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以忘忧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个人资料
李培永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笑谈邂逅(27)只帮忙,不下海

(2023-07-30 06:51:46) 下一个

笑谈邂逅(27)只帮忙,不下海

 

                         (在农垦中学合资的制药有限公司门口,与老同学胡慧合影)

 

        1991年2月25日,我和赖瑞光校长,陪第一次来海口讲学的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游览海口名胜古迹。

        那天,我们三人刚进“五公祠”大门,门边一对中年男女衣着道士服,在他们面前的地上,铺着一幅阴阳太极图。他们两人见我们三人西装革履走进来,就盯着我们说:“送你们三人各一句话,如果愿听详解,请留步片刻!”赖校长和魏书生笑一笑婉拒,我看那两位与以前看到的算命先生不一样,而且与我年龄相仿,他的那一句话,现在已经记不清楚是讲的什么,但是当时确实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于是,我请他们说说。

        在他们说之前,我请他们不要讲什么道理之类,讲具体一些。那位男道士看着我,笑了笑说:“好!你的夫人非常有福相,她的耳垂比一般人都要长一些。是不是呀?”

        他这一问,还真难住我了。我们结婚都二十年了,谈恋爱三四年,我从来都没有仔细看过她的耳垂长什么样,有多长。只好含糊其辞应付他。对他说,就这样讲,越具体越好。他后来所讲的,大体上与我的人生经历差不多。我又说,不讲那过去的事情了,你可不可以预测一下未来呢?

他立即说:“你最近有贵人相助。”

        “什么贵人?”

        “你说她是中国人也可以,说她是外国人也可以。”

        “贵人来助我什么呢?”

        “助你发财呀!”

        我们三人听了相视一笑。我一边付钱一边笑着说,谢谢你的美好预测,等真有那一天,我们有缘再会,一定重谢。

        我们三人环岛游回到学校后,我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看看我夫人的耳垂。当我要去拨开她的齐耳短发时,她说我出去转一圈回家发神经了吧。于是,我告诉她算命的事。

        等我仔细看了她的耳垂之后,真如算命的所言,我不得不佩服那位道士。

        更让我惊讶的是他的预测未来!

        那年教育部决定,海南、湖南和云南进行高考改革,不用全国统一高考试卷。四月底,我跟赖校长一起去北京,了解有关高考“三南试题”的信息。到北京后,我还是与以前一样,首先打电话找我的几位老校友。

       老校友刘先旭接电话第一时间就说:“你来得太好了?”

       “有什么大喜事呀!”

       “昨天从美国回来的彭友刚和胡慧夫妻俩,见面就问我,李培永在哪里?”

       “我告诉他们,你在海南。”

      “他们说要去海南找你!你今天就来了,真是有缘啊!”

      “他们现在住哪里?”

      “你不要急,他们夫妇明天中午,在北京西苑顶层旋转餐厅,宴请在北京的所有老同学,已经通知到的大约有十几人了。明天我们都去那里见面吧。”

        放下电话,马上就想到两个月前那位道士的预测,实在让我惊奇不已。胡慧和彭友刚当时已经是美籍华人,不正是“你说她是中国人也可以,说她是外国人也行吗?”而且,他们听说我在海南后,一定要来找我,岂不是贵人来相助吗?

        赖校长听说我的高中同学是美籍华人,刚从美国回来邀请老同学聚会。就说,你明天去见你的同学吧!一定请他们到海南去投资!

        不管怎么说,那位道士一言成真,令我深思。

        一是他从来没有见过我爱人,怎么就知道她的耳垂与众不同呢?

        二是他怎么可以预测我的同学会从美国回来找我的呢?

        后来看了约翰·奈斯比特写的《大趋势》,才知道科学预测。而且知道约翰·奈斯比特,未来学著作的销量已经超过1400万册。据《金融时报》证实,他最负盛名的《大趋势》一书中没有一条预言是错误的。

        是啊,科学家预测的事情没有一件是错误的;道士算命两条都是真的。就那么巧啊?

        我一生就算那一次命,居然让我碰到了一位“神算”,深感幸运之至!由此也更加相信: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由此也更加坚信:是你的,终将是你的;不是你的,千万别强求!

        还是先说说我的校友胡慧吧。

        她是双胞胎,姐姐叫胡智。她们姐妹俩在1965年高考时是武汉市的知名人物,漂亮的俩姐妹主动宣布放弃高考,学习邢燕子,到农村去!《湖北日报》作了长篇报道。她的人生经历简直就是一部长篇小说。后来,她果然写了一部长篇《从珞珈山到旧金山》的纪实作品,已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她的父亲考取国民政府公派留学,于1948年赴美,后来取得芝加哥大学化學博士学位,由於當時美國不讓工科留學生回大陸,媽媽與其離婚。当時爸爸要接他们赴美,他們不肯去美國。新中国诞生后,中美断交,他回不来了,而且与在武汉的家失去联系了。他知道,他去美国不久,他的夫人就给他生了一对漂亮的女儿,他早已给她们取名为陈绪珞和陈绪珈,以记念她们出生在珞珈山的武汉大学。后来她们姐妹俩有一位姓胡的养父,改名胡智、胡慧。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对中国的访问“改变了世界”,也彻底改变了她姐妹两的命运。1979年她们的父亲终于找到了她们姐妹两,并且很快就给她们办好了移民手续。从那时起,遵照父亲的意愿,姐妹两就开始叫陈绪珞、陈绪珈。

