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以忘忧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个人资料
李培永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我的十年语文教改(2449)走出低谷,脚踏实地抓教学实验

(2024-08-07 11:39:14) 下一个
 
我的十年语文教改(2449)走出低谷,脚踏实地抓教学实验
1987年4月5日,晚饭后去找李校长谈语文教改实验何去何从,他非常明确地表示“不搞了”,并说可以对内对外公开宣布,以后你也不要去参加省教研室的有关语文教材实验的活动了。我的意见是请领导在公开宣布之前,再慎重考虑一下。并明确表示,当初决定试教实验教材六年,且一定要坚持到底的是学校领导,现在宣布中途而废,责任在领导。这其实还是一个教育思想问题。李校长否认,他认为这不是教育思想问题。我直言不讳地说,那你们认为就是我的问题了。我建议,把问题摆上桌面,让全校师生、特别是实验班的学生和科任老师议论议论。我明确表示,只要领导没有公开对内对外宣布华师一附中语文实验班不搞了,我仍将教改实验坚持到底!
他们总是强调,李培永没有全心全意投入到教改实验中去。为什么他们不反思一下呢,自从高中新生入学以来,先是拆初中实验班,重组高中实验班。我刚刚把新的实验班工作理顺了,高二开学,教导处陈四维副主任到教室对学生宣布免掉我的班主任职务,请数学老师黄松笙接任;停止我的教改实验,请黄伯宜老师接替上语文课。我坚持不下讲台,并找李校长反映情况。最后,李校长自己把责任都担起来,并亲口对我承诺,语文实验班继续搞两年,直到高三毕业。我要求他到班上去对学生讲话,他后来请政教处程华主任到班上宣布他的决定。87年春季开学,陈四维副主任又要到班上去搞什么“背靠背”家长会。被我坚决抵制后,家长会取消了。这还不到两个月,李校长又要宣布停止教改了。
他们不停地给我设置障碍、制造麻烦,让人背着包袱前进、带着脚镣跳舞,怎能“全心全意”搞教改呢?
4月6日,我去省教研室找彭慧敏主任汇报学校最近几天的情况,校长明确表示,最近不能外出开会,省教研室拨付的每学期200元的教改经费已经超支了。
彭主任说,教研室已经收到学校反映的意见,基本上与语文教改无关。他们说李培永,一是参加社会活动过多;二是班主任工作不负责任。彭主任希望我能吸收别人意见中的合理部分;一定要抓紧班主任工作,尽量少参加外面的活动。关于语文试教工作,彭主任拟派张良谟老师再到学校找有关同志谈一谈,我们省教研室的意见是不宜中途而废。
4月7日,上午第二节课,我去找语文组党支部书记陈治平老师汇报自己的思想。主要谈了语文教改工作已经陷入低谷,我该怎么办?陈老师认为,我校的语文改革向来是虎头蛇尾,且校长、主任、组长都不支持,你怎么能搞好?陈老师说他打算教完本届高三以后就退休,什么也不干了。
下午,与老同学、搞了六年数学教改实验的游丽昭谈心,她的意见更尖锐。她认为领导根本不重视我们这批人的干劲和才干,谈不上发挥积极性!现在心情极不舒畅!想调动,又没有好地方,因此混一天算两个半天吧!
4月8日,面对学校语文教改陷入低谷,我仍然坚定信心,走自己的路,一定要完成六年语文教改的任务!
他们不是说李培永班主任工作不负责任吗?如果没有当年的《班主任工作日记》,哪里去找如此详实的记录?我于1990年调离华师一附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此前,全校只有我一人坚持十年写《班主任工作日记》,后来有没有老师写,我不知道。如果没有,那我是不是可以说在华师一附中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呢!(不避自吹自擂之嫌,简直太骄傲啦!)
我还记得,当年在一般中学为自己的前途拼搏时,第一次在全国语文专业杂志上公开发表了有生以来的第一篇文章。1977年恢复高考,全国仅有的两个中学语文教学的月刊:北京的《中学语文教学》和上海的《语文学习》。每个月只要刊物一到阅览室,我立即从头看到尾,常常看到一些中学老师的文章赫然登在刊物上,虽然我没有项羽那种“大丈夫生当如此,彼可取而代之”的霸气,但还是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那种不服气的想法,难道我的文章就不能登上去吗?刚好《中学语文教学》编辑部有一期发了“《一篇优秀作文的诞生》征文启事”,我就把如何指导学生写记叙文、面批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全过程,如实记录下来写成文章。用挂号信寄到北京。没有想到,大约个把月后,收到编辑部挂号寄给我的“清样”——我的文章终于变成飘着油墨香的铅字了!
