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随翻随摘随忆 能感受得到 , 那块绕在南院上的云,又来了,看着厚。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胡适文存》是尚未宋江化的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宋江化了的《胡适文存》 ——— 闲侃侃

(2024-07-24 02:41:28) 下一个

 

一     鲁迅与胡适

 

胡适是蔡霞余茂春魏京生,天安门四君子…. “少谈点主义,多谈点问题”,都是尽谏议大夫职责。总之,是响应独立思考时尚的也来独立思考,是《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听多了,慢不下来的齐步走,止不住地齐声吼。现在叫被洗脑了。

 

鲁迅始于个人。而后“遵命”,退下来还是个人。

 

拿他俩比,有点不搭。有道:“胡适说,坏制度导致人坏。鲁迅只说改造国民性,却从不指斥产生国民的国”。三年清零,终于让人想到,渣政府和渣人民是伉俪。自己活自己的才是正经。鲁迅是属于自己活自己一拨的。

 

总之,胡适是随大流,民主自由;鲁迅是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还原自己的人本身,顺带说说这过程。

 

都说,是给制度害惨了。几个大白就能把整个一小区的人堵在楼里的事经过了,才知道,原来把自己害惨的,是自己的怂,认怂。反抗大白,有那么可怕吗?可,就是害怕。此际,胡适的主张就成了大话空话;鲁迅的批判,直戳人最深的旯旮。它并不引导人去干什么。那不是他的事儿。鲁迅的精采正在于拎得清,揭露灵魂的龌龊,让假正经少装,装不了。胡适的拎弗清在于,公干私活一锅煮。原因,初高中的数理没学好,公式一变形,就还不了原了。

 

鲁迅指出国民性,是为了改造它。但他的最后几篇之一的《死》告诉我们,国民性不过是说,中国人就这德性。近几十年目睹香蕉人的经历使信,换到欧美社会生长,就没了那国民性。

 

题外话:胡适的东西,多读点,就知道全是东拼西凑的东西。不少人说他没好好读过书。信这话。他的引进西学,是回国倒腾旧牛仔裤。原装的,他哪哪的够不上。他的言论《文存》,就是拱火,嫌这儿吵得不够。那么多中国人拿他当回事,其实就是不愿或不够读原著,用原装,只得贪便宜,用山寨货的命。《胡适文存》是尚末宋江化的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宋江化的《胡适文存》。它们就是中国城的酸辣汤。

 

 

 

二     当今怕吵的中国人,一是逃进故纸堆,一是润了,难道还有别的选吗?

 

 

鲁迅海归的好几年,上班下班,业余时间就寓在屋里抄古碑。现在可以看得到那些抄件,鲁迅抄得心平气和。鲁迅觉得这样的日子挺好,并想,就这样过完一辈子也不错。鲁迅的《伤逝》里,能见到这些日子里的细节。总之,生活安宜,也安静。

 

鲁迅的《死》如下:

 

一、不能因为丧事收任何一文钱,但朋友的,不在此例。

二、赶快收殓、埋掉,拉倒。

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

四、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如果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读。感觉是向海归头几年的回归,对自从听了钱玄同的劝,出来写“遵命文学”之后的经历,鲁迅有种嫌吵的意思。《死》的结尾“一个都不宽恕”的态度,把对一辈子的“吵死了”的抱怨做了集中表达。

 

后来,张爱玲则直截说“吵死了”,并加上向床的里侧一翻身。

 

阿Q的赵庄原是安静的,或叫死寂。后来,阿Q进了城,假洋鬼子回了村,这里就不安静了。

 

中国的文言文时代,有如赵庄的原型。文言文,陈旧,甚至郁闷,但也颇“不知秦汉,无论魏晋”“怡然自乐”。新文化运动搞到陈独秀觉智,提出“中国需要殖民几百年”,时间很短。鲁迅回归时的抄古碑度日和后来的张爱玲怕吵,其实也间接地表达出相近的意思。也就是说,仅凭土生土长的赵庄人阿Q们和海归,就会给赵庄添乱。赵庄要变得不赵庄,就得“把灵魂卖给鬼子”。

 

不愿意,却还要自己闹,就成了“大变局”,民国乱,共和国瞎折腾。

 

有道“民主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 ,逆之者亡”,成了近现代“三纲五常”的洗脑替代品,这东西的品相不错,但介绍的人忘了说,这引领潮流的,不能是阿Q和海归。而且这世界,好像也不包括神州。难道不是嘛!

 

从张之洞一直吵到刘晓波,现在还接着吵,不过是说车轱辘话,做狗咬狗尾巴事。《五四文集》《思想解放文选》,就是这些话和事情的起居注。

 

在这样的世道中,自己住在偏远的北美小镇,抄唐宋笔记,世说新语,觉得提前实现了陈独秀理想,刘晓波景愿。想想看,当今怕吵的中国人,一是逃进故纸堆,一是润了,难道还有别的选吗?

 

 

 

三       中国七十几年的政治史就是执政的由宋江之流变成了知青之辈。

 

不扯太远的。扯自己经历的。中国七十几年的政治史就是由宋江之流变成知青之辈。

 

邓小平是宋江之流的成员,是另一种类型的宋江,竭力做宋江“及时雨”的一面而已,如搞改开。遇到坎了,他敢六四开枪,不手软。

 

渐渐过渡到知青之辈。知青上山下乡,是宋江之流之后提得上嘴的社会经历。如果说宋江之流无法无天,那么知青之辈则是有法无天。他们也想无法无天,但经历的份量不够做到无法无天。

 

由宋江之流到知青之辈,是所谓“内卷”所致。其实是必然的。就像反复出现过的无为而治,中兴,盛世,衰退,坍塌,起义,建立新朝。

 

只要一分裂,就会出现新象,战国,三国,五代十国,…. 军阀割据,台独,英辖香港。

 

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内卷”的自我调节,有如港独台独,其实仍是内卷溅出去的水花,经不住巨龙翻身腾起的大浪。

 

中共建政七十几年的历程说明:三年自然灾害不是极限,接着搞文革,也是可以的;六四,搞了也就搞了;三年清零,也不就那么回事吗!中国社会的底线是“中国人好管,饿死都不会造反”。中国,总是向这条底线无限逼近。所以,内卷的结果总是水准差不多。

 

站在彼岸,能较清楚地看到,中国乃至东方社会,于人不舒适。就是得了外力的帮助,也只是不舒适的程度见改善。和日本人,台湾人香港人处,还是不及与欧美人处舒适。说句悲观的话,为人生舒适计,还是润到欧美的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铃兰听风 回复 悄悄话 “鲁迅的精采正在于拎得清,揭露灵魂的龌龊,让假正经少装,装不了”---- 为此, 不少人怕他, 排斥他.

年少时, 不忍读 “血淋淋” 的, 不论书, 画或现实. 慢慢的, 渐渐的, 知道真实世界有不少丑陋的, 残酷的东西. 当有人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揭穿这些龌龊时, 一定程度可舒缓郁闷感.

住北美小镇好, 尘嚣少, 生活的自主权在自己的手中.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