        陈绪珈刚赴美时,边工作,边拿电机学硕士。由于工作表现突出,公司出钱,让她唸完硕士,同时还提拔她当了品质管理部门主管,她亲自做试验制成的电脑零件产品,供给美国军方生产的486电脑用。

        1991年4月21日,他们移民后第一次回国,在北京“西苑”与在京的高中同学聚会,刚好我去北京与他们巧遇。

        聚会时才知道,他们就是打算回国做点事,听说我在海口,就比较详细地了解海南的情况,并在聚会后不久就到海口考察。

         1993年5月9日,他们再次来海口时,已经有了明确的商业目的,為了幫助國內银行与世界联网,她选择了美国军方的产品- Logos486,那是美国在结束中东“沙漠风暴”战争后的淘汰产品。销售的对象主要是银行等国有大型企业,当时银行正在使用的电脑还只是286。

        陈绪珈希望我在海南做她的总代理,辞职后与她一起做销售。我钟情于三尺讲台,不想“下海”经商。但是,我答应协助她在海口做销售。

        当时海口的电讯非常落后,家庭装座机是奢侈品价格。为了方便打国际长途电话,陈绪珈花了一万多块钱给我家装座机,还配备了传真机,“BB”机等;后来又花一万多买了一部第一代手机,像砖头那样的“大哥大”,还配备了一台486电脑。每个月还有办公费,包括通信费、交通费、误餐费、招待费等等。也因此,我的同学和许多朋友都认为我下海了,我总是告诉他们,我是过海了,过了琼州海峡,但没有下海,我仍然在学校教两个班的语文课,兼当教导主任和班主任,而且与老同学约定,我上课时,在学校开会或集体备课时,手机关机。

        老同学陈绪珈给我的任务非常明确,找好单位后就请她夫妇亲自来海口商谈具体业务。她签订单后,货到海口由我负责提货、验货,然后交货给签了订单的银行电脑处。每次货款到账后,她都要来海口及时处理。我曾多次要她派财务人员来管理账务,她总是说,老同学帮我管钱,比什么人都可靠。以后物色到可靠的财务人员再说吧。

        陈绪珈在海南销售美国乐格斯486电脑,客户是海南省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第一大客户是农业银行,该行两批购买了近2000台,全省各网点均使用美国486 电脑。

       改革开放初期,海南又是刚刚建省,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陈绪珈在美国发货,我负责在海口收货,她与赖校长商量好了,把电脑存放在农垦中学电脑教室。经银行电脑处验收合格后即付款。没有注册什么公司,我一个人负责收货、验收、交货、收款、然后换汇,即时汇到香港汇丰银行。

        我的任务是负责与银行分管行长和电脑处处长加强联系,收到她从美国发来的电脑后,立即告知银行电脑处长派人验收,我完全不懂电脑,只有请学校的电脑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协助银行验收电脑,每验收一台即时付现金给老师劳务费。当时,陈绪珈在海口的所有收支款项都是我一个人负责,账户收到银行付款常常在千万以上,多次建议她找可靠的人来管账,她都以各种理由拒绝了。不过,只要银行转账到户,她无论多忙,一定连夜飞到海口,亲自处理所有款项。

        常来常往,与赖校长非常熟悉了。赖校长曾多次建议她投资地产项目,也带她下农场去考察过,但是,她非常慎重,不轻易拿钱买地。后来,赖校长建议她投资校办工厂,她了解有关药厂情况后,即与赖校长签约办一个生产治疗关节疼痛的膏药厂,当即交给农垦中学25万元人民币购买生产设备。半年后建成药厂,后又追加投资25万元人民币。兩年后,陈绪珈看到药厂產品只有卖出,收不回錢。她就与美國、加拿大“屈臣氏”签約,药厂全部厂品外銷,出口給屈臣氏。眼看工厂形勢愈來愈好,誰知道短视的药厂厂長卷款逃跑了。大度的陈绪珈也不再追究,工厂关閉了事,否則經營到現在应該大家都会有相當不错的收入!

        当年,她做生意已经非常现代化了,主要靠电话、传真联系业务,交通就靠飞机和的士。每搞定一单,至少要往返中美之间飞三四次,签约之前,要请客户吃饭,付款之后,更要请客户吃饭。这一切必须她亲力亲为才能解决问题。

       尽管她多次动之以学友情,晓之以经商理,我始终坚持只帮帮忙,绝无下海经商之念。不过,在协助陈绪珈销售电脑那一段时间,也让我经历了海南建省初期的改革大浪潮,结识了很多朋友,增长了不少见识。

        感恩生命中所有的遇见!难忘当年海南匆匆忙忙的岁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