我现在所处环境这么好,上有人教社专家学者的言传身教,省教研室领导的关心和教研员的指导,下有实验班的学生积极参与,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4月7日早自习,我在学生中进行书面问卷调查,其中第一题就是:还有一年多就要高考了,你愿意继续学习实验教材,还是改学普通班的《语文》课本?统计问卷结果,仅有3%的学生希望改学《语文》课本。学生的支持,特别令人高兴,坚定了我的信心。让我很快就从“低谷”走出来。
老子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套分编型高中语文实验教材,是建国以来改革步子最大,也是试教规模最大的一次语文改革实验。我有幸参与其中,且仅差一年就可以看到结果了,只要我心存高远,脚踏实地抓好每一个细节,一定能成功!
4月15日,人教社高中实验教材责任编辑周正逵老师,来武汉主持召开全国十省市实验教材座谈会。主要研讨《文学读本》教学,重点讨论如何引导学生掌握鉴赏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同时也研究一下校长、家长和参加实验的学生都非常关心的如何应对来年高考的问题。会议地点在湖北省文化厅招待所。
周老师听取大家的汇报后,强调《文学读本》的学法、教法与《文言读本》一样的,都是以训练学生的能力为主,不一样的是训练内容和方法。《文学读本》的单元内容分为五个部分:文学常识、代表作、试析、练习、浏览。从点→线→面,逐步培养学生具有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周老师非常理解执教老师和实验班学生的心情和处境,同意老师们的建议,高三年级编一套复习资料。他认为高三复习主要是查漏补缺,可以有三种方案:一、由人教社出,与教材配套;二、作为高三《文化读本》的附件出;三、各地教研室出。怎么出要等他回京向领导汇报后再定。但是,他也强调,高考复习与平时教学不一样,就说“文学鉴赏”吧,对同一篇文学作品的鉴赏,本来就是见仁见智的,不可能由统一的标准答案。而高考如果考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必须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这个问题,他曾经在人教社与特约编辑章熊先生讨论过。大家都知道,他这几年都是全国高考语文命题组的负责人,估计不出意外的话,明年仍然是他来负责命题。他们在出文学鉴赏题时,提出了一个原则,简言之就是“定向鉴赏”。所谓“定向”,就是在题干中,明确规定鉴赏的“方向”,考试只能从这个方向去思考、寻求答案,不允许“见仁见智”。
【附录】 文学常识及文学作品鉴赏(摘自我参与的“高考复习资料”中我写的部分)
【知识概要】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明确指出,高中生必须“初步具有鉴别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人教社根据《大纲》编的高中《语文》(必修)三年全套40个单元中,有10个单元是文学作品。由此可见,文学作品鉴赏是中学语文教学和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章熊先生主持高考命题以来,历年的《全国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即“考试大纲”,俗称“考纲”,其中关于文学作品的选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2)探讨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解读考纲】纵观恢复高考以来,高考语文试题中文学鉴赏题所涉及的内容,基本上是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即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种文学样式编单元的课文,以及与课文相关的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
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在如何考察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有关专家提出了“文学定向鉴赏”的考察方法。所谓“文学定向鉴赏”,就是指在确定的目标下,在一定的范围内对文学作品进行鉴别欣赏,从而检测学生是否能领略作品中某些精妙之处,受到情感上的感染和熏陶。这类考题,就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文学作品了。
“文学鉴赏”本来是见仁见智、绝无止境的。但是,加上“定向”来限制,就意味着对作品的鉴赏,在广度与深度上有一个定量与定性的要求。临考遇到“文学定向鉴赏”试题,首先要“辨方向”,即要认真审题,仔细读题干,看题目是考“内容”还是考“形式”。因为“文学之欣赏,所取资于文学作品者不外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作品之内容,则不外为感情与思想二者之表现,起之以想象,乃成其为文学。情必持之以理,理必融之以情,乃其文学之高尚与伟大。”(傅庚生著《中国文学欣赏举隅》,其次,要“细分析”,结合具体题目,分析试题 测试目的,看题目考的是哪一方面的内容和形式,其解题步骤如上所说:→辨方向 → 细分析 → 鉴诗文 → 会比较。
    【备考对策】“文学作品定向鉴赏”应抓住特点,明确重点。就中学文学作品鉴赏训练及测试来说,应力求做到:能领略诗歌意境,揣摩散文神韵,剖析小说人物,把握戏剧冲突。
一、领略诗歌意境
领略诗歌意境,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主旨,注意从诗歌的类型和体裁入手进行分析。我国的诗歌接时代划分,可以分为古诗和新诗两大类;古诗又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近体诗也叫律诗,是一种严格讲究格律的诗体,其中又包括律诗和绝句。和近体诗相对的是古体诗,又叫古风,写法上比较自由。新诗,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创造与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诗歌形式,它用通俗的白话来写,表现全新的思想内容,新诗在形式上比较自由,但同样要求有诗的形象和浓郁的感情,也要注意节奏和韵律。
