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有梦书当枕

从上海到西雅图,从新闻采访到中文教育,唯一不变的是对文学的热爱。爱读中英文好书,爱听古典音乐,爱看惊心动魄的影视剧,爱美食,爱烹饪,这一切都融入笔端,和同人切磋。
正文

第一次坐美铁

(2025-11-22 20:39:12) 下一个

说来有趣,我来美国将近三十年才第一次坐火车。美国是个车轮上的国家,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再远一些,乘飞机是不二选择。而在大城市,地铁也是很普遍的交通工具。

今年七月,我在旧金山处理完事务,要去沙加缅度探望在那儿定居的侄子一家,对于我这样的汽车恐惧症患者来说,公共交通自然是首选,而湾区捷运(BART)转美铁最方便。

 

对于捷运,我不陌生,但坐美铁还是有一点点紧张。我侄子曾经坐美铁从芝加哥到得州首府奥斯汀,多有抱怨,说是在最后一段火车晚点,耽搁了很长时间。而且从捷运到美铁需要在列治文(Richmond)转车,那个车站我从来没有去过,心中无数。

 

在旧金山办完事后,时间很充裕,我坐捷运红线顺利到达了列治文车站。事先我在网上做了功课,说经过地道即可前往美铁车站在售票机上可以买车票。我到地道倒是不费功夫,但是走上美铁站台,空空荡荡,除了几块牌子,几排座椅,一小处有遮阳顶的地方,就是两排通往远方的铁轨,自动售票机遍寻不着(后来才知道在地下)。不要说和我回国必坐的沪宁线上高端大气,设施齐全的车站无法相比,连我旅游经过的一些乡村小车站都看起来比它舒适一些,至少有个带卫生间的候车室和售卖矿泉水和食品的大妈们。整个站台没有看到过一个工作人员,和我坐捷运的经历都很不相同,我一时觉得有点无法适应。

 

在手机上我查了一下时间买了下一班车的票,注意到最便宜的车票是普通无座的(coach)。这班火车属于首府走廊号列车(Capitol Corridor),终点就是加州首府,出发站是圣荷西(San Jose)。买票的过程不算复杂,登记付款后在手机上存一个二维码,但是我想,它对于不熟悉科技或者英语不好的人不太友好。

慢慢地,站台上三三两两有乘客来候车了。大多数人喜欢坐在露天的椅子上享受加州阳光,也时不时有和陌生人搭话的。站台上只在高处挂了一个小小的显示屏,上面偶尔有黑底红字的信息闪过,我心中拿不准,问了一下一位中年男子,哪条铁轨通往沙加缅度。他很热心,告诉我两条铁轨都可能停车,然后用手比划了一下方向——认准往北开的没错。其他旅客有的看上去熟门熟路,坐着精心读书。有的初来乍到,抱怨站台标志不清,没有吃饭和如厕之处。而有人看来早有准备,拿着事先准备的盒饭大快朵颐,也不耽误候车,甚至点起一根烟,一脸满足的表情。

第一班火车开来时,我最深的印象是它的高度。跟我坐惯的高铁相比,高铁像是个秀气的淑女,而它是个粗犷的巨无霸,威风凛凛,连古旧的绿皮火车遇上它都要退让三尺。

火车来来回回好几班,人们也上上下下,有送别成年孩子的母亲,有一起出门的老年夫妻。最让我感到温馨的是每班火车开走时,常常有列车员站在车门口,探出一点身体说再见,一位身材美妙的非裔女孩给我印象特别深,她笑靥如花,频频挥手,看来是真的很喜欢做乘务员这份工作。

这时离我乘坐的火车开车时间越来越近了,但是那个小小的电子显示屏上不断提醒我们列车晚点,我在手机上也看到了提示,告诉了来接我的侄子,他说他也能在手机上实时跟踪火车。这时一辆通往屋仑(Oakland)的火车进站,有位心急的乘客要上,热心的候车人一叠连声提醒他是反方向的,甚至有人告诉他,万一来不及买票也没关系,上车补票也不是不可以。

在一再显示误点以后,火车终于晚15分钟到达了,这和高铁的短途几乎分秒不差也不能相比。我看了一下车身侧面的电子屏,的确是我要搭乘的车次,但是这标志也太不显眼了。一上车我就明白了这些美铁火车高大威猛的原因了——它是一辆双层火车,下层是有特殊需要的人士,如残障者的专座,而一般乘客需要走到上层就座。我看了一下,火车不挤,每一边两个相邻的座位,但是找到没有邻座乘客的座位我还是走了大半个车厢。

落座不久火车就开动了,这个停站时间之短跟高铁有得一比。正在我奇怪进站上车都没有检票时,一位身着制服的乘务员小哥手持一个平板电脑来检票了。他扫了一下我手机上的二维码,确认了我的目的地是沙加缅度,然后打印出一张纸片,贴在了我座位上方的行李舱上。这时我才恍然大悟,他怎么有通天眼一下就看出新上车的乘客。我扫视了一下左右,很多人是去戴维斯(Davis),也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去沙加缅度终点站,这两个应该是大站。

坐定以后,我自然是往窗外看风景。哇,没有想到的是现在这列火车就沿着海湾线在开,近处的海湾线,远处的海平线,以及湾外的山脉尽收眼底。这和我在中国乘火车的经历迥异——且不说现在高铁几乎都是封闭式行车,看不到什么景色,就是以前坐的普通火车,我熟悉的风景也是江南民居或北方荒地。我侄子说过,美铁经行的很多地方风景壮阔,这段首府走廊沿着圣帕布罗湾(San Pablo Bay)的路程果然如此。我在手机上打开谷歌地图,一边观景,一边识图,兴致盎然。原来这个海湾水深比较浅,但是有一条狭长的深水路一直通往沙加缅度,为它提供了难得的出海口。接着火车经过一座铁桥通过海峡一路向东北奔驰,先是经过浓烟滚滚的工业区,然后展现出大片的农田或果树。以前知道加州往东就是农业经济,现在眼见为实。

再看列车里面,我就坐在应急窗口。窗口有明显标志且可以打开,这让我想到了不久前中国一辆高铁停运,门窗皆闭,空调停电,以至于一名小伙子还得挺身而出用安全锤砸破玻璃让大家透气。当然中国高铁窗户不能打开可能有安全上的考虑,不过美国的可能更具弹性吧。

从列治文出发,虽然车速不快,但经停寥寥几站,一个小时出头就到了戴维斯,步行至加大戴维斯分校只要15分钟。我有好几位朋友是加大戴维斯毕业的,而我喜爱的诗人北岛也曾在此任教,可惜从来没有拜访过。戴维斯的车站是典型的美国西南部Adobe的风格,此地的气候看来已经和旧金山附近的地中海气候不大相同。明媚的阳光下,很多人肤色晒得比较深,非常健康。

再过二十几分钟,火车慢慢停靠在终点,沙加缅度谷站(Sacramento Valley Station)。这时我才真正看到了美国颇具规模的火车站。它有四条铁轨,车站的候车厅里有美丽的壁画装饰,还有商店和比较清洁的洗手间,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其繁忙程度在美国西部排名第二。

出站也没有人检票一类,就停车场不大,但是全凭自觉缴费。我在宽敞的等车区稍侯,侄子赶至接我上车。他笑问:“舟车劳顿否?”我答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生又多了一次可贵的经历。”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