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随翻随摘随忆 能感受得到 , 那块绕在南院上的云,又来了,看着厚。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说说张爱玲的文学———-其实,就张爱玲的小说,够得上世界文学。它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2024-05-12 04:24:03) 下一个

 

 

 

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词,一直写到李清照,才产生了纯文学,而李清照词中,就《声声慢》纯度最高,品质最好。

 

自李清照以来,直到张爱玲,才出现了《小团圆》《金锁记》《倾城之恋》等纯文学。

 

文学,在中国,有点和科学理性一样,因素丰富,就是不成气候,尽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打岔。诗三百,好好的东西,用个“经”一包装,变成人面前就一副“思无邪”的铁面孔。唐诗,挺山花烂漫的,偏偏箍上个“诗言志”的环;苏东坡辛弃病陆游,好忧国忧民这一口,挺有特色的,又给贴上个“豪放派”“励志”的标签。读中国文学史,想颷粗话,不总结成公家话会死啊!

 

一读到蔡文姬朱淑真唐婉李清照贺双聊,总是眼前一亮。不由地想,文学如小孩,是女人身上掉下来的肉。《红楼梦》,老婆大人抱怨好多次,“曹雪芹装懂女人”。花间派词,远了看,不都是这样的吗?

 

读书张爱玲,没法再去读苏童;李安的电影好看,老婆老人說,这个人有点性取向不清。近现代以来,有个事情的真相渐渐浮出水面:文学,女性。

 

由此看到中国文学所以弄到目前这个样:小说诗歌,请我看我也不看;影视则让吕丽萍老公甩出话:永不看中国影视。就是男的硬撑着做文艺,也不致于让张艺谋冯小刚谁谁这样的成为主持。是不?

 

 

一个德国的汉学家说,随便找一个中国作家,一天写几千字,甚至上万字的,很容易。德国很有名的作家,一年常常写不满一页。

 

清中叶后的文章,在江南很容易找到。《四库全书》中经史子集中的文学部分,真的,可以任意扔掉的,“我先扔了,你随意。”

 

好几十年间,中国各地甚至小城市,都有文学月刊。在德国,则一本也找不到。好像有一个周刊《Die Zeit 》用点篇幅登上文学作品,

 

读中国的文学,总印象是,闲着也是闲着,写点呗。自己眼下,不正是这样吗?

 

 

 

鲁迅是被钱玄同劝得不好意思了,才出来写“遵命文学”的。这已经算是拿文学当回事的了。去翻周作人的集子,汪曾祺的散文,黄永玉的自传,翻几页就会不由地想,写这些个劳什子,干点什么别的不好?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气死李杜!杨万里“一二三四五六七”成了诗句,辱先人呢!就要说,中国文学史,就是谁拿文学当回事的历史。一是它自己不拿自己当回事,二是,就是你当回事,也没人拿你当回事。

 

 

 

不止一个国外的文学评论家说,中国几十年间的作家中,没一个懂外国语的。也就是说都是内卷之作。

 

在欧美见到的人,比中国人大一号,外国文学,见过的,也比中国文学大一号。《荷马史诗》《希腊三大悲剧》,比楚辞诗经,怎么比?《人间喜剧》和《红楼梦》呢?

 

内卷的东西,有别到的精细。可一旦见到丰富博大的,往往会“这么多好玩的,干嘛玩这旯旮丁点的?”不是吗?

 

 

 

 

张爱玲,女性;“写得很慢”;双语;文学当命。所以,她写出了中国最好的文学。道是“文学有别裁”,中国文学总共也就一剪裁出楚辞,又一剪裁出李清照,再一剪裁出张爱玲。

 

现在出国的人多了,有被“裁”中的几率比以前大多了。期望着。

 

之于文学艺术,“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的前提,是这“民族的”的文艺语言不能是“傻x”。仅为翻译计,是不是太为难人了?

 

其实,就张爱玲的小说,够得上世界文学。它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