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随翻随摘随忆 能感受得到 , 那块绕在南院上的云,又来了,看着厚。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字·文

(2023-08-09 06:53:40) 下一个

 

 

最新兰亭金奖得主崔柏寒的字,是不多见的“字像个字”。现任书协主席孙晓云,笔法好,但更好的,是从她开始,红旗下长大的人中有字写得像个字的了。

 

打开《三希堂》帖,最明显的感受,不是字写得太漂亮了,而是惊讶:怎么每个人都字写得像个字。手边有舒同,启功,沈鹏,庞中华….. 的字,和《三希堂》一比,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存在着眼准。晋书,一流的眼准,写出一流的精美。宣示表,出师颂,丧乱帖,黄庭经,十三行,那个眼准,吓人!

 

之后的,眼准在,不时走偏,但无大碍。唐代后有大楷,显显得不聚焦了。整个唐代,自己觉得孙过庭的眼准最好。宋米芾有点花,这点上比不上苏轼。明清,眼准好的不少,唐寅,文征明,翁同龢,赵之谦等。

 

有个感觉,弄了二半年,仍是站没个站相,坐沒个坐相。幼及长,周遭的,不是胡咧咧,几何?

 

孙晓云在《书法有法》中说,她母亲和小舅见她写字,会在一旁说,过去人写字不是这样的。孙晓云由此深究,说清了笔法为何,并也以为找到了自己总也写不像古人的原因。

 

其实,在我看,她的长辈帮她较正了看字的眼准,转笔法帮了大忙而已。台湾用笔法写字的不少,可碍于眼准不到位,不是滑向画,就是滑向商。

 

周边有孙晓云的妈和舅的,学什么,容易上路子。崔柏寒是又一例。羡慕!

 

 

 

《古文观止》,说不上篇篇好,但都有个文章的正型。里面的注,五成以上的力气用在为文章正型上。

 

很臭的文言文,多得是。可和解放后的文章,纵然是两报一刊,当下网红博主比,还是有头有脸。

 

徐霞客游记,是自己去看山水。网上的意大利游记,回国归来,古巴记行,八成以上,像代表谁去做考察。文章也像这样。

 

为什么文章像为朗读写的?可真的读起来,这文章又不像谁写的,而像为谁写的?

 

民国前的文章,字啊词啊多能落地。解放后,除了毛主席可以恣意做民国风味的文章,其他的只能写延安文艺。到如今,只剩下延安文艺。用它行文,只见喳喳唬唬的章,文,一丢丢。

 

王朔想用胡同话代替延安文艺。可把那些个京腔扒拉掉,还是个延安文艺腔。咋的啦?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还在继续;延安文艺座谈会,根本就没完。不信去听听“涿州淹水的原因分析”“刀郎为什么这么火?”

 

外交部记者会,问的常常是人话,答的不是鬼话,就是红腔。让你我去台上做答,又能好到哪里去?

 

人品走低,国语走臭。博文海量,地沟油似的。不知甚时,竟不那么反感“黄祸”了。

 

《论语》洗脑,洗出了个《古文观止》。毛泽东思想武装了七十余年,出落个啥?

 

总觉得,所谓努力,不过是由犯二变得写得稍微正常点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