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成诗文集

老成,写生派诗歌创始人。
写生诗歌流派,又名写生法门、写生门。

写生门是全新的心性修炼、改造、提升的自我救赎门路。

写生门又是现代禅门。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新梁祝

(2010-05-03 11:51:57) 下一个

 

老成小时候上的乡村小学,在东潘集的东边三五里路的小山头上,严格来说算不上山,只能算是一块高地。大约十几个村庄的孩子们集中在一起,三五个老师,都是民办教师。老成住在西潘集,东潘集在东,一水塘之隔,水塘叫连塘,连着两个潘集,实际上是一家,都是潘姓后人。

那小学校址据说以前是坟场,有许多坟墓。传说以前常有鬼出没,周围的村庄人家连近一点的地都不想要。有人说是抗日战争时死的人,有的说是解放战争时死的人,有的说是六零年时饿死的人,想象力丰富一点的人就说在唐朝时候就有了。共同之处就是后来没人认领,就铲平了建学校。

一开始时有人犯嘀咕,说不吉利,但后来还是建了学校,叫冈头小学。孩子们上学后,整日价书声朗朗,打闹嘻笑,慢慢就没人再害怕那地方,倒是变成一个很阳光的地方。只是一开始的时候,晚上还没人愿意呆在学校。好在那时也不需要看校,学校里连木制的桌子都没有,都是土台子。

据老成推测当初那学校下面埋的死人,应该不是六零年的饿鬼。因为那学校的历史要早得多,不可以乱记账。但年代久远,其根源慢慢就不得而知了。老成常常遗憾,如果能够发掘出来,肯定就是一篇长篇小说,或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因为老成下面说的故事就是证明。

说的还是有关坟墓的事,说坟墓是文雅正规的叫法,我们小时候包括潘集现在,都叫老坟,坟堆,或文雅地叫坟茔,方言土语念白了,听上去像肥应两个字。

在东潘集后面不远,我们上学的路上,有一个大土堆,我们小学那时还有一人来高。我们小的时候,有的孩子说是我们两个潘集的共同的老祖,两个潘集各有自己的祖坟所在地,共同的老祖坟就高一点,并且是单独的,这个不大令人信服。有人说是当年日本人的碉堡等等。小孩子都是偶尔胡乱猜测,每天来来往往地从旁边走过,没有人当真,也不会害怕,因为就在村子跟前。

直到老成上了高中,后来暑假回家和本村的朝武三爹讲闲,他才陆陆续续说起了这个坟墓的由来,原来是个很凄美的爱情故事。朝武三爹在那年寒假前就去世了,他可能是亲眼见证那故事的少数几个人之一,或者就是最后一个。老成常为这个故事能得以流传下来而庆幸感叹。

说的是刚刚解放时的那阵子,就是在刚刚建立起来的冈头小学,都是四面村庄的孩子们来就学。东潘集潘家好的儿子潘声平,是独子。他家是有名的穷,如果不是解放,都可能读不上书。他父亲和叔叔孤儿出身,从小靠给人家放牛长大,叔叔后来参军革命,退伍后到省城工作,当了大官。

施集在冈头小学的南边,有个女孩子叫施莲香,和声平是同学。一直同学到五年级,后来 声平升初中,莲香成绩太差,留级,再留级,就回家不读书了。莲香很喜欢声平,甚至都不怕别人笑话,常常给生平偷偷塞饼干零嘴什么的,这恐怕也是她学习不好的缘故。

两人分开后就不再来往,声平初中毕业后,也无心再读书。那时候他叔叔已经在省城做了高官,后来做到什么部长,厅级的。

于是声平就去省城投奔他叔叔,自然是个很好的安排。但声平不是个本分的孩子,喜欢和游手好闲的人在一起混,喜欢舞刀弄棒,学一些拳脚之术。后来他们搞帮派打斗,他们团伙和别的团伙打架,把对方打死了人,但不是他一人之过。他叔叔好歹把是非平息,让他免于牢狱之灾,就不再让他呆在自己身边,把他赶回了老家。

声平回到老家,自然不安分,是在省城见过世面的,还会打拳,几个人都不在话下。据说声平的长相是很俊的,身高中等,练过武术,是个会家子,所以在乡里很红很出名。半大孩子们都喜欢他崇拜他,有事没事跟着他玩。但因为在这方面吃过亏,这时候他似乎已经不大喜欢和大大小小的男孩子们在一起打架瞎混。

不知怎么的,声平就和莲香又碰在了一起,两个村子也不远,只有三五里路。这时候都是十七八岁的光景,要是旧社会,都到了结婚生孩子的年龄了。莲香照例还是喜欢声平得要命,常常跟着声平到他们家的破房子,只有两间,很矮很黑。

老成常常想,东潘集后来多少年的这个坏风气,大约就是从声平那时候开始的。常常有别的村子的女孩子,跟东潘集的男孩子跑回家。念书念不下去,后来就早早结了婚,倒是省了男方家很多钱。搞得我们西潘集的好孩子包括老成,成绩好都没有他们带女孩子来家有脸面。

老成上初中的时候,母亲还常常羡慕地说,东潘集的哪家哪家儿子,又领回来一个媳妇等等。很是称赞的样子,但接着又骂女方人家没有家教,给父母丢脸等等。想想也好笑得很,没有丢脸的,哪有风光的呢。