诗歌按内容划分,一般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叙事诗是借助一定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来抒发诗人的强列感情,表达作者的理想和愿望。而抒情诗重在主观抒情,通过一定的意境的创造,倾作者的心声。抒情诗,或托物抒情,或情景交融,或寄情于景,或借景抒情,手法尽管不同,但都是表现真情实感,对此,要采取分析态度,分清作者所表达的是进步的、积极向上的,还是落后的、消极颓废的。这就是结合作者生平及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领略诗歌的意境,还要从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描绘的形象以及语言特征,韵律和节奏等四方面进行具体分析。诗歌中感情的抒发,并不是抽象的,而是通过生动的形象,具体而鲜明地呈南在读者面前,诗歌强烈的感情常常借助丰富的想象来表达,因而比兴、夸张、拟人等等,便成为诗歌的重要表现手法。
诗歌的语言富于形象性、音乐性、凝炼精粹,总是以较少的字句容纳丰富的内容,它的韵律和节奏应力求“易记、易懂、易唱、动听”(鲁迅语)。
二、揣摩散文神韵
散文不像小说,剧本那样,通过完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集中的矛盾冲突来表现中心思想,而是以一个有意义的生活片断,联想发生,着意挥洒,其中包含着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借以揭示中心思想。因此,揣摩散文神韵首先要做到知人论事顾及全篇,要从作者截取的生活片断中,体会作品的主旨。
其次,鉴赏散文要能抓住作品的中心线索,这就要注意作品“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第三、散文长于抒情,抒情散文,一般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作者在文章中可以尽情地直抒胸臆,叙事散文则常常偏重于间接抒情,寄情于叙述或描写之中,托物言志和寄情于景,更是散文常常采用的间接抒情的方法。
最后,在鉴赏散文时,仔细揣摩文章的遣词造句,体会所运用的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用心辨别各种表达方式及其作用,用心分析鉴别各种表达方式及其作用,从测试角度来说,品味散文的语言也是定向鉴赏散文的重要内容。
如何品味散文的语言美呢?人们都说散文的语言像诗一样,凝炼、优美、含蓄、形象,所以鉴赏散文的语言,与鉴赏诗歌的语言有许多相拟之处。
三、剖析小说人物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小说的思想内容主要是通过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来休现的,因此,要把握小说的思想内容,就应该认真的剖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人物形象所折射出来的社会历史的内涵。
小说塑造人物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作概括的介绍,也可以作具体的形象描绘乃至细节描写;即可以写人物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里活动,既可以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和抒情,既可以正面描写,也可侧面烘托。在鉴赏作品时要细心体会这些塑造人物的方法。
故事情节是小说的基本要素之一,它是人物思想性格的发展史,其主要作用就是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的性格、从而表现主题思想。小说的故事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有些还有序幕、尾声。
环境描写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物的性格,情节的发展,都要在一定的环境中表现出来,所谓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描写,往往交代出作品的时代背景,为人物的典型性格的存在提供活动场所;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以及场景等,一般起着渲染气氛和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
四、把握戏剧冲突
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课本中的“戏剧”,专指戏剧的文学因素——剧本,剧本作为戏剧文学,是和诗歌、散文、小说并列的一种文学基本样式。
戏剧要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中尖锐的矛盾和冲突,一般来说,有冲突,才有“戏”,冲突是戏剧最重要的特征。优秀的剧本都善于组织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戏剧冲突,通过戏剧冲突来细致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戏剧鉴赏,就要能把握戏冲突。
剧本主要是通过剧中人物的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剧中人物语言,就是人物的对话和独白(在歌剧和戏由剧本中,还包括唱词)。人物的思想性格,主要由对话表现出来,由于性格的不同,人物的语言常常有个性化的特点。优秀剧作中的精彩对话,往往起着对重的作用,即表现人物在说什么,又表现人物在想什么,能使读者体会出人物说话时的心理状态。剧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有时也可以通过人物的独白来直接告诉读者,精彩的独白,能有力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因此,鉴赏戏剧文学,要牢牢抓住戏剧冲突,了解冲突发生的背景和场景,分析冲突的内容和实质,认识冲突的社会意义,重点把握冲突中的人物性格,揣摩人物心理,体味其个性化语言,推敲独白的作用。
在中学阶段,不论是平时学习,还是备战高考,抓住四种文学作品样式鉴赏的重点,再辅之以掌握“定向鉴赏”的方法,在高考时就能“踩”到试题“考点”,把握“得分点”,取得优异成绩。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