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以忘忧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个人资料
李培永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教育随笔(84)课堂内外之意外

(2021-10-11 10:04:11) 下一个

教育随笔(84)课堂内外之意外

老师上课时,经常会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有的来自课堂教学之外,更多的意外就发生在课堂教学进行之时。

众所周知,“打嗝”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医学常识告诉我们,“打嗝时,横隔肌不由自主的收缩,空气被迅速吸进肺内,两条声带之中的裂隙骤然收窄,因而引起奇怪的声响。”(引自《百度》)一般情况下,某人突然打嗝,对他人或集体没有什么不利影响。但是,如果在老师上课时,某一个学生,突然打嗝……

我在执教初中语文教材改革实验班时,有一次上课,大家热烈讨论一个问题刚刚停下来,非常安静地期待老师来评判争论双方谁是谁非,一个同学突然打起嗝来,那奇怪的声音,在静谧的教室显得格外响。大家哄然一笑,那个学生非常尴尬,但是,他没有办法让自己停下来,继续在同学的笑声中打嗝。

此时,我立即点那个学生的名,请他站起来回答我的问题。“XX,昨天晚自习,我给你解答的那个问题,后来想清楚了没有?”他两眼迷离,看着我,陷入深思,不知所以。我再追问一句:“还没有想起来吗?”他无奈地摇摇头,瞬间,也不打嗝了。

课堂教学继续按原计划顺利进行。这个意料之外的小插曲,从发生到结束大约一二分钟。

其实,当时我问那个学生的问题,是子虚乌有的事。完全是我的应急反应。这在课堂教学心理学上叫“转移注意力”,而这也是快速制止打嗝的一种方法。现在也记不清是在什么时候、在哪里看到的小妙招,实在是妙!

卑之无甚高论,就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学习恩师刘友三,做语文教学的有心人。我牢记刘老师对我说的:“一个语文老师,要做‘有心人’,时时事事处处,注意把所见所闻与语文教学联系起来,天长日久,必有长进。”他还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于是,我坚持每天写日记、教学后记、班主任日记外,还坚持写读书笔记、听课后记等。那时还没有电脑,完全靠手写,至今,我握笔的右手中指那个地方,厚厚的茧依然还在,似乎在怀念那个原始的记录方式。

做语文教学的“有心人”,如陆游所说“功夫在诗外”。要善于处理课堂教学之外的小事,如上课时学生突然“打嗝”等,更要冷静处理来自课堂之外的突发事件。

1991年教师节,海南省政府决定评选首批特级教师,其中规定每一位申报者必须上两次公开课。一次是评委不通知申报人,到学校去随堂听课;一次由评委会指定课文,指定时间,由申报人自己抽签决定,当即抽定,就在评委会指定的招待所备课,第二天到指定学校去上课。

我抽的课文是高二的自读课文《警察与赞美诗》,要求一课时完成指导学生课内自读的教学任务,地点在海口一中。听课的只有三位评委,但是,该校教导主任没有听清楚上级的电话通知,把我要去上课的那个班的学生,调到学校一个很大的阶梯教室等候。上课铃响之后,我和三位评委走到四楼那个班的教室门口,一看空无一人。海南省教研室田厚谦主任立即打电话,该校教导主任马上去阶梯教室,带学生回自己的教室上课。在关键时刻遇到这样的意外,首先要冷静镇定,平复情绪,我充分利用那几分钟时间思考对策,果断取消原来设计的导入程序,简单自我介绍后,直接进入教学程序,保证按时完成了教学计划。

尽管这节课来回折腾了七八分钟,还是上得非常成功。三位专家评委打的平均分为95.7分。

诚然,中学老师课堂教学时,面对课堂上随时可能出现的意外,特别是实行民主教学,通过讨论式寻求正确答案时,非常需要老师的教育机智。

所谓“教育机智”, 是不能在备课时事先计划的,因为它总是在具体的、出人意料的、无法预见的情境中自然迸发出来的。

记得有一次上课,教室后面坐着二十多位外地来听课的老师,我一如既往按原定计划开始上课,那篇课文中有一些词语,是湖北人经常难以分清的平舌音和卷舌音,备课时作为基础知识的重点之一,上课时对学生再三强调要注意区分。没有想到,进入朗读课文程序,我要求学生按竖行一人朗读一段,刚说到“竖(sù)”字,全班学生异口同声“竖(shù)——”,我立即表扬学生“活学活用、立竿见影!”学生高兴地笑起来,绝不是嘲笑,而是受到老师表扬后会心一笑!后面听课老师也笑起来了。课堂气氛非常和谐。

