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人生(219)纪念在《文学城》发博文600篇
从2018年3月21日在《文学城》上公开发第一篇博文《教育随笔》,到2022年12月11日,不知不觉已经发了博文600篇,而且,不经意,第600篇恰好又是写的《教育随笔》。
在600篇博文中,《教育随笔》占六分之一;《说三道四》占六分之一;《闲话人生》占三分之一;其他的还有《回国杂记》、《笑谈邂逅》等等。自己回头仔细看这些自定的不同栏目的文章,其实大多还是与教育相关。
从开始写博文那天起,我就没有一个总体规划,想到什么写什么,真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也没有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历史使命感,就是老来自寻其乐的一种方式。因为我坚信乐观心态是长寿之道,与我的学友相约古稀之后要坚持“三乐”,一要“知足常乐”,二要“助人为乐”,三要“自寻其乐”。
自从2000年,我们老两口应女儿就读学校校长之邀,前来美国新泽西瑞德商学院参加女儿硕士毕业典礼之后,二十多年来,经常往返中美之间,每次来都要住半年。女儿工作忙,就安排我们参加纽约天马华人旅行社游览美国风景名胜。该看的都看了,该玩的地方也都去得差不多了。
于是,2019年9月7日离开武汉时,我带了十年的有关教育的资料,那是我在华中师大一附中工作十年期间(1980年到1990年),一笔一画记录下来的《日记》、《班主任工作日记》、《教学后记》等,还带了两本当年语文教材改革实验课本。原本想利用这半年时间,总结一下参加教改的一些经历、体会等等。没有想到,武汉爆发新冠疫情,原定2020年3月19日的返程机票被取消了。回不去了,一呆就是三年多。自觉禁足在花园之州的泽西市家中。感谢《文学城》给我发表博文的平台,让我每天都有事情做,自得其乐。
有网友给我建议,把有关文革的内容系统地写一下,让没有经历那个年代的青年人更多地了解文革。于是,我写了《我的文革十年》,后来又写了《我学语文教语文的一生》。果然受到读者的好评。当然,也有一些文章受到质疑,甚至尖锐的批评。
而引发评论,乃至争论的文章,往往是有的内容因年龄差异、或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各人有不同的看法而已。如《回国杂记·当年红卫兵相聚洪湖餐馆》上了“城头”(朋友戏称文学城的“博客精选”栏目),“阅读”达一万七千多人次,参与评论的不同意见也比较尖锐。从中,也可以看出不少年轻人对文革太缺乏了解,当然也有人认为文革就是好的。但是,我的回忆文章显然不是歌功颂德这个意思。博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任人评说吧!
按不同内容的序列,系统地写博客,固然有许多好处。然而,有时因某事突然想起与此相关的人和事,又不得不马上写下来。如昨天看世界杯足球赛法国对摩洛哥那场,开场不到五分钟,法国队在摩洛哥门前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那一脚进球,怎么不让人激动呢?老伴立即提醒,年龄老了,不要太激动。于是想起了我的一位老朋友二十多年前,就是因为看球而提前走了……
好在我设置了一个《说三道四》栏目,不敢说自己有古人“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责任感,真的是对一些人或事有感要发,且不发不足以平“私”愤。不成想,发出后却引起了共鸣。
例如《我看复旦割喉事件》(14/4113reads)
《数典忘祖,情何以堪》(16/1641reads)
《落叶归根,根在哪里》(20/2407reads)
《树挪死,人挪活》(9/1640reads)
《“动态清零”“测不准”》(10/1027reads)
上面说的都是我的博文写了什么,下面简单说说我是怎样写博文的。
我当了一辈子中学语文老师,总是告诉学生“我手写我心中言,真情实感动人颜”。当我自己写博文时,当然要严格遵循这一说,一定要写自己熟悉的事情。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才能写好。只有说真话,不说假话,才能被认可。然而,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即使有时写的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也不一定被他人理解,更不一定就可以上“城头”。这就要正确对待自己,不能总是抱着“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别人的好”不放。
然而,不管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文章,每当要公开发表之前,一定要慎之又慎。首先要核对所写与事实是否有出入,其次一定要用自己熟悉的词语来表达,如果要用自己不熟悉的词语,就先上百度查询一下这个词是否适合用在这里。总之,“文章不厌百回改”!一定要“文责自负”,更要对读者负责。我的体会是,文章写好后,先放一放,回头再看一遍时,也许看得出问题在哪里,错别字有几个。然后,一一改正之后再发。
每当我看到博客上图文并茂的文章,就羡慕不已。仔细看了文学城关于在文中发图片的说明之后,还是如堕云雾之中。只怪自己还不能与时俱进,不会运用文学城提供的软件上传图片。转而一想,怎么在电脑上编辑好有图片的文章,就那么轻而易举地可以发到微信上去呢?于是,我有一个不情之请,麻烦文学城的程序设计师,能否为我们老年人提供一个新的便捷使用的可发图文并茂博文的软件呢?
总之,三年多发了600篇博文,首先要感谢文学城!特别要感谢许多朋友的关注和点评!我将一如既往,笔耕不辍,活到老,学到老,写到老!
83,84年我判过高考卷,物理与数学卷。也是一张卷 两个人判。即使理科卷也有出入。有的老师判卷只注重结果 不太注重过程。因为过程很难读,尤其学生字迹潦草,思路不是很流畅清晰的时候。我注重过程,尽量在字里行间找出能给分的地方。
前几天看到一篇高考语文改卷的文章:“江流有声:你不知道的高考阅卷”
http://hx.cnd.org/?p=216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