老成后来常常感叹世人,包括自己的母亲,只不过为自己省钱省力,自家里讨巧,又笑话人家女儿,真是令人叹息。因为在我们初中的时候,考上大学还是遥不可及的。大多数学生初中毕业后几年,父母就要绞尽脑汁地为儿子盖房子,娶媳妇。儿子如果能领回来一个别人家的女儿,自然是求之不得,虽然不至于一分钱不花,至少可以在谈判时有了很大的砝码,双方局势发生了质的变化。

回头说这声平和莲香,本来也可以是很好的结局。可以立即或一两年后结婚生孩子。声平家穷,但莲香家很富,有一个姐姐早年出嫁,只剩这一个宝贝小闺女,娇惯得很,嫁妆都早早地预备好了,只等找一个合适人家嫁出去。

再说莲香常常到声平家,还是喜欢声平得不得了,只是后来声平对她厌烦了,又和姚集的人家闺女掺和在一起。但此时莲香已经丢不了手了,因为两个人已经有了结果,女方怀上了。本来如果男方家只是想赚一个不花钱的媳妇,男女一结婚,就是个圆满结局。但声平根本就不想结婚,已经不再喜欢莲香,喜欢跟姚集的女子在一起,据说姚集的女子更漂亮。

莲香受了声平冷淡,有了身孕后不再来声平家,整天在家以泪洗脸。后来他家人托人,想促成婚事。但声平玩野了心,不当回事。朝武三爹说到这的时候,还惋惜道,那时如果不是新社会,要允许三妻四妾的话,说不定还有救。根据那情形,施家只是想嫁了闺女,因为闺女不争气,又怀了孽种,这比死都让人难受,最丢人的事莫过于此。

 后来莲香自己的父亲在半夜出面,到声平家讨说法,也是为不争气的女儿所累。他抓住声平,拉扯中被声平推倒在地,老人家可能都是哭着回去的。

莲香父亲虽然香火不旺,只生两个闺女,但他自己弟兄六七个。施集是个大姓,他村子里的人如何受得了这个侮辱。第二天来了三四十,都是青壮年,比整个东潘集的人口都多。可叹声平也是骄横惯了的,有所依仗,和他们的人打起来。如何是对手,后来被打得全身骨折,最后被打中太阳穴,两天后就死了。

大约三天后,莲香听到消息,断了她最后一丝幻想,半夜里用一条围巾悬梁自尽,可怜还怀着两个人的骨肉。

施家报了仇,但是死了自家女儿。后来施家可怜痴情女儿,又托人,请求能否两家合葬。声平家自知理亏,人家也死了闺女,就心平应允了。于是两家为两人阴婚,施家送过来所有嫁妆,有很多,在四周几十个村庄轰动一时。声平家穷,都是莲香家族操办。因为莲香是上吊而死,照古训是不得进家族墓地,就靠近村庄后面,起了两人多高的坟墓,合葬了。

几十年后,这事慢慢无人提起,东潘集照例还是有男孩子带女孩子私奔回来,但大多能够圆满结合。倒是有一两个女子后来忍受不了那穷家,结婚后又闹着要离婚的。

那比一般坟墓大的土堆,在老成一般大的后代孩子们眼里慢慢变成了一个迷。老成现在回想起来还记得,每年春天,那坟上的草总能长有一尺来高,如果大声说话或吵闹奔跑,很多时候,还会看到有蝴蝶从花草丛中飞出来,有时是两只,有时是三只。

 

 

后记:

老成说,同样一个游戏,但凡玩得不好,只能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玩的人不认真,另一个是玩的人太认真。

这个故事的两个主人翁,一个太认真,一个太不认真,因而决定了这是一个很失败的游戏。

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老成给这个故事起名字的时候,本来想起个爱情故事什么的,但后来偏偏喜欢上了梁祝这个名字。本来这个故事和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相差很远,一个是女方家死活不允,一个是女方家死活要嫁。情节虽然不同,但对老成来说,其感动程度是一样的。好像是一个故事的翻版,又好像是佛教里说的因果报应。

老成想,像声平家那样的情况,能娶个媳妇,本来都是感恩戴德的事了,怎能如此辜负人家呢。难道有个发达的叔叔,或自己长得英俊,会拳术,就有了资本,就可以始乱终弃了吗?

但是人的变化是不可思议的,就老成自己来说,有的时候喜欢一个东西得要命,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同样的东西,摆在眼前,或轻而易举能得到时,却又不再想要不再珍惜了。

老成说的是东西,不是人,大家不要误会。比如老成年幼的时候特别想要一种笔,叫翎兰软笔,比毛笔容易用,但总是得不到。后来长大了,有钱买时,反而不想要了。人改变了的缘故啊。不是以前的东西太好,也不是现在的东西不好,而是自己改变了的缘故呀。

如此说来,何必以前苦苦寻求呢,何必现在冷淡相对呢,不如先找到那个不变的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啊。

如此想来,决定就启用梁祝这个名字,固执地认为这就是同一个故事,只是时间和人发展变化了的缘故。为体现这变化,就加了一个字,就叫新梁祝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