教师在课堂上偶尔出现错误非常正常,只要教师敢于正视、勇于纠正,不文过饰非,只会提升教师的威信,不会因为教师的错误而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我调回母校后,袁福校长就让我拜刘友三老师为师,一起备课、跟班听课,朝夕相处,亲聆謦欬。刘老师谆谆嘱咐:“语文课堂教学要搞教学民主,不能由老师一言堂。老师只有一个脑袋,学生有几十个脑袋,而且现在的学生见多识广,要相信学生,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见解或答案。”

1984年,初二下学期上《阅读》课,讲读课文《党费》。

    初一年级孙丽娟老师要求带她们班的学生来观摩,让她的学生看看实验班的学生是怎么上语文课的。我们找了一个大教室,让她的学生与我的学生坐在一起上课。刚好还有七八个从下面县市来听课的老师,教导处也临时安排来我们班听课。

    按照教学计划,确定了教学内容是学习著名作家王愿坚的短篇小说《党费》。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赏析小说中的主人公。

    备课时,我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在学生上完课后,留下十几分钟进行口头作文训练。

我的设计是这样的:口头作文题:《父女相逢在天安门广场》

要求学生联系初一学过作者的另一篇小说《七根火柴》,那篇小说的主人公卢志勇,与《党费》中的主人公黄新是一对革命夫妻,他们还有一个女儿叫小妞。

    卢志勇北上抗日去了,妻子黄新和女儿留在南方革命根据地。黄新牺牲后,他们的女儿小妞由组织上养大了。让学生接着说后来的故事。

    我为自己备课时产生的这个灵感十分满意,觉得这个设计真可谓一石三鸟:

    一、突出了教学重点,可以加深学生对小说主要人物的理解和认识;

二、既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对孙老师的学生也可以起一个说话训练的示范作用。

    当我按教学计划,在黑板上写下口头作文题《父女相逢在天安门广场》,转过身来就看到一位女同学高高地举起手,迫不及待地要求发言。

    “你这么快就想好了吗?”

    “我觉得老师您这个题目出得不好!”

    我十分惊讶,但我还是非常镇定地微笑着:“是吗?那你就说说为什么不好?”

    “您让他们父女在天安门广场相逢,把我们的思维限制死了!”

    “那你有什么具体意见或者建议吗?”

    “我想请您把题目改一下,可以吗?”

    “当然可以,怎么改呢?”

    “搽掉‘天安门广场’,再加六个点。好不好?“

我十分惊叹,立即按她的建议,在黑板上写下了《父女相逢在……》。

教室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五分钟后,我请她第一个发言。

她胸有成竹地站起来,说:“我的题目是《父女相逢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军长卢志勇……

后来又有一次,为华中师大中文系近300见习生上示范课。两课时,讲读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临近下课时,一个学生举手发问:“小说最后说‘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大约’与‘的确’是矛盾的呀,鲁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我马上肯定说:“是呀,‘大约’和‘的确’是矛盾的!她提出的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怎么解决呢?我们班肯定有同学能够解答她提出的问题。”

    学生(2)立即抢答:“大约”是修饰“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句话,而“的确”只是修饰“死了”这一个词。它们修饰的范围不同,所以说不矛盾。

    学生(1)反驳:既然孔乙己的确死了,为什么还要用“大约”来修饰呢?

    学生(2):我们在《作文·汉语》中学过,一句话是不是病句,不但要看它是否有语法错误,还要看它是否符合语言习惯。任何人一听这句话,都觉得是通顺的。(全班学生笑起来)

    学生(1):鲁迅是一位大文豪,他也懂语法,为什么他要明知故犯呢?

    教师:如果他要明知故犯呢?

    学生(1):他不会故意说错的。(哄堂大笑)

    学生(3):我觉得这一句可以这样理解,这个“大约”,是因为孔乙己死了那么多年,没有人知道他死的消息,大家只能根据推测来判断。推测的根据是孔乙己一生的遭遇,说明他的死是带有必然性的,所以,要在后面用“的确”这个词。孔乙己在社会上没有地位,也很穷,所以他死了就没有人知道得那么确切了,只能用“大约”这个词说明。

这个学生刚说完,下课铃声响了。全体听课的华师大中文系见习生站起来长时间热烈鼓掌。

上述两次课堂教学的片段,是我引以为自豪的语文人生教育教学的亮点,闪耀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教育机智,更是民主教学之光,学生创造性思维之亮!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