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叫档次!”
住Hotel,另带早餐。都这样,一个桌上,放喝的,咖啡,果汁什么的;一个桌上放甜点,面包,加个烤面包机,一个桌上放晕的,肠,培根,炒蛋…
在巴塞罗那住的这家也这样。
一个桌子,比平常见的多出一截。一半放着的咖啡机上写着Espresso,Cappuccino,分大杯小杯。大杯,几口的量;小杯,一仰不剩。都极温和地流出,止住,等着也极温和地流水的浓奶。在将溢不溢中停下,杯面上形成印象派画的纹路。
点开煮的键到将溢不溢,刚醒之惺被轻轻弹去,一天开始了的仪式感,有了。
一边有Americano,Flat White,什么的,大杯的,北美常见的medium 那种。不煮,开关一摁,哗哗淌下,端走前,顺便拿两个丁点大的奶盒,将美洲的随意带出来。
唉嘿,这儿有点不一样哦!
掀开盖,煎肠一列,不叠,没焦点,亮亮的;培根,片片独立,见不到碎片,红红得鲜,入口,极脆;炒蛋,均匀的一块块,见不到盆底汪着的油。
一样里就是做出点不一样,耐看唉!
“桔子,去吃桔子!”同桌的旅游老码头直说。一般黄的色,通常见到的一片一片的样,一吃,哇塞!刚刚逾过酸的甜,入口即化不觉得有茎,刚下枝头就上舌头的鲜,吃愣了。
个头很小的梨,有柄,柄上有个极的塑料套。“这样,保鲜”!立刻想到,以后买回苹果梨子甚至西红柿,也这样做。
放麦片的桌上,文文静静又有点小俏皮的翘嘴玻璃瓶里,装着南瓜籽,葵花籽,核桃,杏仁,腰果,看的象原生态,吃了,知道都烘焙过;还有红莓干,杏干,枣片,都一副“刚拆封的,尝尝我”的讨喜样。
深色的桌布,玉样光洁的杯盘下的纸垫,是黑色的,椭圆,右角上印着块银色的叶。怎么看,都像是艺术品。
极好看的女孩,在各桌上拾掇,并不hola 地招呼,做什么也听不到声音。
餐厅,不小。三分之一不足的上座率,全都在交谈里吃着喝着,却连叉勺碰碟的声音也听不到。
出了餐厅,老码头叹道:这就叫档次!
哪是邂逅,这是重逢
“对门两家小店,应有一家卖公交车票”。老先生英语流利且很温和,由不得多看两眼。左耳进右耳出,莫怪耳朵是高速,把话说得像散步景点的,几个?
过街。一个已关门。另一个,是旅游礼品店,到处的唐人街里见得到的那种:把一件件蛮好看的物件,尽量地堆砌塞满成没法看的一片杂乱;手写的价格纸条往往比物什还醒目;不使觉得是店,而是铺,里面的商品不是摆放,而是铺,看上去很像早年翻过的一本康熙字典,油乎乎的页角,密密麻麻的字阵,没有标点符号。
从粼粼烁烁中传出的,竟是仍沾土气的乡音,被一堆笑裹着。“好久沒中国人来了。疫情前好多。”中年女,早就是邻居了的语气,把本来就很暖和的铺子里加了点湿热。
“我是青田来的。已有二百多,都在这儿开店,开餐馆。”指着对门,“他们也是。前后都有。”“你们要吃中餐还是意大利餐?我带你们去一家,亲戚开的,两种餐都有”。热络中总也觉得隐着些许寂寞,孤单。中国人好像到了哪儿,也不管呆了多久,一静下来,或一热闹起来,就总会显出伶仃样。就像唐人街,一个个望夫石似的,立在纽约伦敦巴黎巴塞罗那街头巷尾,嘈嘈切切地挣着花着,一静下来,想着不与周遭有一丝丝关联自己的心事。
随着她,在巷道里拐。想着“再拐一次就拜拜”时,到了。石板街边,几家店连着,闪着刚好能让人认出店面的灯光。
点了Pizza 和Spaghetti 。四处乱看着等。四周的楼不高,很旧,都有阳台,围栏都很花梢,多锈了,却沒锈色,黑乎乎的。街角有个雕像,雕像下有个水池样的石盆。联想起儿子说的一句话:“每个corner 都有历史和故事”。
石板路边坐坐,走走,身心不由己地向过去下沉,穿什么鞋,都能感受得到石头的阴凉和润。曾在苏州的一段石巷里来回有年,一进入,思绪就飞向民国,背着鲁迅的《呐喊序言》,有种物我都好有文化好有历史的感觉。
几大盘摆满了小桌,杯子被挤在盘子间隙里,像一个个不情愿的甬。吃着,更小心着。觉不出多少滋味,总在怕碰掉了碟盘担心。看看隔壁的一桌,也这样。Pizza ,Spaghetti, 听起来多自由,吃起来也当没顾忌的,上了台面,竟也得就范于卖相吃相的规矩。
送账单的是个当地年轻女人。“在米兰罗马看到的女人,不见得漂亮,但个个有范儿”,想起艺术家友人说的这话。递上账单的姿势经得住看;收拾,很快,却不显速度,几乎沒杯盘碰撞声;转身,有与生俱来的妩;眉宇清朗,不挂笑,透出和善,但又不是可以随便搭讪的。总之,蛮仪式感的。喜欢。不熟有不熟的相,就是熟了也不勾肩搭背,“说句掏心窝子的话”。
结完账,又送来一盘菠萝:“亲友介绍,特意嘱咐的。”一下觉得蛮暖和的。长期的萍水相逢生涯中,很在乎搭把手,甚至搭个腔的情意。知道它们将如白马过隙,无痕无跡,可瞬至贴熨的舒服,常使生些小确幸,甚至小感激。
我也喜欢,很让人享受的文字,特别对于喜欢旅的人。
顺便问好Vivian,好久不见你和野性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