷不长眼,那酷热的天气是让人受不了的,从11月到3月都有可能在43度或以上,最高的纪录是47.2度。

Cunnamulla的人口是少了点,教育倒是不错。2017年入学的学生有98个,从幼儿园到中学12年级,也就是说每个年级平均不到7人,难为学校的教师了,不得不多才多艺。学校是公立的,有17个教师及20个职员,平均每个教师教不足6个学生。

华人究竟最早是甚么时候到Cunnamulla的,没有资料可供证明。1887年有个名为Claney的贩卖牲畜的华人从Paroo到过Cunnamulla。

1888年在雪梨的“阿富汗号”船事件导致澳洲各省联合控制华人移民开始,自始有船停泊在昆士兰让华人入境。至于华人为什么到离海岸这么远的Cunnamulla地方,可解释的是Cunnamulla非常接近纽省可方便偷渡越境,而近海岸线的地方是很容易被抓到的(抓到后罚款坐牢及遣返)。

Cunnamulla人少而工作机会也多,当不在乎生活及工作环境恶劣的话,也能平稳生存下去。单就房价就够吸引了,有钱可做大地主,没钱则14万也可现在买到三房连4136平方公尺土地的了,这在沿海地区都不可想象的事。

说了那么多Cunnamulla,该到在这里的华商。事源发现这一在1929年的旧闻:

赞记有多少个股东现在还没有查到,按说“经营西人文房杂货生意数十年”,应在1900年之前的事。同期是否有其它华商也在经营,也没有资料左证。但按广告所说他们捡执已故华人遗骸的事来看,他们是当时最后离开Cunnamulla的华商了。

捡执已故华人遗骸的事,昆士兰几个大的市镇都有善堂做这些善事。一般的程序是已故华人遗骸已葬10年,除按善堂通报运送遗骸的时间前报备外,还得向地方政府申请开棺起遗骸;遗骸打箱包装好后送至善堂统一发运回香港东华三院,然后通知国内亲友到取(期间需缴付存放费用)。问题在当赞记同仁一旦回国,当地就没有人可以代办这些事了(包括经济能力),故而赞记同仁决定捡执已故华人遗骸,并跟随他们所乘搭的彰德号船回香港,随后交香港东华三院。

赞记同仁应没有这13具已故华人遗骸国内亲友的资料,否则直接通知香港东华三院则可。这13具遗骸中有7具属香山(现中山市),能归葬的可能性比较大,其它6具就难说了。13具遗骸中有1具是香山的女性。

从开棺起遗骸到送达香港东华三院,每具成本约在10英镑或多一点,总成本约在150英镑,不计劳心劳力。

赞记结束营业回归故里,在当年的历史环境是不难理解的。这几个人年龄大概应在55岁到60岁以上,再拼搏下去是觉得没有多大意义了。

首先是后继没有人。按当年要申请国内直系亲属来接掌有两个条件:(1)每年的营业额达标,这一点很难做到,Cunnamulla的人口太少了,需求有限。(2)即使有可能申请,能来的直系亲属是有年限的签证,在代掌管期间营业额下降到标准以下则取消签证。更难的是几个股东之间如何均衡利益,权衡之下干脆全都放弃。

其次是连申请子女来留学的路也堵死了。申请子女来澳洲留学必须是私立学校,但Cunnamulla仅得公立学校,除非安置在其它城市的亲朋照应。

百年过去,现在的移民恐怕连想都不会想到Cunnamulla的了。但并非不是条路,除了生活枯燥外,成本低﹑易生存,同时可利用过渡期学好英语;到时机成熟在转到大的城市去拼搏。

Cunnamulla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鬼谷雄风 回复 悄悄话 这个报导和这些华商很有意思。
这商家最终可能走了。但当时在其周围,尤其是Charleville(车厘蔚)埠,还是有几家华商的,且该地华商辐射周边地区,也包括上述Cunnamulla。1920年代初,有中山人袁僚兴来到Cunnamulla留学,几年后离开回国。此后也有人到上述车厘蔚留学,但最终也是去到布里斯本留学。车厘蔚的华商此后也向北发展,并未回中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